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 择

陌上花开

<p class="ql-block">2021年9月的一天,突然接到上级通知的我,心情也突然烦躁焦虑起来——不觉间,全市中小学心理剧展演又开始了。</p> <p class="ql-block">不可否认,在当前的中等教育学段开展课余活动是十分困难的,原因之一是应对升学压力已经耗尽在校师生的时间精力。而第二个原因则是一些有形式主义之嫌的非教学任务早让一线教师和学生家长身心疲惫,于是来自各方的抵触情绪便让工作开展变得阻力重重。</p> <p class="ql-block">指派参演班级依旧极不顺利。或是“年老力衰,疾病缠身”,或是“经验不足,难堪大任”,在接二连三被班主任们以各种理由婉拒后,还是于桂霞副校长亲自出面才解决了工作协调问题。</p> <p class="ql-block">午休时,杨莹老师来到德育处,说参演学生已经确定。待于副校长和我匆匆赶到排练场地,心顿时又凉了半截。看着眼前刚离开小学的稚气未脱的面孔,想着外出看病的心理辅导教师和只有一周的排练时间,愈加沉重的心情便如石头般堵在胸口。</p> <p class="ql-block">为了挤出更多训练时间,剧本是在原有基础上花费一天一夜赶工修改完成的。周二彩排正式开始后,一个明显高于其他演员的“成熟”女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尤其是换上职业装后,她的形象气质简直比老师还像老师。问过杨莹老师后,我便记下了“李嘉欣”这名字。</p> <p class="ql-block">剖析剧本、舞台走位、分角色试演、人物细节表现……讲得越多,学生们也忘得越多。直到周四时,最让人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因不久后就是新学期第一次大型联考,于是便有学生以“耽误学习”为理由申请退出排练。看着杨莹老师嘴边隆起的水疱,听着那有些沙哑的声音,当过几年班主任的我太了解那种急火攻心的感受了。</p> <p class="ql-block">规范管理入学新生本就劳心费神,腾出手来兼顾校园心理剧排练更是难上加难。而把班里表现最好的孩子全派出来演戏,又注定会影响个人和班级总成绩。其实在集训开始前,杨莹老师便已尽最大所能协调安排。但无论怎样用课余时间进行弥补,也抵消不了把学生小半天小半天封闭起来进行集训所带来的负面影响。</p> <p class="ql-block">面对来自上级单位、学生以及学生家长的多重压力,杨莹老师选择迎难而上。在谨小慎微、绝不能影响家校关系的大前提下,经杨老师多次耐心动员,角色空缺终于被全部补齐。</p> <p class="ql-block">周五中午,李嘉欣同学又突然找到我,委婉地询问“能不能把台词再删减一些”。短暂犹豫后,我把真真假假的理由混在一起、煞有介事地对她说:</p> <p class="ql-block">“很难改的,牵一发而动全身。台词对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改一个字都会影响主题表达。我看你聪明伶俐,一定可以克服这个困难。”</p> <p class="ql-block">听到如此说法,李嘉欣同学似乎受到很大触动。于是也斩钉截铁地说:</p> <p class="ql-block">“老师放心,我一定圆满完成演出任务。”</p> <p class="ql-block">晚上回到家,依旧是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恍惚间,又倏地想起白天谈话时那不谙世事的清澈眼神。客观来看,李嘉欣同学的台词确实是较多的一个。再加上“教师”角色影响,她的台词又多是不便记忆的“教化引导”。一字不差地流利背诵已实属不易,配合动作神态丰富人物表现更是难上加难。想着十一二岁的孩子既要克服小升初的种种不适,又要尽力协调演出与应考间的矛盾冲突,于是也良不心安地再次起身,连夜删改了剧本。</p> <p class="ql-block">经过周六、周日最后两天的突击集训,校园心理剧最终顺利完成演出。因要继续参加省级评选,学校又没有专业录制团队。于桂霞副校长便对我说:</p> <p class="ql-block">“你睡眠一直不太好。没有私家车,外出联络也多有不便,后期制作的事还是我去办吧。”</p> <p class="ql-block">待上报工作彻底结束,我才得知于副校长那晚在工作室一直忙到凌晨一点多。</p> <p class="ql-block">不久后,新学期第一次大型联考也结束了,让人惊喜的是参与心理剧演出的几个学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里面最让人意外的还是李嘉欣同学——无论是班级还是年部,她都是出类拔萃的。直到那时,我才蓦然发现:</p> <p class="ql-block">对于杨莹老师和她的优秀学生来说,参演校园心理剧这所谓的沉重的包袱,其实也是一块让人又恨又爱的试金石。</p> <p class="ql-block">时光如流水匆匆。转眼间,那个忙碌的九月已过去四年半了。如今,参演心理剧的学生们早已升入高中,杨莹老师也迎来了新一届七年级新生。而变化最大的,还是李嘉欣同学。</p> <p class="ql-block">“嘉欣同学刚入学时十分内向腼腆。三年间,她从沉默寡言的普通学生成长为积极参与班级管理的学生干部,这进步让人无比欣慰。当然,我最喜欢的还是她的随和稳重、待人真诚——班里无论是成绩优秀的、还是调皮好动的,都很喜爱嘉欣同学,这种情况在我二十来年的教书生涯中还是极少见的。”</p> <p class="ql-block">身为相处三年的班主任,杨莹老师满心自豪地说到。</p> <p class="ql-block">“这孩子确实挺优秀的。不但成绩名列前茅,参加活动也十分积极。巡检课堂时,无论是带领同学开展合作学习,还是在班主任离开时维持自习纪律,她都从容自信、有章有法……”</p> <p class="ql-block">于桂霞副校长曾不只一次当着我的面夸奖李嘉欣同学。而除去那些与生俱来的长处,后天努力无疑也是她取得成功的关键。</p> <p class="ql-block">班级工作也好、参加各类校园活动也罢,面对摆在眼前的种种“麻烦”,李嘉欣同学的选择从来都是勇敢面对,尽最大所能把事情做好。在此过程中,她的心理承受力与多线程处理突发状况的协调力也得到被动提高。这种后天优势,是唯有不断经受历练才能获得的。</p> <p class="ql-block">不久前,学校决定再次使用公众号定期发布推荐文章。因要征求本人意见,我和李嘉欣同学取得了联系。得知她高中生活一切顺利的消息,我倍感欣慰。唯一的遗憾,是怕耽误她学习没能把自己和学校的近况也说明一下。</p> <p class="ql-block">在李嘉欣同学毕业后的一年里,德育处组织开展各类艺术活动的阻力已经大大减小,原因之一是学校在宏观层面重新出台了“评优选模”考评激励机制。当“多劳多得”不再停留于纸面,当教师的辛劳付出与实际困难都能得到赞赏与理解,团队成员的归属感与集体向心力便会自发形成。而打破“九年级毕业生只专注学业,从不参加文体活动”的老旧传统,以及将“择优选拔”作为开展艺体活动准则的巨大改变,则得益于领导团队与一线教师的责任担当与理念转变。</p> <p class="ql-block">思政大课堂、拔河比赛、校园艺术节、一二九长跑、迎新书画手工展、劳动技能大赛、毕业生篮球联赛、校外劳动实践……想着学生们在活动中得到锻炼、不断进步,看着离开课堂的一张张热情洋溢的笑脸,曾经的感悟也在一瞬间得到升华:</p> <p class="ql-block">如果从“五育并举”到“五育融合”的转变,既是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历史必然,也是解决基层单位面临的“课程拥挤”问题的迫切需求,那么在面对学校发展和师生个体成长之路上的重重阻力时——百折不挠、迎难而上,理应是我们的共同选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