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机缘巧合,5月16日我们一行五人在导航的指引下,一路高速,历时5个多小时来到位于陕、甘交界的两当县城。</p> <p class="ql-block"> 初入两当县城,路上不仅行人稀少,连车辆也是稀稀拉拉。看惯了车水马龙,习惯了喧嚣嘈杂的我们被这瞬间的清静蒙圈了,“人都去哪儿了?”</p><p class="ql-block"> 从鸿福酒店出来后,左瞅瞅右看看,东望望西瞧瞧,我自以为是地说:“这个县城怎么这么小啊?用不了一个小时就能把全城转完。”后来的实情证实此刻的说辞皆是妄语。</p> <p class="ql-block"> 鸿福酒店对面的两当河上有一座福桥,桥栏的玻璃板上是各种字形福字,有的已经演变成了“画”,比如桥中间那个火炬样的灯杆上那个福字,乍一看就是一副剪纸画。</p><p class="ql-block"> 桥中间左右两边各有一个半圆形的玻璃观景平台,站在上面以看到河水在脚下流动,水草随着水流飘飘摇摇,像一尾尾体态修长的鱼儿摇头摆尾,欢快地游动。</p> <p class="ql-block"> 走过福桥来到左岸,两当兵变纪念馆就在眼前,馆前广场那古铜色的雕塑群像雄姿英发,展现了军人威武雄壮的气概。基座上红色的“两当兵变”引人注目,同时清楚地告诉我们这座县城具有红色基因。</p> <p class="ql-block"> 也许是我们来得太晚了,纪念馆没法参观了,心里有点儿小小的遗憾,不能详细了解那段峥嵘岁月,好在有手机百度可以弥补缺憾,给我些许安慰。</p> <p class="ql-block"> 据资料显示“1929年起,中共陕西省委派人到杨虎城部陕西骑兵第三旅二团二营开展兵运工作。1930年4月,经陕西省委同意,该营建立了党委,习仲勋任书记。1932年3月,营党委准备利用该营即将从驻扎地凤县、两当县出发前往徽县换防之机发动起义。 这是由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甘肃领导发动的最早的一次武装起义。”</p><p class="ql-block"> “两当兵变”如同惊天霹雳,唤醒了白色恐怖下的甘肃人民,鼓舞了革命斗志,拉开了甘肃革命斗争的帷幕,为陇南乃至甘肃地下党的诞生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p> <p class="ql-block"> 兵变纪念馆的旁边儿是文化体育中心,晚上这里有文艺演出,爱热闹的亲家母推着孩子寻找最佳观演地点,其时距离演出还有将近两个小时,喜欢清静、爱走路的我支应一声后独自顺着河边遛达去了。</p> <p class="ql-block"> 河边的护栏被鲜花妆点得分外美丽,一丛丛月季花犹如爬山虎般依附于栏杆上,组成一段段花墙,与地上盛开的芍药组成立体画卷,绵延在河边。成片的芍药在地上被塑造成各种图案,和其它花草树木结合在一起,丰富着我的视觉,惊艳着我的眼睛,愉悦着我的心情,感觉自己置身于人间仙境。</p> <p class="ql-block"> 离开他们的时候打算走一小会儿就回去了,不承想走着走着就停不下来了,一座造型奇特横跨河面的桥回环盘旋着,像一条巨型麻花似的吸引着我的眼球。疾步而至,参差而错落有致的一根根红色钢棍将一块块洁净透明的玻璃连接起来,每一块玻璃上都有一个半透明的寿字,字太多了,来不及细看,就一掠而过。后来我特意走了一趟寿桥,它曲折回环,上下交错,俯瞰颇似两颗连在一起的寿桃(桥上有详细介绍),看到了许多我见过的、没见过的书法寿字,长了见识,开了眼界,不虚此行。夜晚的寿桥在灯光的映衬下更加迷人,人行其上似在仙境之中。</p> <p class="ql-block"> 顺着河岸继续前行,旁边儿崭新的高楼不时映入眼帘,我以为那是什么单位的办公楼,走近了才看清是小区住宅楼,估计是新校区,透过这一个个美丽的小区我看到了两当县蓬勃发展的景象,同时觉得这里充满了希望和活力,未来可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远处一座彩虹桥犹如磁铁吸引着我不断前行,我边走边看,小区与小区之间夹杂着一个个居民的院落,每一个院落都很整洁,门口的花坛里栽种着花花草草,看起来很温馨。</p><p class="ql-block"> 左岸的空间似乎有些狭窄,小区紧挨着山体,民居紧邻316国道。</p> <p class="ql-block"> 折返回演出现场的时候,节目表演正在进行,音乐声回荡在夜空里,演员的舞姿袅袅娜娜,台下观众如痴如醉,陶然怡然。</p><p class="ql-block"> 晚会的压轴戏是无人机表演,一帧帧精美的画面展示着两当的文化特色 、产业特色以及对本次山地挑战赛祝愿,整个表演呈现着一场难得的视觉盛宴,让人大饱眼福。</p> <p class="ql-block"> 五月十七日两亲家早早乘坐赛事接驳车去了云屏三峡比赛现场,我们三个睡醒后去吃早餐,这里的蒸面皮很特别,厚而透亮,不像是小麦面粉做的,感觉像是淀粉之类的食材,吃着劲道滑溜,像魔芋一样有弹性。味道是我非常喜欢的那种,尤其那辣子,看着红红的、油汪汪的,吃在嘴里却一点也不辣、不腻。两当的浆水面可是难得的美食,吃了还想吃,那味道太特色了,面片儿劲道爽滑,汤汁酸香,爽到骨子里,无法忘却。</p> <p class="ql-block"> 老南街距离鸿福酒店并不算远,完全可以步行而去,但我们还是选择开车去,因为接下来还要去36公里处的比赛地迎接我们的勇士呢!</p> <p class="ql-block"> 中午的老南街寂静得仿佛在午睡,安静得几乎没有任何声音,偶尔一那么一两个骑着电动车的居民经过,也是悄无声息,整条街似乎只有我们三个人的说话声以及悬挂的国旗被风吹动的声音。</p> <p class="ql-block">黄花驿是老南街的特色民俗,无论里外,装饰都很精美,其外墙上的雕塑引人注目。</p> <p class="ql-block"> 走进“两当兵变旧址”的大门感受到的是浓郁的古建韵味,看到的是明清时期的建筑,然而房子里展现的是两当兵变的详细资料及图片;还看到了很多“英雄人物”,比如王二小、刘胡兰等;还在“少年习仲勋”展室看到了一代伟人的成长历程。</p><p class="ql-block"> 孩子太小了,耐性极差,容不得我用较长时间仔细参观、阅读,因此只能大致浏览一番。</p> <p class="ql-block">两当兵变遗址就在县人民政府门前的广场</p> <p class="ql-block"> 从比赛场返回县城稍事休息之后,我又一次来到河边,此刻夜幕下的两当县城活力四射,霓虹灯闪闪烁烁、明明灭灭,像媚眼一眨一眨地,煞是迷人。音乐声此起彼伏,这儿一伙、那儿一群、左旋右转、举手顿足、舞姿翩翩、衣袂飘飘,一派歌舞升平之景象,幸福洋溢在每个舞者的脸上。散步的行者,缓缓而行,稳健从容,祥和安逸渗透在举手投足间。爱美的女人不失时机地寻找着场景拍照,把自己恰到好处地嵌入流光溢彩的霓虹中。</p> <p class="ql-block"> 当我漫游于两当河的右岸,游走在一条条大街上,横七竖八的大街小巷颠覆了我初来乍到时的两当印象,两当县城并非我吹嘘的那样——一个小时游遍全城。此时我才知道要走遍县城的角角落落,没有三个小时恐怕都不够。河的左岸只是县城的一小部分,右岸才是它的主体,所有的机关单位都位于右岸,它的繁荣昌盛和浓厚的城市气息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p><p class="ql-block"> 哦,两当县城,对不起!我曾经以偏代全地小瞧你了,以后再不妄下结论了。</p> <p class="ql-block"> 漫步于宽街窄巷的时候,时不时会与“故道”二字相遇,不禁暗自思忖:“这两个字与两当县一定有某种内在联系,脱不开的渊源。”后来查了资料终于弄明白了。</p><p class="ql-block"> 两当县古称故道、固道,秦惠文王年间置故道县,北魏延兴四年(474年)更名两当县,因境内有两当河而得名,已有2300多年的置县历史,1985年后划归陇南地区、陇南市管辖。</p> <p class="ql-block"> 朝阳从东山升起的时候还不到七点,窗外传来扩音器里男高音的讲话声,听着好像是在组织什么活动,忘记了双休日的我误以为是学校的体育老师在组织学生早操,后来从亲家公打来的电话里得知那里即将举行一场全民欢乐跑。</p><p class="ql-block"> 文化体育中心前的马路上人头攒动,听说参与者还有三四岁的小孩,组织者提醒家长注意孩子的安全。七时许,准时开跑,人群如潮水般在马路上涌动,气势相当壮观,看得我心潮澎湃,热血沸腾、脚底发痒。</p> <p class="ql-block"> 欢乐跑其实只有5公里,并不是误传的10公里,可惜知道的迟了,否则我也参与其中。不过我也没闲着,游走于县城的大街小巷,深度体验两当县城的大小、风貌,通过两三天的观察,我由衷地爱上了两当这个位于陕甘交界、群山环绕、景色秀丽、干净整洁、空气清新、气温舒适、宜居宜养的福寿之地、康养之地的慢城。</p> <p class="ql-block"> 如果不是亲家急于回家,我真的还想在这里住上几天,我舍不得这里的浆水面,还有很多特色小吃没来得及品尝。我留恋这里的安逸与舒缓,喜欢它洁净的空气,舒适的气温,没有大城市的喧嚣、嘈杂、拥挤,耳根清静,心情舒畅。小孙女也很喜欢这个地方,当我说:“赶紧上车,我们要回家了。”她撅着嘴不高兴地说:“不回!”我说:“为什么?”她笑着说:“太好玩了!”她说得没错,这里的公园不仅漂亮,还很好玩。我和爷爷承诺:“我们还会再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