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旅行~陕北行(一)~咸阳(1)

休闲游人

<p class="ql-block">记忆旅行 之 陕北行</p><p class="ql-block">阿爷作为一个喜欢历史的旅行者,自然对红色旅游也感兴趣。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上海,到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广州,再到“八一”建军地-南昌,红色井冈山,共和国的摇篮--瑞金,长征路上的遵义、茅台镇、土城、雅安,红二方面军经常活动的张家界,红四方面军经常活动的阆中和汉中,抗战时期八路军129师司令部和左权将军墓地所在的邯郸,新四军根据地临沂、盐城,解放战争时期的西柏坡,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纪念馆,开国大典的北京城,丹东的抗美援朝纪念馆和沈阳的志愿军烈士陵园等,阿爷都曾留下过脚印,只是一直遗憾未能踏足革命圣地--延安。</p><p class="ql-block">去年9月,阿爷阿奶经咸阳前往陕北的黄陵(黄帝陵)、甘泉(甘泉大峡谷)、延安、米脂(李自成、貂蝉的故乡),经榆林返回青岛,终了心愿。</p> <p class="ql-block">记忆旅行 之 陕北行(2)</p><p class="ql-block">咸阳(一)咸阳文庙①</p><p class="ql-block">很明显,咸阳不属于陕北范畴。</p><p class="ql-block">从青岛前往陕北,乘飞机通常要先落地地处咸阳的“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由于西安名气太大,人们常常忽略了同为地级市的咸阳。</p><p class="ql-block">阿爷过去也曾多次出入西安咸阳机场,但和多数旅客一样,匆匆而行,并未在咸阳落脚。这次我们决定在咸阳做一定的停留。</p><p class="ql-block">咸阳是中国第一个封建帝国-秦的首都,是汉、唐等十余个王朝的京畿重地;别称秦都、渭城,被誉为“中国第一帝都”;它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还是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p><p class="ql-block">飞机中午落地,到达酒店稍作休整后已近下午3点,随滴车按计划前往咸阳文庙。</p><p class="ql-block">咸阳文庙也是咸阳博物院所在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3A级旅游景区;文庙始建于明(1371),明清两代均有修葺,现存大部分为明代建筑;坐北向南,共有四进院落。但遗憾由于正在修缮,有些地方暂时进不去…。</p> <p class="ql-block">记忆旅行 之 陕北行(3)</p><p class="ql-block">咸阳(二)咸阳文庙②</p><p class="ql-block">曾经的秦帝都咸阳,历史文化底蕴厚重。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咸阳博物院一部分的咸阳文庙,其馆藏文物十分丰富。</p><p class="ql-block">文庙内设有八个展厅,从五大方面陈列、展出具有地域特色的秦汉至隋唐时期的重要出土文物5千余件…。</p><p class="ql-block">还是因为正在修缮的原因,我们只看到了部分文物:</p><p class="ql-block">P2秦铜蒜头壶,P3秦鎏金铜蒜头壶,P4秦青铜钟,P6汉四联铜鼎,P7汉凤乌衔环铜染炉,P8汉朱雀熏炉,P9秦俑。</p> <p class="ql-block">记忆旅行 之 陕北行(4)</p><p class="ql-block">咸阳(三)咸阳文庙③</p><p class="ql-block">一处漂亮的仍在开放的小院落中,四周的碑廊和碑亭陈列了北周至民国时期(557-1949)的碑碣、墓志、石刻文物60多件组,这些石碑是证史、考史、补史的第一手资料。</p><p class="ql-block">“碑”在东汉时期(25-220)开始大量出现,延续至今,形成中国独特的“碑文化”。</p><p class="ql-block">根据内容和用途,碑大致可分为若干类:</p><p class="ql-block">墓碑,也称神道碑,立于墓前,主要记载墓主的生平、家世,颂扬其业绩;</p><p class="ql-block">纪功纪事碑,或刻于天然崖壁,或立于殿宇、寺观、祠堂等,用于记述事件经过及其功德;</p><p class="ql-block">官文碑,将符牒等官方文书,以碑刻的形式保存,以期永久。</p><p class="ql-block">墓志则置于墓内,主要记载死者的家世、生平事迹和殁葬时间等。东汉出现墓记;魏晋时期(220-420)有墓“铭”;南北朝时期(420-589)称“墓志铭”,志石方形(P8),志盖覆斗形(P9)。隋唐以后,志、盖相扣合,成为固定的葬俗。</p> <p class="ql-block">记忆旅行 之 陕北行(5)</p><p class="ql-block">咸阳(四)咸阳古渡①</p><p class="ql-block">从文庙出来,我们沿着渭河,前往咸阳博物院的另一部分--咸阳古渡遗址博物馆。</p><p class="ql-block">咸阳曾称渭城,因渭河而得名。商代末期在今咸阳古渡遗址已有渡口雏形;汉唐时期建西渭桥(便门桥),成为繁忙的运输通道;桥废后,明嘉靖年间(1522-1565年)改为舟渡,冬春设木桥,夏秋行舟渡,成为连通陇蜀的交通枢纽,被誉为“秦中第一大渡”;明清时期古渡景观列为“关中八景”之一。</p><p class="ql-block">古渡横贯关中渭河,是古长安通往西北、西南的咽喉要道,也是丝绸之路的“第一渡口”及“万里丝途第一津”。</p><p class="ql-block">咸阳古都遗址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当地政府在古都遗址建起了古都遗址博物馆;在它西侧的不远处修建了古渡廊桥,成为咸阳的一大景观。</p> <p class="ql-block">记忆旅行 之 陕北行(6)</p><p class="ql-block">咸阳(五)咸阳古渡②</p><p class="ql-block">依托明清古渡遗址而建的咸阳古渡遗址博物馆,是咸阳博物院继咸阳文庙之后的又一部分;2017年正式对外开放,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古渡遗址博物馆以“古渡千秋”为主题,设“古渡追忆、古渡遗址、古渡印象”三大板块,通过遗址展示、120余件文物陈列和模拟场景再现等方式,真实展现了咸阳古渡的历史发展和变迁。</p><p class="ql-block">在这里,不仅可以看到明代石堤的遗存,当年的咸阳桥残留下的木桩等;还可以欣赏唐代大诗人王维深情描绘在西渭桥上与好友依依惜别的场景:</p><p class="ql-block">渭城朝雨浥轻尘,</p><p class="ql-block">客舍青青柳色新。</p><p class="ql-block">劝君更尽一杯酒,</p><p class="ql-block">西出阳关无故人。</p><p class="ql-block">以及杜甫《兵车行》对咸阳桥(即西渭桥)的描述:</p><p class="ql-block">车辚辚,马萧萧,</p><p class="ql-block">行人弓箭各在腰。</p><p class="ql-block">耶娘妻子走相送,</p><p class="ql-block">尘埃不见咸阳桥…。</p><p class="ql-block">《诗经·大雅·大明》中文王“渭水迎亲”,唐太宗李世民渭河北岸“便桥结盟”的故事也都发生在这里…。</p><p class="ql-block">“丝绸之路第一渡”, “关中八景”之一、渭河中最著名的咸阳渡,在历代文人墨客的咏诵下,风骚千秋。</p> <p class="ql-block">记忆旅行 之 陕北行(7)</p><p class="ql-block">咸阳(六)咸阳古渡③</p><p class="ql-block">作为咸阳博物院的一部分,古渡遗址博物馆自然也少不了文物陈列。这里陈列的文物主要是在当地出土的、或与当地历史有关的文物…。</p><p class="ql-block">P1 唐·胡人牵三彩单峰驼;P2 唐·三彩载乐伎骆驼俑;P3 唐·三彩胡人;P5 唐·三彩卧驼;P7 清·蓝釉瓷瓶;P8 汉·玉猪;P9 西汉·龙囱单釜灶</p> <p class="ql-block">记忆旅行 之 陕北行(8)</p><p class="ql-block">咸阳(七)清渭楼</p><p class="ql-block">从古渡遗址出来,东面马路斜对过不远处高耸着的便是咸阳的地标建筑,被誉为“西北第一名楼”的清渭楼。</p><p class="ql-block">清渭楼始建于秦,矗立在渭水畔,最初名为“咸阳楼”,汉唐时期改名为“秦楼”、“咸阳东楼”。北宋景佑年间,时任咸阳知县的诗人黄孝先重修此楼,更名为“清渭楼”‌,并留下“黄翁爱山不知休,每日不下清渭楼”的诗句。</p><p class="ql-block">现在的清渭楼系本世纪重建,为咸阳古渡的核心载体之一,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如今,人们常把黄鹤楼、岳阳楼、鹳雀楼与滕王阁并称“中国四大古代名楼”,其实这也是有争议的。有人认为,滕王阁是阁而不是楼,阁与楼是有区别的,不能列为四大名楼之一。历史上曾有人把清渭楼与鹳雀楼、黄鹤楼、岳阳楼并称“中国四大古代名楼”,正好两北两南。</p><p class="ql-block">每一座古名楼都有一句传世名句相伴。与黄鹤楼的“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岳阳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鹳雀楼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相比,清渭楼的传世名句毫不逊色!那便是国人几乎人人都可脱口而出的“山雨欲来风满楼”。</p><p class="ql-block">该名句出自晚唐诗人许浑的《咸阳城东楼》:</p><p class="ql-block">一上高城万里愁,</p><p class="ql-block">蒹葭杨柳似汀洲。</p><p class="ql-block">溪云初起日沉阁,</p><p class="ql-block">山雨欲来风满楼。</p><p class="ql-block">鸟下绿芜秦苑夕,</p><p class="ql-block">蝉鸣黄叶汉宫秋。</p><p class="ql-block">行人莫问当年事,</p><p class="ql-block">故国东来渭水流。</p> <p class="ql-block">记忆旅行 之 陕北行(9)</p><p class="ql-block">咸阳(八)秦汉馆①</p><p class="ql-block">次日一早,乘车来到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p><p class="ql-block">秦汉馆位于咸阳秦汉新城,毗邻秦咸阳城国家遗址公园。咸阳作为秦汉之地,除了是大秦帝都之外,西汉帝都长安城的相当部分也都在秦咸阳南郊地界的渭河南岸;另外,西汉王朝的帝陵,绝大部分都建在咸阳。咸阳可谓是秦汉文化的基石和源头。</p><p class="ql-block">‌秦汉馆是国内首个以集中展示秦汉文明为主题的专题博物馆;建筑群按北斗七星布局,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锦秋设计;7座单体建筑通过架空连廊连接,融合秦汉“高台榭、美宫室”的建筑风格,看上去雄伟壮观,体现出秦朝宫殿“象天法地”的理念。</p><p class="ql-block">秦汉以“制度”统一了华夏,开启了中华文明的新纪元。展馆也以《天下同一》‌为基本陈列而展开…。</p> <p class="ql-block">记忆旅行 之 陕北行(10)</p><p class="ql-block">咸阳(九)秦汉馆②</p><p class="ql-block">和众多博物馆一样,秦汉馆也陈列着大量的文物。只是这里的文物价值更高,更珍贵,更精美…。</p><p class="ql-block">​P1北周彩绘陶人面镇墓兽</p><p class="ql-block">P2秦陶鞍马</p><p class="ql-block">P3秦陶俑</p><p class="ql-block">P4秦石铠甲</p><p class="ql-block">P5战国虎钮铜錞于</p><p class="ql-block">P6汉“備盜賊尉”封泥</p><p class="ql-block">P7西汉皇后之玺</p><p class="ql-block">P8汉代绿釉陶困</p><p class="ql-block">P9汉瓦</p> <p class="ql-block">记忆旅行 之 陕北行(11)</p><p class="ql-block">咸阳(十)秦汉馆③</p><p class="ql-block">秦汉馆珍贵文物欣赏…</p><p class="ql-block">P1 绿釉陶猪(汉)</p><p class="ql-block">P2 胡人形釉陶烛台(汉)</p><p class="ql-block">P3 彩绘茧形壶(汉)</p><p class="ql-block">P4 绿釉陶狗(东汉)</p><p class="ql-block">P5 杜虎符(战国晚期)</p><p class="ql-block">秦汉馆镇馆之宝之一;央视文物珍品展播中曾多次播出</p><p class="ql-block">P6 彩绘陶乐舞俑(汉)</p><p class="ql-block">P7 铜马(战国)</p><p class="ql-block">P8 彩绘雁鱼铜灯(西汉)</p><p class="ql-block">P9 神兽金饰(战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