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课程来源</p><p class="ql-block">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大自然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这是一个充满生命力与希望的季节,也是幼儿亲近自然、感知世界的绝佳契机。为充分利用这一季节资源,引导幼儿深入探索春天的奥秘,感受传统文化魅力,我园在四月份开展了“春天的秘密”主题活动,旨在让幼儿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获得全面发展。</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二、课程实施步骤</p><p class="ql-block">(一)春天的传统习俗</p><p class="ql-block"> 在本次活动中,教师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讲述、图片展示,向幼儿介绍了清明节、寒食节的起源与习俗。随后,组织幼儿开展手工制作彩虹活动,让幼儿在动手操作中体验传统文化。</p> <p class="ql-block"> 该活动有助于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在故事倾听与交流环节,幼儿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得到锻炼;手工制作过程则激发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p> <p class="ql-block">(二)春天的使者</p><p class="ql-block"> 幼儿在教师带领下走进校园菜园和花园,开展探春活动。在菜园里,孩子们好奇地观察着破土而出的蔬菜嫩芽、枝头绽放的花朵。用稚嫩的小手轻轻触摸叶片和花朵,感受着花瓣的柔软质地和叶片的独特纹理。甚至在老师的鼓励下尝试了蚯蚓的柔软触感。</p> <p class="ql-block"> 该活动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专注力以及对自然现象的探究兴趣,激发幼儿主动发现和提出问题。在集体探索过程中,增强了幼儿合作交流意识。</p> <p class="ql-block">(三)春天的变化</p><p class="ql-block"> 科学活动聚焦于观察蝴蝶的生长变化。教师带领幼儿通过观看视频、图片等方式,了解蝴蝶的形状、颜色及生命周期,并引导幼儿将观察结果记录制成图表。</p> <p class="ql-block"> 这一活动契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对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要求。幼儿在观察、记录和分析过程中,提升了探究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观察力。同时,培养了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p><p class="ql-block">教师反思:</p><p class="ql-block"> 在观察过程中,可提供更多元化的观察工具,帮助幼儿更细致地观察,还可鼓励幼儿用语言分享观察发现,促进语言与科学领域的融合。</p> <p class="ql-block">(四)春天的手工坊</p><p class="ql-block"> “春天的手工坊”活动中,幼儿积极参与彩纸制作花朵、风筝等手工活动,并将作品用于装饰教室。</p> <p class="ql-block"> 通过手工创作,幼儿的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和艺术表现力得到充分发展。幼儿在选择颜色、设计造型过程中,展现出独特的艺术思维。</p><p class="ql-block">教师反思:</p><p class="ql-block"> 在手工材料的准备上,可更加丰富多样,如加入自然材料,让幼儿更好地感受春天元素,同时在活动中,应给予幼儿更多自主创作空间,尊重幼儿的个性化表达。</p> <p class="ql-block">三、课程总结</p><p class="ql-block"> 本次“春天的秘密”主题活动,以春天为线索,将语言、科学、艺术等多个领域有机融合,为幼儿打造了一个充满趣味与探索的学习环境。通过一系列活动,幼儿不仅了解了春天的传统习俗,探索了春天的科学奥秘,还在艺术创作中展现自我,在多方面实现了成长与发展。教师也在活动实施过程中,进一步加深了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理解与应用,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未来,幼儿园将继续挖掘季节与生活中的教育资源,开展更多优质主题活动,助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p> <p class="ql-block">编辑:王春霞</p><p class="ql-block">一审:戴志新</p><p class="ql-block">二审:任智研</p><p class="ql-block">三审:陈广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