昭明文选:学刘公干体

轩雅居主人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学刘公干体五首·其三鲍照·南北朝 </p><p class="ql-block"> 胡 风 吹 朔 雪 , 千 里 度 龙 山 。 集 君 瑶 台 上 , 飞 舞 两 楹 前 。 兹 晨 自 为 美 , 当 避 艳 阳 天 。 艳 阳 桃 李 节 , 皎 洁 不 成 妍 。</p><p class="ql-block"> 胡风吹朔雪,千里度龙山。胡地的寒风吹来北方的雪花,跨越千里来到龙山。 </p><p class="ql-block"> 集君瑶台上,飞舞两楹前。堆积在君王华美的楼台上,在殿前的楹柱间飞舞回旋。 </p><p class="ql-block"> 兹晨自为美,当避艳阳天。此时的冰雪固然洁白美丽,却要躲避那温暖的艳阳天。 </p><p class="ql-block"> 艳阳桃李节,皎洁不成妍。到了桃李争艳的春日,它的皎洁便难以成为娇艳。 </p><p class="ql-block"> 龙山</p><p class="ql-block">即逴龙山,古代传说中北方的一座冰山。</p><p class="ql-block">君</p><p class="ql-block">国君。</p><p class="ql-block">瑶台</p><p class="ql-block">指巍峨而洁白的宫殿。</p><p class="ql-block">兹</p><p class="ql-block">这个。</p><p class="ql-block">晨</p><p class="ql-block">清晨。▲</p><p class="ql-block"> 此诗作于寒门士族受压抑的南北朝时期。前四句以"朔雪"意象开篇:胡地北风裹挟着雪片跨越千里龙山,最终在华丽瑶台前纷飞,象征寒士进入权贵场所却保持本真。"自为美"三字凸显孤芳自赏,但"当避艳阳天"陡转,预示纯洁与世俗的必然冲突。末句"皎洁不成妍"直指冰雪般的高洁在桃李争艳的世俗中反显另类,暗喻正直之士在浮华时代的困境。全诗借物抒怀,在刚健笔力中蕴含深沉悲慨。</p><p class="ql-block"> 意象对比:朔雪象征刚直清白的品格,艳阳桃李暗喻得势的世俗之徒,冷热两极形成强烈张力。结构转折:前五句写雪之壮美,后三句急转直下揭示生存困境,形成跌宕效果。历史投影:继承建安风骨中对个体价值的肯定,又融入南朝文人处境的新思考。写作技法:沿用汉魏比兴传统,"千里度龙山"的动词链展现动态气势,"飞舞两楹前"的宫殿场景暗示政治环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