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切开的柠檬还在滴着汁水,锌片与铜片轻轻“躺”进果肉,两根导线像好奇的触角般悄悄相连……当电流表的指针大幅偏转,实验室里瞬间爆发出惊呼。原来,那些课本上神秘的“能量转化”,竟藏在我们最熟悉的水果里!今天,我们化身科学家,用苹果、橙子、柠檬开启了一场充满果香的电路探险,见证了化学能与电能的奇妙对话。</p> <p class="ql-block">这次实验的指导老师是李风华老师,组长为杨小燕,组员分别是李沅航,李紫玉,程博,苟倩倩,程元博,程博,孙金生,刘思彤。水果电池实验小分队集结!从切片到插电极毫不含糊,八人在老师的指导下操作有序,携手开启这场水果发电的奇妙冒险。</p> <p class="ql-block">将铜片和锌片插入芒果、西红柿、柠檬、橙子中,当作电极,用导线连接电流表。水果中的酸性物质与金属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电子流动,电流计指针便会偏转,直观展现水果电池的发电原理。</p> <p class="ql-block">根据我们的实验数据:</p><p class="ql-block">- 水果种类影响:当电极距离均为2cm 时,不同水果产生电流不同,西红柿产生的平均电流(123.9毫安)最大 ,柠檬(70.4毫安)最小,说明水果自身特性(如酸性强弱、离子浓度等)会影响发电能力。</p><p class="ql-block">- 电极距离影响:对芒果而言,电极距离增大,平均电流减小,如从1cm到4cm,电流从121.7毫安降至69.8毫安,表明电极距离与电流大小呈负相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