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心灵之旅, 在《独一无二的我》中遇见独特的自己

阳卓婷

<p class="ql-block">2025年5月23日,在“国培计划”(2025)花垣县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培训(A1451-3)的课堂上,一场关于自我探索的奇妙之旅——《独一无二的我》课程悄然展开。作为听课者,我沉浸其中,收获满满,迫不及待想与大家分享这堂精彩的心育课。</p> <p class="ql-block">课程一开始,石庆美老师用经典破冰游戏“大风吹”瞬间点燃了课堂氛围。</p><p class="ql-block">“大风吹!”</p><p class="ql-block">“吹什么?”</p><p class="ql-block">“吹喜欢个子高的同学!”</p><p class="ql-block">随着一声声指令落下,学生们迅速起身换位,笑声此起彼伏。这个简单的游戏,不仅打破了课堂的沉闷,更让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利于课堂的进行。</p><p class="ql-block">随后,石老师便跟同学们约定了本节课的课堂约定,并用口令的形式继续巩固。</p> <p class="ql-block">紧接着石老师邀请学生绘制 “自画像”。不同于传统的外貌临摹,老师鼓励大家用各种有形的事物来展现自己的性格、爱好或梦想。有的学生用向日葵代表积极乐观的心态,有的用篮球标注自己的特长,还有的猫咪的画面,表达自身可爱的模样。画笔游走间,一个个鲜活的“自我”跃然纸上,学生们也在创作中,完成了一次对自我的深度审视。当自画像完成后,又上演了 “他人眼中的我”活动。学生们互换画作,根据日常观察,为同伴添上自己眼中对方的独特之处。当画作再次回到手中时,许多学生眼中闪烁着惊喜。学生们不仅看到了他人眼中的自己,更感受到被关注、被认可的温暖。</p> <p class="ql-block">这堂《独一无二的我》,没有生硬的道理灌输,而是通过 游戏、绘画、互动,让学生在体验中完成了一次心灵的探索。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者,我深刻认识到心理课堂必须用活动代替说教,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我们的心理课堂只有让学生感到被尊重、被接纳,才能打开心扉。未来的教学中,我愿做一颗火种,将这样的课堂智慧传递下去,帮助更多学生发现独一无二的自己!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