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长沙,一座红红火火的红色之城,红红的辣椒、枫叶,红红的小龙虾、火宫殿,红红的霓虹夜色风情。。。这座历史悠久且充满现代气息的省城、古称潭州、别名星城,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经三千年城名、城址不变,存有马王堆汉墓、四羊方尊、三国吴简、岳麓书院、铜官窑等历史遗迹和文化瑰宝;还有承载着深厚历史文化的景观,岳麓山、橘子洲和天心阁;还有那几条历史老街,映射这个城市的历史和最接地气的烟火。开心走城,快快走起。</p> <p class="ql-block"> 长沙高铁、空港川流不息交通便捷,进城有磁悬浮、地铁十分畅快。城中人群最密集的区域莫过于“五一广场”地铁站一带,南至黄兴广场、天心阁,北至中山亭、潮宗街,东侧是国金中心、西侧是坡子街、太平老街,都是超级人气打卡地,如何规划打卡路线就要依照个人的时间、脚力、喜好、节奏去打造吧。</p> <p class="ql-block"> 【太平老街】一如既往的人山人海、似乎永远都有逛不完的游人。它是长沙古城核心地带保留原有街巷格局最完整的一条街,是“古老长沙”的一个缩影,保留了贾谊故居、明代王府西牌楼旧址、辛亥革命共进会旧址、四正社旧址等文物古迹和近代历史遗迹,也给乾益升粮栈、利生盐号、洞庭春茶馆、宜春园茶楼等历史悠久的老字号注入生机和商机。其中“贾谊故居”始建于西汉、长沙王太傅贾谊的府邸,是长沙“屈贾之乡”的标志性文化遗产,中国最早的名人故居之一!标志性古建筑符号所带来的视觉感受之外,汹涌的人潮令人很难领略那所谓“历史的韵味”,满街的商业气息和时代感却十分浓烈,“吃吃吃”成了主旋律。</p> <p class="ql-block"> 太平街区南侧就是盛名的【坡子街】是一条名副其实的千年老街,同时也是湖湘文化的代表、引领时代潮流的标志性商业文化街。街中著名的“火宫殿”,始建于明代、而被抗战时期的那场“文夕大火”焚毁殆尽,后部分重修,如今是集传统民俗文化、火庙文化、饮食文化于一体的代表性的餐饮休闲场所。坡子街一路向东便连贯到【黄兴路步行街】,个人见解它如同上海南京路,北京王府井,广州北京路的存在。。。位于坡子街西南侧的海信广场、湘江中路与人民西路交汇处就是“文和友”,近年来曾经火爆一时的网红餐饮店,通过独特的空间设计,营造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长沙的氛围,将具有时代感的市井生活重现,别具特色。</p> <p class="ql-block"> 从“文和友”沿江畔南行约5、6百米便是【杜甫江阁】,缘于诗圣杜甫晚年两度驻足长沙,曾寄居江阁,在长沙留下诗作五十余首。遗迹早不存矣,2002年于原址兴建杜甫江阁。这一带也是【湘江风光带】、沿着湘江中路、江畔一侧修建的休闲长廊,南北走向,西眺橘子洲,长廊配以形式各异的小广场、景观小品、雕塑,组合种植了多品种乔木和灌木,是游人观光小憩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 继续南行可以前往书院路,这里有著名的【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旧址】,第6批“国保单位”,毛泽东、何叔衡、蔡和森等曾在该校就读,赋予其红色文化底蕴。整个校园走廊迂回,连结一个个美丽的庭院,庄重典雅,古朴舒适,宁静别致,是一所集东方文化内涵与西方建筑风格于一体的建筑群落。从这里折往东北方向可前往“天心阁”,沿白沙路途径【白沙古井】自古以来为江南名泉之一,长沙第一泉,据称毛主席在诗词中的:“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长沙水”指的就是白沙井之水。古井依就在,有不少民众在这里有秩序地排队取水,这里也是一处街边公园,和公园相邻的是“贺龙体育场”。</p> <p class="ql-block"> 古井北侧4、5百米就来到【天心阁】西门入口。天心阁是古城的一座城楼,原名“天星阁”,按星宿分野,“天星阁”正对应天上“长沙星”而得名,这里曾是古人观测星象、祭祀天神之所,始建于明末,清乾隆年间重修、也毁于“文夕大火”,如今建筑为1983年重建。景区西侧与之相邻的是【都正街历史文化街区】,也曾是古长沙最繁华热闹的一条街巷,如今的文创美食街,与高正街和县正街连为一体,没有太平街和坡子街那么的人潮汹涌,有几处网红店、主要仍是居民生活区,有着自己独特的烟火气息和风土人情。</p> <p class="ql-block"> 出都正街、往西北方向跨过人民西路就是【白果园旅游休闲街区】,里面错落着民国时期的民居建筑、是民国公馆集中之处,“程潜公馆”也位于此巷。紧邻白果园的“丰盈西里”、苏家巷,是近年来打造的小众宝藏街巷,巧妙融合古老文化底蕴与现代新潮创意,有网红墙、古风街景、创意特色小店等成为逛街打卡的热门选择。出白果园西侧就回到了黄兴路步行街,完成了五一广场以南的一个小小的走城闭环。</p> <p class="ql-block"> 走出老城跨过湘江奔赴【岳麓山】,南岳七十二峰之一、海拔300米,因南接衡山为其尾峰,是南岳之足,故得名岳麓。这里应当是所有来长沙游人的必游之地,“不到岳麓山不算到过长沙”这是我说的。从南门进入景区,可就近游览岳麓山景区的核心景点--爱晚亭、岳麓书院、麓山寺。</p> <p class="ql-block"> 【爱晚亭】第7批“国保单位”、原名红叶亭,始建于清乾隆年间,与陶然亭、湖心亭、醉翁亭并称中国四大名亭,后名“爱晚亭”来源于杜牧的七言绝句《山行》中的“停车坐爱枫林晚”,亭上红底鎏金“爱晚亭”为毛泽东主席所书手迹而制,亭内碑上刻有毛主席手书《沁园春·长沙》诗句。爱晚亭旁就是赫赫闻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岳麓书院】,第3批“国保单位”,世界上最古老的学府之一,其古代传统的书院建筑至今被完整保存,每一组院落、每一块石碑、每一枚砖瓦、每一支风荷,都闪烁着时光淬炼的人文精神。爱晚亭不远处的【麓山寺】,创建于西晋,是佛教入湘最早的遗迹,距佛教传入中国仅200年左右,它不仅是湖南第一所佛教寺庙,也是我国早期佛寺之一。山门牌楼额书“古麓山寺”,阁前有古罗汉松二株,传为六朝所植又名六朝松,成为麓山寺悠久历史的活见证。咫尺之间就有这几处各具风采、别具一格、独树一帜的重量级古迹景观,令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 山下湘江之中是另一处热门打卡地【橘子洲景区】,橘子洲是湘江中最大的名洲,被誉为“中国第一洲”,由南至北,横贯江心,西望岳麓山,东临长沙城。1925年青年毛泽东从广州回到湖南领导农民运动,寒秋时节,重游橘子洲,写下了《沁园春·长沙》,“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让橘子洲火出了圈,从而声名大振。最令人神往的是位于景区南端的巨型青年毛泽东艺术雕塑,此外主要景点还有洲头广场、问天台、望江亭及雕塑广场、民俗园等主题景区。景区也是大型市民公园,地铁可便捷到达,整个景区很大,游客多会选择乘坐观光车环行,到了停靠站下车走走逛逛看看拍拍悠闲游园,寻芳踏青、信步听风,看花红柳绿,望湘江北去,真是极好的!</p> <p class="ql-block"> 再回到城里,看看“城北”又有些怎样的风景。【湖南博物院】知道的人可能不多,但“马王堆”的名声应该更多的被人们所知晓,70年代初被称为二十世纪中国乃至世界的重大考古发现之一的【马王堆汉墓】发掘,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现址位于东风路的省博,也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常设有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和三湘历史文化陈列两个基本馆,以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商周青铜器、楚文物、历代陶瓷、书画和近现代文物等最具特色。</p> <p class="ql-block"> “五一大道”北侧名气最大的当属【潮宗老街】,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原为长沙水运码头要道,是出潮宗门达湘江河运码头的必经之道,现存麻石街道为清代遗存、长沙仅存的3条麻石街之一。明清潮宗街是长沙县署和临湘驿站所在地,行人来往,车水马龙,因而旅馆业也特别发达;潮宗街又是人文荟萃之区,清末军机大臣宅第“瞿相府”、1914年湘雅医学专门学校在这里创办,其校舍曾为青年毛泽东创办的文化书社旧址;此外还有韩国革命者金九活动旧址,真耶稣教会教堂等。如今与这一带的梓园巷、九如里、群胜里、连升街等构成了老长沙历史文化街区。街区东南、黄兴中路与中山路交汇处是【中山亭】,“省保文物”,此建筑原名先锋厅,建于清中末期,1930年修筑中山路时,为纪念中山先生将此建筑正式命名中山纪念亭。</p> <p class="ql-block"> 潮宗街区北面就是幽静的【西园北里】,缘于唐宰相裴休在此修建西楼而得名,是长沙六大公馆群聚集区之一,一条悠长而逼仄的小巷串起七处不可移动文物,还有当代著名金石书法家李立、革命先辈帅孟奇故居等11处历史民居,有着浓浓的历史氛围感的小巷打理得十分雅致而宁静。</p> <p class="ql-block"> 千年长沙,楚韵湘风绘成历史长卷,烟火街巷绽放人间繁华,漫步在街头巷尾,不经意间便能邂逅岁月留下的深刻印记,静默无声中或许你脚下的那一块砖石,曾见证过战火纷飞,或经历过昌盛繁华;路过的那一条小巷,或许回荡过文人墨客的吟唱、流传着寻常百姓的家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