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非突尼斯🇹🇳、摩洛哥🇲🇦15日游——摩洛哥🇲🇦(上)

黄苇

<p class="ql-block">  结束了【突尼斯】的游程,中午飞往【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摩洛哥】飞机大多都停在停机坪,下了飞机都要搭乘摆渡车到机场内。</p> <p class="ql-block">  说起非洲,在很多人眼中,那里就是黑人的天下,其实这是一个误区。以撒哈拉沙漠为界,撒哈拉沙漠以南部分的非洲才是黑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北的北非五国不仅基本上没有黑人,更在广义上属于白种人的行列。</p> <p class="ql-block">  北非主要国家有:埃及🇪🇬、利比亚🇱🇾、阿尔及利亚🇩🇿、突尼斯🇹🇳、摩洛哥🇲🇦等,70%以阿拉伯人,阿拉伯文化与伊斯兰教为北非重要人文特征,说到阿拉伯国家,人们的第一印象往往是保守封闭,宗教气息浓郁,然而在地中海的南岸的北非五国自古就是各种文明交汇地,与早期西方文明交往甚密,其中,【摩洛哥🇲🇦】与【突尼斯🇹🇳】更是与南欧隔海相望,并有大量来自法国🇫🇷、西班牙🇪🇸、意大利🇮🇹三国的欧洲移民到当地,在整个阿拉伯世界中,显现出更为浓重的欧罗巴色彩!</p> <p class="ql-block">  【摩洛哥🇲🇦】位于北非,三面环海,地理位置优越,文化丰富多元,是一个融合阿拉伯、柏柏尔、欧洲及撒哈拉风情的国度,作为旅游胜地,它以绝美的自然风光、丰富的历史古迹以及多元的文化交融,造就了这片土地具有独特魅力的北非异域风情,吸引着全球游客,【萨布兰卡老城】原汁原味的老城区,各种食物、皮革制品、铜制的灯饰及阿拉伯人穿的精美服装。</p> <p class="ql-block">  一半海水一半陆地,这座【摩洛哥🇲🇦】——【哈桑二世清真寺】🕌在蓝天、白云的应衬下格外的美丽,清真寺于1987年8月动工修建,耗资5亿多美元,占地面积9公顷,其中三之分之一面积建在海上,是《卡萨布兰卡》最著名的地标,也是世界第三大清真寺,宽阔广场上可容纳8万人,这座巨大的清真寺坐落于大西洋海岸的一片人工半岛上,宛如一座海上瑰宝,部分建筑直接延伸到海上,给人一种清真寺漂浮在水面上的视觉效果,其壮丽的建筑让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  清真寺分主体大殿和露天广场两部分,洁白的大理石墙壁精雕细琢,殿内外回廊玉柱气宇轩昂,【哈桑二世清真寺】🕌东西走向,长200米,宽100米,是由法国设计师和建设团队设计建造,因此其内部明显有欧洲教堂特点,清真寺的宣礼塔高达210米,是全球最高的清真寺宣礼塔,塔顶装饰有镀金的半月形标志,夜间塔顶会发出绿光(绿色象征着伊斯兰教),指向麦加。</p> <p class="ql-block">  走进清真寺的祈祷大厅,令人感到震撼,真是太大了!这里空间宽敞,可容纳25,000名信徒同时祷告。清真寺的设计融合了摩尔建筑风格,以传统伊斯兰几何图案、马赛克、雕刻和书法为主要装饰,天花板和柱子上还嵌有彩色玻璃和精致雕花,赋予空间庄重而神圣的氛围,整座建筑风格宏伟,兼具传统与现代技术,成为【摩洛哥🇲🇦】建筑艺术的代表之作。二楼栏杆里是妇女祷告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清真寺大厅网红的剪影拍照地方。</p> <p class="ql-block">  地下二层可停放1500多辆汽车,地下一层有近百个小洗手的莲花花池,可提供冷热水,号称是世界上现代化程度最高的清真寺。</p> <p class="ql-block">  游完了【哈桑二世清真寺】,我们去小镇饭店吃午饭,随后前往【马拉喀什】。</p><p class="ql-block"> 【马拉喀什】意为“红色的”,从屋顶到围墙,这个城市都一如它的别名“红城”,这里曾是(马尔蒂斯)和(圣罗兰)的挚爱,是【摩洛哥🇲🇦】第三大城市,在【摩洛哥🇲🇦】尤其是【马拉喀什】又被称为花园之城,这里最具人气的是《马约尔花园》也是伊夫·圣罗兰的私人花园。</p> <p class="ql-block">  【马约尔花园】 是1919年法国艺术家雅克·马若雷勒来此地,买下了一片椰树林建成了花园,他去世后荒废了一段时间,后来YSL品牌创始人伊夫·圣罗兰在一次旅行中发现并买下,修复了【马若雷勒花园】,则被视作【马拉喀什】的“艺术绿洲”,也就是【伊夫圣罗兰花园】,并将这片私人花园打造成伊斯兰风格,最后建立了属于自己的伊甸园,2008年大师辞世,骨灰就洒在花园里。</p> <p class="ql-block">  第一次见到遍地千奇百怪的仙人掌、棕榈间的标志性钴蓝色、明黄色建筑,三种色彩的碰撞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他怒放的生命力让我极为震撼,每一片土地,都会孕肓属于它的植物,最意外的是,本应该是一片不毛之地的北非,却长满了鲜花与绿植。毕竟是故土原生地,这些植长势良好,枝干繁茂。</p> <p class="ql-block">  钟情于此地的大师,在买下花园后的近三十年时间里,每年春天都入住此地,也许他创立的YSL新品迭出的灵感和创意正是在这块宝地触发的。</p> <p class="ql-block">  【YSL博物馆】,这座博物馆位于【马拉喀什】的马洛雷勒花园附近,是该市的一个重要文化景点,博物馆的建筑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由法国建筑师(让努维尔设计),展示了现代和【摩洛哥🇲🇦】传统建筑风格的完美融合。</p> <p class="ql-block">  【库图比亚清真寺】始建于1195年,是当年建造拉巴特的哈桑塔的建筑师(雅库布·埃勒·曼苏尔)主持修造的,以纪念击败西班人的胜利,该寺是马拉喀什的标志建筑,也是马拉喀什旧城的中心和至高点,漫步在老城市街,来旅游的欧美人很多,装潢华丽的古典马车载着游客巡游老城,别有一番风味的享受着老城的热闹。</p> <p class="ql-block">  我们乘坐四人马车游览到了马拉喀什的新城,马车夫说新城是富人区,酒店、宾馆都非常的高档。</p> <p class="ql-block">  【摩洛哥🇲🇦】的【马拉喀什不眠广场】,位于马拉喀什的老城区,是世界上最有活力的广场,据说这里早年是公开处决叛逆者的地方,现在既是市民广场也是市场,广场四周则有一些两三层小楼作为餐厅或咖啡吧,遍布的食品摊点,使得广场变为一个空前热闹的露天餐厅。</p> <p class="ql-block">  每到夜幕降临,这里便热闹起来, 印度的舞蛇人、出售香料茶叶的阿拉伯人、讲故事和算命的摩洛哥老人、各种卖艺的表演,吸引着很多游客,还有数不清的地毯、皮革、手工艺品小摊位搭满整个广场,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穿行其中,如同一个“全球文化”的汇聚地,而且是越夜越热闹。</p> <p class="ql-block">  【马拉喀什】是摩洛哥🇲🇦四大皇城之一,马拉喀什的【巴西亚皇宫】建于19世纪六十年代,由当时的摩洛哥苏丹穆莱·哈桑一世的宰相西·穆萨主持修建,这座耗时14年建成的宫殿,最初是西·穆萨的私人住所,后来成为其子阿布·布阿迈德及其四位妻子的宅邸,宫殿占地约8公顷,拥有150多个房间,包括大小庭院、花园、喷泉和私人住宅区,古老而历经岁月沧桑,感受古老王朝的繁荣。</p> <p class="ql-block">  这座宫殿以其精美的雕刻、马赛克瓷砖、雪松木天花板和华丽的花园著称,宫殿内墙壁、地板和天花板装饰着精美的马赛克瓷砖和木雕,宫殿的中心区域是大庭院,四周环绕着精美的拱廊和马赛克装饰,地面铺设大理石,庭院中的花园和喷泉宁静优美,不得不说北非人把马赛克用到了极致,是展现了摩洛哥🇲🇦传统建筑和伊斯兰艺术的最好博物馆,更展露了19世纪摩洛哥🇲🇦贵族家庭的生活面貌。</p> <p class="ql-block">  接着我们去瓦尔扎扎特车程需4小时,在途经德拉·塔菲拉勒特大区的(提什卡山口)时,我们下车休息一会儿。</p> <p class="ql-block">  中午吃饭的酒店门口的阿拉伯人</p> <p class="ql-block">  午饭后去了【阿伊特本哈杜筑垒村】,一个依山临水,保存十分完好,被誉为最美的古旧村落,建于公元8世纪,由6座被称为“卡斯巴斯”的建筑群组成,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里除了是世遗,还是好莱坞各大电影公司在非洲的御用片场,《阿拉伯的劳伦斯》、《权力的游戏》、《角斗士》均取景于此。</p> <p class="ql-block">  俯视山下河谷地区,体验到了摩洛哥🇲🇦的红色魅力,这才是非洲真正的颜色,河对岸是新区,条件要比这边好得多。</p> <p class="ql-block">  昵称为“沙漠之门”的瓦尔扎扎特地区有一个著名的电影拍摄基地,及《埃及艳后》的片场拍摄地,游客都在这过了一把电影《埃及艳后》的瘾!</p> <p class="ql-block">  坐落于【摩洛哥🇲🇦】中部城市瓦尔扎扎特的【陶里尔特古堡】,一座被岁月熏染成赭红色的古堡,建于17世纪,是一个典型的传统柏柏尔城寨建筑,所有建筑都用了【摩洛哥🇲🇦】特有的赤土、石头、竹子、杂草、鸽子粪一起堆砌而成的,沒有使用任何的钢筋水泥…,【陶里尔特古堡】内无商商贩店铺,道路空间较大,人少,在欣赏古堡的同时能轻松领略建筑的细节和空间效果,也是【摩洛哥🇲🇦】保存最完整的土推城堡</p> <p class="ql-block">  晚上住宿在家庭院式的酒店,很有特色,吃完晚餐,回房间走过泳池,一群欢快的年轻人在游泳,听着歌手唱着悦耳的歌曲,一天的奔波疲惫都治愈啦。</p> <p class="ql-block">  早餐后我们驱车前往梅尔祖卡,梅尔祖卡是进入撒哈拉沙漠的门户,今天全天驱车赶路,路途遥远,从车窗向外望去,满目皆红,红色的土地,红色的房子和红色的山石,偶尔点缀点点的绿色,但仍有生命在这片贫瘠之地顽强地生长。</p> <p class="ql-block">  在途中,我们经过著名的《托德拉大峡谷》,远远望去一条小河沿着谷底蜿蜒流过,抬头仰望陡峭的山峰,感叹大自然拥有鬼斧神工、匠心独运的魔力,在群山峻岭的狭逢中硬开出一条道路,给人类留下如此壮观的自然奇景。</p> <p class="ql-block">  对岸河谷地带,悬崖之下居然有一座酒店,山溪水的易涨易落,加之泥石流如洪水冲下来,危机四伏,几个老外带着孩子在溪水中游泳,真是不以为然。</p> <p class="ql-block">  世界上最大、最美的沙漠——撒哈拉沙漠,它位于非洲北部,面积932万平方千米,它形成约250万年前,气侯条件非常恶劣,是地球上最不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之一,靠近阿尔及利亚的附近梅尔祖卡的地方,途中都是戈壁沙漠,这里的沙漠公路两边也有防流沙设施,和中国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无人区)一样,也是用草一半压在沙子里,以阻止流沙滚动掩埋路面。</p> <p class="ql-block">  下了大巴我们还需要换乘四驱越野车才能进入真正的沙漠,今晚我们住的酒店是沙漠特色帐篷⛺,含独立的卫浴,很干净</p> <p class="ql-block">  终于抵达了我们的沙漠酒店——帐篷酒店,一进酒店院子服务生就端来清凉的薄荷茶,让我们坐下边喝茶边等待办理住宿登记手续,拿到房卡先回房间放下行李,趁去沙漠前的时间在酒店院子里转转,并由牵骆驼的柏柏尔族人教我们怎么用头巾包成阿拉伯王子,还真得有点像阿拉伯人模样,没一会儿骆驼队已经在酒店院子外面集结,等待着我们的出发——骑骆驼🐫,邂逅美丽的沙漠日落。</p> <p class="ql-block">  来到撒哈拉,自然就想到三毛和她的《撒哈拉的故事》,以及她书中所言:“我来了,我走了,我笑了,我哭了,我没有逃避,也没有徘徊,我是自由的行走在这个世界之中”,上世纪八十年代“三毛热”曾经风靡全球,三毛笔下的撒哈拉沙漠曾经是那样遥不可及,暮色又为群山披上紫纱,这场光与影的永恒之舞,造就了撒哈拉最震撼人心的沙漠奇观。</p> <p class="ql-block">  撒哈拉骑骆驼追落日,看👀夕阳把沙丘染成粉金色,出发啦!每组驼队都是由四~五匹骆驼为一组,由一位柏柏尔人向导牵着,牵骆驼人走在沙丘上,这里还是浅沙丘,比我国新疆的原始沙漠《库木塔格沙漠》软沙丘要好走多了,大沙漠独有苍凉氛围来了!</p> <p class="ql-block">  撒哈拉沙漠是独一无二的、以形态各异的沙丘闻名,更因它会随着自然光线的变化显现出金色、粉色等不同的美丽色译而吸引众多的游人,日出和日落会呈现不同的景致,成为摩洛哥🇲🇦独特的大漠风光,更成为无数人梦中的撒哈拉!</p> <p class="ql-block">  漫步撒哈拉,感受沙粒的细腻温柔,那是大自然在耳边的低语,诉说着这片土地的故事,静静地坐在沙漠里不需言语,耳边的风在低语,天边的日落在向你慢慢挥手道别,无边无际的撒哈拉展开他热情的双臂拥抱每一个远道而来的游子。</p> <p class="ql-block">  三毛她和荷西在这样的环境下,是怎么度过了三年的时光,每天做着什么,想着什么, “每想你一次,天上掉落一粒沙,最后形成了撒哈拉”,曾经的她是有多寂寞和伤感才会写出这样的句子,她对荷西的执念到底有多重?不得而知……世界上没有第二个撒哈拉了,也只有对它爱的人,它才会对你呈现出美丽和温柔吧,再见啦,撒哈拉!</p><p class="ql-block"> 摩洛哥🇲🇦(上集)</p>

摩洛哥

马拉喀什

清真寺

撒哈拉

沙漠

花园

撒哈拉沙漠

酒店

北非

马赛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