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节游老牛湾

慧风和畅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文/关显峰</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在呼市看娃,听说附近最好的旅游景点当属黄河老牛湾大峡谷了。几次想去都没实现,五一劳动节假日,还是在孩子的帮助下通过微信平台才订上票,我和老伴真是高兴坏了,这叫“不到黄河不死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早晨,我们从住处打上的,提前一个小时就到了集合地点新华广场南侧,广场的南侧和东侧停满了旅游大巴,后来的大巴只能另起一行排队停车。恐怕落下,我们老俩口就从一头一个一个的看车牌号,数车数,四十一辆车了,还是没找到我们乗坐的车。到了六点四十分,才打通导游的电话,在广场的南出口找到了蒙AK8508号车。看来我们来的过早,太积极了,没有遵守约定时间。导游点完名,发放给每人一个汉堡包和一袋热咖啡,做为早餐。按通知要求是七点十五分出发,为了抢时间,错开人员高峰,我们坐的大巴七点零五分就出发了。从停车地点(占居路口)到提前出发,这是经验丰富的小导游凡凡的计谋,四十多辆大巴加上自驾车去一个景点,可想而知是多么拥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导游名叫凡凡,是一个靓丽的姑娘,从她介绍整个行程的安排,就看出她是一个有经验负责任的导游,个子不高,略有发福,圆圆的脸上镶着两个小酒窝,动作大方阳光,话语甜甜脆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车上游客46人,座无虚席,內蒙古呼市的大多,还有来自山东、辽宁、河北等地的。 从出发地呼市新华广场到清水河县境内的老牛湾黄河大峡谷景区,120公里的路程,要走三个半小时,要走一段高速路、一段一级路、一段三级路、一段乡间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当车驶入清水河县境内,已经进入黄土高原地形。大自然鬼斧神工,把厚厚的黄土切割的七零八落。近看道路两厢健杆白杨,排列整齐,铜钱大的嫩叶显示着青春的活力;块块农田覆盖着地膜,在旭日的照射下闪烁着银光;红瓦白墙的小村落,整洁漂亮。同二十多年前来清水河学习建设小水窖时面貌截然不同了,特别是一路上再也没发现窑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在我坐位前排是一位三十岁左右的姑娘,个子修长,头发长长的,她好像有一个僻好,自打上车以后,总是不停的玩弄她的秀发,一会儿用两手拢一拢,一会儿把手伸到头发里抖一抖,一会儿摇摇头把彭松的长发甩一甩,一会儿把发掐掐上然后接着又把发掐拿下来。一路三个半小时,她总是不停的重复着这几个动作,无法统计多少次,几次摇头甩发打在我的脸上。导游与大家互动时,她也毫不在意。教养与气质同存,我想她会不会是一个没有正当职业的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我后面坐着的是一对三十多岁的夫妻和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一路行程,小女孩十分兴奋,三个多小时,她总是小嘴不停的说,童声童气,在爹妈身上翻滚,天真可爱,就像我外孙女嘉平一样淘气。我老伴总是喜欢与小女孩搭讪几句,真是老小孩小小孩,她们都像放出笼子的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不知不觉的来到了景点,导游凡凡根据掌握今天旅游人员过多的情况,果断决定逆势而行,即先看景点再上船航行,避开人流高峰又节省时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站在那高高的梁岇上放眼望去,壮观景象让人激动。黄河从老牛湾大峡谷入晋,内外长城在这里交汇,黄土高原沧桑的地貌在这里彰显,大河奔流的壮丽景观在这里再现。激动的心情,趋使你高声朗颂起描写老牛湾的古诗一首:</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半壁孤城水一弯,</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万家烟火壮雄关。</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黄河曲曲涛南下,</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紫塞隆隆障北环。</b><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老牛湾,位于山西忻州市偏关县,和内蒙古的清水河县、准格尔旗三县交界处,真是鸡鸣三县。放眼望去,连绵起伏的山脊上长城蜿蜒伸展,古堡、古楼、风火台纵立山头,黄河与长城在这里握手。高8米、宽8米用黄土修筑的长城展现眼前。据统计,光清水河县境内就有明长城155公里,敌台224座,马面253座,烽火台79个,城堡4座。老牛湾长城是最为典型的一段。作为古代兵家必争之地,这里是辽时宁边州所在地,唐代叫唐隆镇隶属西京道,金代曾在此地设立镇西军,元归武州、东胜二州所辖,北宋时期这里是北宋、辽、西夏三国交界地,三国此消彼长,连年征战,胡马长嘶、烽烟弥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看的最清析的是河对面的望河楼,也叫老牛湾墩,是与老牛湾古堡为一体的重要军事防御设施。明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由时任山西巡抚曾铣组织建筑。楼底长15米,高20米,由青质大条石砌基15层,大青砖砌墙身白灰勾缝。楼形整体呈覆斗状,楼分两层,下层存放兵器,上层建有楼橹、瞭望哨,台的一角竖旗杆,四周环以垛口瞭望黄河对面的敌情,并可以点燃狼烟,向东南两边长城传递军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还有一处《九曲黄河阵》的景点,很多游客在黄河阵里面跑个不停。老家的黄河阵从小就开始跑,不知跑过多少年多少次了,但认真观察,这个黄河阵与家乡的黄河阵大有不同,除了用板钢焊接的图案新颖、古韵外,阵内建有古色古香的九道门,并在门牌上用金色大字书写着九州地名,分别是:青州、扬州、袞州、荊州、雍州、豫州、徐州、幽州、并州。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又丰富了九曲黄河阵的知识。查阅资料得知有不同的解释。有的黄河阵内设有乾宫、坎宫、艮宫、震宫、巽宫、离宫、坤宫、兑宫及中宫等九宫。还有的九个门按方位没置,分别为东方门、西方门、南方门、北方门、中方门、太阳门、太阴门、罗猴门、卓都门等。应该是根据不同地方习俗而有差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广场北侧,高大的纤夫雕墙吸引了游人的眼光。再现了古代山西与内蒙古之间就是以这段黄河为运输线,从巴彦淖尔的磴口,经包头、托县、河曲到达山西,过急流险滩就需人工拉纤。纤夫墙形象、逼真、生动,也再现了当年纤夫的苦难史、血泪史,没有“妹妹你坐船头,哥哥在岸上走,恩恩爱爱纤绳上荡悠悠”歌词那么浪漫。</span></p> <p class="ql-block">  高大的《黄河颂》雕墙,格外引人注目,十几公分大的苍劲有力魏碑体楷书金字与内容相得益彰。《黄河颂》作者是著名辞赋家名叫金学孟。我用笔记抄了一段。</p><p class="ql-block">“西出青藏,东入渤海。浩浩荡荡,扑奔而来,炎黄龙族渊薮,华夏混沌初开。滚滚黄沙,淘尽千古风流,汹汹波涛,滌净百年塵埃,数不尽英雄倍出,看不完壮丽姿态。歧山烟云去,渭水岚风蔼,雁门将军行,鷄泽英魂在,轻觑西江,睥眄北海。榆关闲度,梓里徘徊。壶口倾盆而下,激荡壮烈情怀。曾几何时,始皇慨叹,筑就千城做好汉,汉武挥鞭,马踏戈壁出秦关,孟德把盏,纵论天下试比看,世民笑谈,骠骑虎贲入长安。曾几何时,易水潇潇,壮士一去不复返,前途漫漫,直驱西域……”</p><p class="ql-block"> 是啊,本人看过壶口瀑布,那巨龙般咆哮,势不可挡;去过白银黄河石林,百余米石柱从河岸挺拔而出,如同利剑刺破天;参观过巴彦淖尔黄河,“黄河百害唯利一套”,真是塞北江南;眼前老牛湾大峡谷的黄河,碧波万顷翠绿如玉带。真是不同的地理环境,黄河出现不同的面孔。不到实地不知黄河文化的博大精深,黄河这位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宝库。</p><p class="ql-block"> 中午的农家饭吃完后,开始排队检票上船。中午特色的农家饭,让我回味无穷的当是小黄米团子,甜甜的,粘粘的,柔柔的,大概还是在六十年前吃过的,从生产队分到粘谷子,只有过春节淘米,才能吃上小黄米做的粘团子粘豆包,后来老家嫌产量低,用黍子代替了,就再也不种了。从高高的梁峁下到黄河岸边,又让你兴奋,走近了劈立千仞壮阔景象,菲翠一样的碧波,翠绿翠绿的如玉带,这哪是黄河,分明如同九寨沟的水。这就是从小学习地理知识黄河“几”字湾腹地。老牛湾黄河与杨家川河相交汇,崖壁像刀一样切入水中,宛如一头巨大的老牛俯身在黄河里喝水,这就是“老牛湾”名子的由来吧。游船从这里开始了四十多分钟的航行。老伴嘱咐我少拍照,莫把手机掉进河里,不用说,就是你用一千个眼睛也难以看全这独特的景观。人老了没有年轻时那么轻浮。“上车就睡觉,下车就尿尿,见景就拍照,一问什么不知道”那是当年。现在是激动在心,珍惜难以重复的景色。</p><p class="ql-block"> 在航行中,不时见到两岸悬挂着一些石洞,我带着疑问请教一位呼市的游客,他讲了“留香湾”的由来。古时位于杨家川段沿岸村子里的村民,将当地产的柏木、果木、黄刺玫、榆树皮等材料,在河岸设置香坊,以水磨研磨制作线香,将线香放入崖壁石洞用以阴干。制线香相继持续了上百年,石洞名为“留香洞”,“留香湾”的美名刻在了黄河的历史上。听他一讲,我仿佛闻到了氤氲的香气。</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崖壁高耸,碧波荡漾,游船前行泛起的水花打在脸上,清凉爽快。阳光照射下的碧水波光闪闪,两岸山崖犬牙交错,离水位近处的石崖经长久风浪磨砺变的如同瓦工师傅磊的整齐的石墙。峡谷深不可测,有的地方窄的不足百米。真有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舟万仞山,两岸鸟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感觉。</span></p> <p class="ql-block">  一天的旅游,难舍难分的离开了老牛湾。大巴似乎同游客的心情一样缓缓的行驶在回来的路上。那个甩秀发的姑娘,只是上车坐下后,从兜里拿出小镜照了一下,头摇晃甩了一下头发,再也没看到什么动作。当车停到终点新华广场时,还是挨着她坐的一位女士把她叫醒。我后坐的小女孩,父母的四条腿成了她舒适的床。</p><p class="ql-block"> 夕阳已经挂在天边,天上的鱼鳞云清析有序,在夕阳的照耀下镶嵌上了金边,一驾吐着白烟的战斗机在鳞云间,画了一个大大的圆圈圈。车刚停稳,导游凡凡走到我和老伴面前退给我俩每人20元钱的门票费,才知本车46人中超过60岁的只有我和老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