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缝中的阳光

时光可掬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是一位著名的藏传佛教导师和电影导演,他的语录充满深刻的哲学思考和人生智慧。他在为姚任祥的作品《传家》写序说:</p><p class="ql-block"> “要生活得既丰饶又和谐,并且不伤害他人,可能是人类文明最基本的努力。要能成功地达到这种生活方式,就需要有智慧、务实与信念作为工具。这些生活工具,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就产生了我们所谓的“文化”。特别在中国文化之中,许多生活上的传统更融合了伟大思想家的智慧,世世代代传递下来。外国人可能会赞叹书法或针灸等特殊的文化,但是他们不见得能深入了解茶道、中秋赏月以及其他更多面的中国文化智慧。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独特的,都希望被他人所注意;然而每个人也都期待有个归属感。我们各自所归属的独特文化,是和朋友、家人联系的媒介,也是认同感与安全感的来源。我们创造了个人的特质,但也不与他人疏离,这是每个人日常的挑战。同样的,在文化上,由于维系了文化认同,我们也保持了自信。但是,在现今快速的世界里,人们太容易在不同文化的交错中借用与混合,也太容易制造短暂而无法延续的时尚文化。这种趋势,是企图将所有的事物都变成相同、连锁而一致的。对于亚洲文化古老的价值以及远见的智慧,大家似乎愈来愈缺乏欣赏的耐心了。如果我们屈服于这种趋势,就会失去在内心深处能与我们对话的古老传统。有一天,我们可能会发现自己在一片荒漠当中,四下无人;我们可能变得无法与他人相处,甚至也跟自己失去联系。当然,文化会演变,没有一种文化能历劫不衰。但是我仍相信:我们宁愿演变,而不要失去记忆。生活在现今的世界里,想要抵抗即刻的满足感是很困难的”。</p><p class="ql-block"> 他又说:“我们正处在一个变迁的边缘,即将失去传统与仪式的传承智慧。我们似乎认为规规矩矩泡壶茶是浪费时间,却不理解珍惜这个过程才能让生命充实而从容。其实我们是可以从容地进食、从容地度假、从容地玩乐的。对于自己的传统,我们有责任去理解与实践,并且将它传递给下一代。中国文化的海洋浩瀚无垠,远自老子、庄子等过往的大智者,一直到今天有心持续传统的人,源远流长、源源不绝。”</p><p class="ql-block"> 偶然的机会邂逅神农架传家民宿,在这里小住,读书,看山,听鸟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