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从珠海市中心到淇澳岛,只有约20公里的路程。途经淇澳大桥,沿途可以欣赏到美丽的海景。当自驾的车子驶向淇澳大桥时,我被其造型和气势所吸引。这座1200多米的大桥,不仅承担着交通连接的使命,据说还是一处观赏海上日落的绝佳地方呢。</p> <p class="ql-block">从淇澳大桥话归正题。可能你会跟我一样,当看到标题中的“红树林”时,难免不在想象中浮现红色的树叶或和红色的枝杆的植物组成一片红灿灿的林子,一种类似秋天层林尽染的景象?然而当你看到站在红树林旁放眼望去的这几幅满目苍翠的绿茵照片,是不是一下子颠覆了刚才的想象呢?</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就是为什么说“涨姿势”呢!</span>原来,红树林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名字并非源于其树叶或整体外表会呈现红色,而是由于红树科植物树皮内大多含单宁物质——单宁酸,这种物质无色、透明,与空气接触时会发生氧化反应而变成红色或红褐色,红树林因此得名。另外,红</span>树林并非一种植物,而是由红树植物构成的树林,以红树科植物为主。</p> <p class="ql-block">淇澳岛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位于珠海市淇澳岛西北部,如今作为珠海淇澳—担杆岛省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为数不多的集森林、野生动植物和湿地生态系统于一体的综合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红树林湿地、猕猴、鸟类及海岛生态环境。</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淇澳岛红树林保护区有一条延伸于林中的木栈道,为你的红树林之行提供了便捷性和深度游的条件。当你在木栈道上或缓步前行、或驻足细看,便能近距离观察到这里丰盛的红树林品种和那令人称奇的错综复杂的根系结构。</span>红树林还是众多生物栖息的家园,你可能会偶遇悠闲踱步的白鹭、灵巧穿梭的小鱼,甚至还能发现一些隐藏在枝叶间的螃蟹。</p> <p class="ql-block">下面就让我们就领略一下红树林的神奇吧。红树们在潮间带滩涂上扎根生长,除了高盐和强光,它们还要面临风吹浪打和根系缺氧等严菌条件,为了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红树植物逐渐进化出了一套独特的“泌盐”与“拒盐”的本领,还演化出了几种特殊的形态。你看,这里最让人视觉冲击的红树根系,首先就是银叶树的板状根。</p> <p class="ql-block">生活在海岸潮间带滩涂,每天的潮涨湖落和不定期到访的台风大浪等恶劣天气,都为红树植物的生存带来了巨大挑战。银叶树为此演化出了高出地面、向四周延伸的板状根,能支撑它在潮间带进行"气体交换"和"站稳脚跟"。这真是红树的一种生存智慧!</p> <p class="ql-block">还有一种根系是木榄的支柱根。支柱根密集而具有韧性,能把红树林牢牢固定在淤泥中。</p> <p class="ql-block">无瓣海桑的笋状呼吸根,是更让人惊讶的一种根系。呼吸根能让红树林在涨潮期间,甚至在海水淹没树体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呼吸。</p> <p class="ql-block">据说珠海的红树植物类型丰富,主要包括银叶树、秋茄、木榄、桐花树、红海榄等30余种。当你清晰地看到那些盘根错节的树根<span style="font-size:18px;">如何像手指般插入泥土中,又如</span>同一<span style="font-size:18px;">片“海上森林”</span>将整片湿地支撑起整个生态系统,不愧拥有“海岸卫士”、“海洋绿肺”之美誉,这种顽强的生存方式让人不禁对生命的力量肃然起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