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5月14日下午,游大理古城。</p> <p class="ql-block">大理古城</p><p class="ql-block"> 历史渊源:历史可追溯到唐代天宝年间,现在的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是古代南诏国和大理国的都城,在唐、宋年间是云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p><p class="ql-block"> 建筑布局:占地面积3平方千米,保持着明、清以来的棋盘式方格网结构,有九街十八巷。古城东西宽约1000余米,南北长约2000余米,建有四座城门楼和四座角楼,城墙四面设有四道城门,即东门洱海门、南门双鹤门、西门苍山门、北门三塔门,城外有护城河。 </p><p class="ql-block"> 主要景点:有古城墙、洋人街、崇圣寺三塔等。此外,文献楼是其标志性建筑;复兴路是南北向主干道,沿途有众多历史古迹;大理市博物馆原为云南提督衙门,馆内藏品丰富。</p> <p class="ql-block">5月16日上午游览崇圣寺三塔。</p> <p class="ql-block">崇圣寺三塔</p> <p class="ql-block">崇圣寺三塔</p><p class="ql-block"> 崇圣寺三塔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古城西北部,是中国西南地区保存最古老的建筑之一。</p><p class="ql-block">历史渊源</p><p class="ql-block"> 崇圣寺始建于唐开元年间,主塔千寻塔始建于唐代南诏国时期,南、北二塔修建于大塔之后,约建于宋徽宗时。经历代扩建,到宋代大理国时期达到鼎盛,大理国9位国王曾在此“逊位为僧”。清咸丰年间,崇圣寺在战乱中被毁,只有三塔完好无恙。1961年,崇圣寺三塔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建筑特色 </p><p class="ql-block"> 千寻塔:是崇圣寺三塔正中间的主塔,高度为69.13米,共16级,塔心内有木梯盘旋而上。塔身呈纺锤型,线条圆润,属典型的唐代建筑风格。平面方形,塔身宽9.85米,两层台基,上层边长为21米,高2米,用砖砌成须弥座状;下层台基边长33.5米,前高后低,平均高约1米。 </p><p class="ql-block"> 南北小塔:外观轮廓为锥形,是典型的宋代建筑风格,两座小塔相距97米,高度都是42.19米,是一对十级八角形密檐式砖塔。 </p><p class="ql-block"> 历史价值:崇圣寺三塔是南诏、大理国时期佛教文化盛极一时的历史见证,也是古代大理各族人民精湛建筑艺术的集中体现,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对于研究古代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p><p class="ql-block"> 旅游价值:崇圣寺三塔文化旅游区是集苍洱观光、文物古迹、佛教文化、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是大理的标志和象征,每年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游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