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晓刚知味人生‖历史的回响——绍兴故园记(107)

ZR

作者  任晓刚 <p class="ql-block">绍兴,一座充满故事的千年古城,有着无数的文化宝藏。这里是飘在黄酒香与水墨画里的韵味江南;是鲁迅笔下的童年故乡;是陆放翁(陆游)与表妹唐婉凄美故事的发生地;是王羲之挥毫的圣地。让我们一起穿越这千年古城,载着向往时光深处的漫溯,慢慢浸润着陈酿的黄酒香,次弟浮现出皂荚树、宫墙柳、曲水流觞。忽然发现,这正是人生三境:清醒者的荒原;痴情者的禅房;超然者的山水。</p> 烟火人间 <p class="ql-block">江南的雨总是如此绵长细密,炽热的天气充满潮湿。油纸伞踏过青石板,三味书屋的檐角滴落着百年前的晨露。咸亨酒店的黄酒香漫过八字桥,恍惚间有长衫背影在街角一闪而过,有鲁迅先生笔下那充满无限乐趣的儿童乐园,也似乎正在与这位文学巨匠跨越时空对话。</p> <p class="ql-block">乌篷船摇碎湖光的倒影,人们穿行在白墙黛瓦间,试图深深触摸着这一砖一瓦透着浓浓文化味儿,它深藏在鲁迅故里的一草一木间,那藏着鲁迅童年的皂荚树、百草堂和三味书屋,以及活灵活现的闰土、阿Q、孔乙己等,原来这些物和人都住在每个灵魂的褶皱里。鲁迅抽过的烟斗余温尚存,咸享酒店的茴香豆正香,孔乙己穿着长衫依稀教着孩子,这熟悉的一切正在时光里穿越飘荡。</p> <p class="ql-block">百草园的泥土还沁着昨夜的雨。皂荚树斑驳的树影里,仿佛能看见那个蹲在墙角观察蟋蟀的孩童。鲁迅纪念馆的展柜里,藤野先生批改的解剖图依然清晰,"惜别"二字的墨痕,像极了先生笔下闰土手中冻红的钢叉。青藤书屋的窗棂外,几株野草正倔强地钻出砖缝,让人想起《野草》题辞里那句"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p> <p class="ql-block">讲解员说,那棵枣树早已不是原物,可树皮上深褐色的纹路分明在诉说某种永恒。当游客们争相抚摸三味书屋的课桌时,而到墙角的苔藓正以每年一毫米的速度爬上青砖。这让人想起先生说的"世上本没有路",其实苔藓走过的痕迹何尝不是另一种路?在百草园与三味书屋之间,在童真与觉醒的夹缝里,总有生命在悄然生长,如同春草般绵延不断。</p> 爱情圣地 <p class="ql-block">踏入沈园,荷花正开。这座本是沈氏的私家园林,却被爱情偏爱。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小桥流水,绿树成荫,是典型的江南园林风光。最出名的还是那段凄美的爱情故事。在曲径通幽处,墨色碑刻写着两阙千古绝唱《钗头凤》。它道尽两人间的爱恨情仇、无奈与遗憾,不断引起无数游客驻足吟诵,并为此段爱情故事感慨万千、遗憾万里。</p> <p class="ql-block">“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世情薄, 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此后两阙被后人携刻于此,像两滴永远新鲜的泪,仿佛八百年前的宫墙柳仍在拂动。走廊转角处,似乎还能听见玉钗坠地的清脆声。导游的解说声日渐疏远,池中的锦鲤不断搅碎着我的视线,仿佛看见陆游和唐婉当年作词的手在颤抖。</p> <p class="ql-block">午响漫过孤鹤轩,亭正中有幅对联:“宫墙柳一片柔情付与东风飞白絮;六曲栏几多绮思频抛细雨送黄昏。”解说讲出那动人的故事,正如当代戏班演的《沈园绝唱》。当"错错错"的唱词随暮云流转,戏台两侧的楹联"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竟泛起水痕。原来最深的伤口不必示人,只消等岁月将其酿成琥珀,便成了后来者把玩的珍珠。离园时拾得半片残瓦,隐约有钗环叮咚,这或许就是当年惊鸿照影的余音。</p> <p class="ql-block">或许是那些刻在石头上的字比爱情更持久。唐婉的绣鞋曾踩过的鹅卵石,如今已覆满苍苔。转角处偶见正穿着古装的小情侣在"断云石"前合影,姑娘的红裙子倒映水中,与荷叶构成奇妙的对话。原来遗憾也会开花,在时空交错处绽放出别样的圆满。就像池面被一对鸳鸯击碎的倒影,每一片都盛满着完美的爱情,弥补了陆游与唐婉爱情未能完成的遗憾。</p> 翰墨飘香 <p class="ql-block">兰亭,位于绍兴市西南兰渚山麓、兰亭江畔。因春秋时越王勾践在此种兰,汉代建有驿亭,便得名“兰亭”。再到东晋永和九年三月初三,书圣王羲之在此挥毫写下绝世佳作《兰亭集序》,从此兰亭每一寸土地、每一处空气都浸染翰墨浓香,为世人所称颂与敬仰。</p> <p class="ql-block">兰亭的流水仍保持着永和九年的弯度。曲水流觞处,仿佛当年王羲之与众文人雅士围坐蜿蜒的溪水旁,四十一个酒觞的倒影在鹅卵石间摇晃,酒杯到处,便即兴赋诗。王羲之一时兴起,便写《兰亭集序》,更是把书法艺术推至巅峰。博物馆的玻璃柜里,《兰亭集序》摹本的蚕茧纸带着泛黄的温度,像被月光浸泡千年的秋叶,温润而绵长。</p> <p class="ql-block">那些文人墨客数不胜数、飘逸流畅的字体,可见兰亭碑、鹅池亭等。难怪康熙、乾隆也来此处留下了千古墨宝,苍劲潇洒。游客常在"群贤毕至"的碑廊前驻足,良思久久,感叹不已。下午斜阳西下,日光映射在石墩上,游客们总会用临时备好的毫笔在石台上临摹几笔,本来歪斜的笔画竟暗合着自然之妙有的玄机,书法功力神奇的大有长进。当墨香渗入会稽山的云雾,方知书法本是和山水相共的另一种呼吸。</p> <p class="ql-block">车出兰亭时,晚风送来荷香散发出的清香。远处还不断传来人们合影留恋的嘻笑声,把自己置入绝妙之中,使之浸染出几分文人雅士之气。此行三个时空居然有惊人重叠:百草园的蟋蟀仍在鸣唱,沈园的残荷又生新蕊,兰亭的流觞载着今人的诗句漂向远方。这或许就是历史的悄然回响与耦合,贯穿于生命时空的三重境界。</p> <p class="ql-block">绍兴的砖瓦懂得沉默的智慧,它们让激越的归于沉静,让破碎的凝成琥珀,让消散的重聚为云彩。归途中,我们听着轻音乐,不知疲倦的交流着、回忆着。忽然明白,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后的重逢——与历史,与爱情,与山水,亦是与千百万个自己。也懂得这人生的三味,不过是咸享酒店里苦楚,沈园残壁上的情痴,兰亭曲水中的自在。</p> <p class="ql-block">——2025年5月23日 于烟雨中的杭州西湖 休假期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