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5月我们开启三晋大地之晋北游,这次我们先后踏足忻州、定襄、五台、代县、应县、浑源、大同、隰县、交城、吉县等县市。领略了晋北大地的人文风光,欣赏了众多的稀世文物珍品,深深震撼了心灵,留下了难忘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第一站:忻州!</p> <p class="ql-block">忻州市,古称“秀容”,简称“忻”,别称“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山西省下辖地级市,位于山西省中北部,北隔长城揽云朔,南界石岭通太原,西带黄河望陕蒙,东临太行连京冀。</p> <p class="ql-block">忻州市在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首次荣登山西旅游榜首,接待量排名前五的景区分别是忻州古城、大同古城、平遥古城、运城关公故里文化旅游景区、晋祠天龙山景区。</p> <p class="ql-block">忻州古城是必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忻州古城,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兴寺街。2017年,忻州市委、市政府启动古城保护改造项目。此后,忻州古城持续推动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形成了集忻州14个县(市、区)特色风物、地域文化及典型院落于一体的特色商业街区。</p> <p class="ql-block">忻州城始建于东汉建安二十年(215年),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忻州古城是按照中华民族传统规划思想和建筑风格建设起来的城市,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特色,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坚强毅力的结晶。经过历代修缮,忻州古城建筑规范,规制完整。古城东西南北,四门齐备。 四面城墙,四座城门,各有瓮城,瓮城各有门,形成“四面城墙八座门”的格局。城墙高大雄伟, 44座马面拱卫,城墙上的城门楼二层三檐,歇山顶式门楼多、雄伟。砖、土、瓦、木、石的组合应用,完成与完善了作为军事设施的城墙。</p> <p class="ql-block">2021年,忻州古城被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认定为“省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2022年,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古城文旅休闲生活街区入选首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p> <p class="ql-block">忻州古城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始建于东汉建安二十年(215年),距今已有近1800年的历史,是中俄万里茶路上的历史文化名城,素有“晋北锁钥”之称,又因文风昌盛而有“文 集九原、雅出秀容”之誉,是晋北政治、文化中心和商品集散重镇。</p> <p class="ql-block">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同治七年(1868年)先后两次重修,乾隆年间系小修小补,同治年间则是大修,耗时两年,共用白银六万余两,城墙之上增修垛口,重建了门楼,并建堙门。</p> <p class="ql-block">北门为“拱辰门”。城楼总高28米,宽7间,深4间,四周围廊重檐三滴水,歇山式屋顶,檐下高悬“晋北锁钥”门匾。楼内无柱,梁架结构简洁,连接严实,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整个城楼红柱蓝瓦,富丽堂皇,甚为壮观,具有较高的文物保护价值。</p> <p class="ql-block">忻州古城视频一!</p> <p class="ql-block">忻州古城夜色美!</p> <p class="ql-block">古城街景!</p> <p class="ql-block">有点穿越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夜幕下的古城楼!</p> <p class="ql-block">旅游意味浓!</p> <p class="ql-block">远眺古城!</p> <p class="ql-block">忻州古城视频二!</p> <p class="ql-block">中国年,在忻州!</p> <p class="ql-block">泰山庙:始建于初唐,现存建筑经宋、明、清历代的扩建和重修。作为道家场所泰山庙曾经远近闻名。民国以来成为忻州最大的钱市,各种交易和贸易在这里兴旺发达。</p> <p class="ql-block">忻州美食,眼花缭乱!</p> <p class="ql-block">休闲、品茶、搓麻好场所!</p> <p class="ql-block">寺院一角!</p> <p class="ql-block">古城夜晚美!</p> <p class="ql-block">第二站:定襄名人故居!</p> <p class="ql-block">红色革命教育基地——薄一波故居!</p> <p class="ql-block">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薄一波的故居坐落在定襄县蒋村。薄一波故居建于清朝末年,占地 283平方米,属北方四合院落。据本村老人讲大约是薄老祖父修建。解放后部分房子倒塌,村里又仿照原样进行翻修。</p> <p class="ql-block">薄老原名薄书存,1908年2月6日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农家,薄老的父亲薄昌福是一个以种庄稼和操纸为业的农民,母亲胡秀清是个农村妇女,他姐弟三人,排行老小;1925年17岁时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事革命活动;1929年春为了便于秘密活动改名为薄一波,之后,就很少回家,解放后仅回来过两次;2007年1月15日薄老在京逝世,享年99岁。</p> <p class="ql-block">院门楼上四个砖刻大字“和气清风”“和气”寓意睦邻友好,和为贵,“清风”则寓意做人不谋私利,为官两袖清风!</p> <p class="ql-block">1996年薄老将此院无私地捐献给国家。由定襄县人民政府文物旅游管理中心管理。1997年文物旅游管理中心又对院中部分房屋进行了维修并派专人看护。2007年4月,定襄县人民政府公布薄一波故居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同年6月,忻州市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参观故居,感受颇多!不能赘述!</p> <p class="ql-block">接下来是阎家大院,又称阎府、阎锡山故居、阎锡山旧居,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定襄县河边镇河边村中心,是民国时期一度出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阎锡山的一座庄园。阎家大院始建于民国二年(1913年),总占地面积33万平方米,是薄家的近1200倍!</p> <p class="ql-block">阎家大院由20多处大小院落、近千间房屋(现存27座院落,700余间房屋)组成。全部建筑几十个院落里的建筑各不相同,既有传统形式也有西方形式的引入,多为中西合璧的建筑形式。</p> <p class="ql-block">阎家大院不仅是阎锡山在政治仕途上升降浮沉的历史遗迹,也是研究阎氏家族繁衍兴衰的建筑实体。而这个建筑实体又以鲜明的民间民俗色彩和中西结合的建筑艺术风格,显示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p> <p class="ql-block">2013年3月5日,阎家大院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民国二年(1913年),阎家大院开始修建。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底,侵华日军曾在阎家大院驻扎,七星楼遭到了严重破坏。</p> <p class="ql-block">“文化大革命”期间,阎府家训石刻被人用白灰抹盖,上书毛主席语录,得以躲过了“横扫”之厄运。阎家人,高智商!</p> <p class="ql-block">1988年春,由相关单位拨款,对阎家大院进行恢复性维修后,添置实物、分列展室,成为民俗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照壁上题字为曾任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常委李一氓所题!</p> <p class="ql-block">阎锡山故居中的“行得通”是一处兼具实用功能与象征意义的独特建筑构造,主要体现为地下通道和石洞走廊,其设计融合了军事防御、风水寓意和哲学思想。</p> <p class="ql-block">行得通”是连接故居内多个院落的地下通道网络,全长约10公里,贯通东花园二院、都督府、二老太爷府、上将军府等主要建筑群。地道内设有警卫室、电台室、作战室等军事设施,是民国时期最大的私家军事地道,用于紧急避难和战略转移。走走这个通道意味着“路路通、事事通、万事亨通”!</p> <p class="ql-block">故居影壁上是孙文所题!</p> <p class="ql-block">1984年,在山西省忻州地区定襄县发现了孙中山先生“博爱”手书真迹,当时,在全国尚属首次。</p> <p class="ql-block">屋脊砖雕!</p> <p class="ql-block">彰显富贵人家!</p> <p class="ql-block">得一楼在东花园的南侧,此楼是因阎锡山民国四年(1915年)获得袁世凯赐封“一等侯爵”而得名。民国十八年(1929年)10月14日,时遭阎锡山软禁、曾与其共同策划中原大战的冯玉祥到阎府(今阎家大院),在得一楼拜会阎锡山父亲阎书堂。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11月9日,蒋介石、宋美龄夫妇到阎府,曾登此楼赏景,阎锡山在院内都督府东厅设午宴款待。这个院落的建筑均有地下通道与东花园贯通。</p> <p class="ql-block">大院一角!</p> <p class="ql-block">都督府属于故居内的早期建筑,为一进两院式,平面采用中国传统建筑的庭院布置方式,呈长方形,有强烈的轴线感,左右对称、规整严谨,东西向较深。东厅五间供奉有祖宗牌位,其余房间均用于住人。从规模上看,它比当地富裕人家的宅院大、有气派,特别是在建筑风格上采用了西方的建筑造型。</p> <p class="ql-block">俯视部分大院!</p> <p class="ql-block">尽显山西独有的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消防箱真扫兴呀!</p> <p class="ql-block">深院高墙!</p> <p class="ql-block">屋脊文化!</p> <p class="ql-block">东花园三院!</p> <p class="ql-block">大院拱形门!</p> <p class="ql-block">阎百川题写!</p> <p class="ql-block">“谋事力成”是阎锡山故居内的一处照壁题词,代表其行事风格,意为“认准目标后全力达成”,既是自我警示,也是家族训诫。据记载,阎锡山以此四字为成功秘诀,强调执行力与坚持,至今仍被传颂!</p> <p class="ql-block">阎家大院,不仅是研究阎锡山本人在政治仕途升降沉浮的历史遗迹,同时也是山西近代建筑的重要实例,尤其是故居内的都督府,更以其中西结合的建筑艺术风格具有其独特的文化价值与美学价值,显示了承上启下、中西交融的近代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阎家大院视频!</p> <p class="ql-block">参观阎府安全地道!</p> <p class="ql-block">接着前往山西五台县参观徐向前元帅故居!</p> <p class="ql-block">徐向前故居,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东冶镇永安村中街,占地面积约330平方米,始建于清朝嘉庆、道光年间。</p> <p class="ql-block">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11月8日,徐向前出生在故居,并生活了22年。徐向前故居为青砖通板瓦房。院门是垂花门,大门是礼门,内有3个院落,是一幢典型的晋北四合院建筑。院中有徐向前半身铜像!</p> <p class="ql-block">影壁上镶刻着江泽民的题词“功勋垂青史,楷模昭后人”!</p> <p class="ql-block">门楣上挂着李先念题写的“徐向前故居”匾额。</p> <p class="ql-block">徐向前故居有七个展厅,第一二三展厅展出的是徐向前元帅参加的战争历史资料,第四展厅展出的是徐向前元帅清廉家风图片和文字资料,第五六七展厅展出的是1949年10月1日以后,徐向前元帅的工作历史的图片和文字资料。</p> <p class="ql-block">徐向前故居反映了老一辈革命家生前清廉简朴,为革命事业奋斗终生的精神,为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缅怀徐向前元帅提供了重要的陈列场所,已被列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徐向前元帅纪念馆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东冶镇永安村,占地面积58661平方米,建筑面积4760平方米,主展馆陈展面积3422平方米,故居与纪念馆相距500米!</p> <p class="ql-block">徐向前纪念馆占地面积很大,建筑物巍峨壮观,凝重古朴,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徐向前元帅铜像,高2. 8米,重800千克,铜像目光坚毅,手势有力,展现了徐向前元帅的伟大气质和精神风貌!</p> <p class="ql-block">徐帅评语一,“一生光明正大”!</p> <p class="ql-block">徐帅评语二,“从不为己诉曲”!</p> <p class="ql-block">徐帅原名徐象谦,字子敬,山西五台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p> <p class="ql-block">最想看看这段惊心动魄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2006年5月,徐向前故居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第三站:五台山!忻州市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地处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东北部。占地面积607.43平方千米。由东台望海峰、南台锦绣峰、西台挂月峰、北台叶斗峰、中台翠岩峰组成,有68座寺院,宝塔150余座等。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世界五大佛教圣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我们首先来到殊像寺!</p> <p class="ql-block">殊像寺是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台怀镇新坊村的寺庙,面对梵仙山,风景优雅。该寺创建于元代,于明代弘治年间和万历年间重修!</p> <p class="ql-block">殊像寺,与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罗睺山五大禅处,又为青庙十大寺之一,是一座很有名气的寺院!</p> <p class="ql-block">文殊菩萨被视为智慧的化身,能够帮助求学者、学生或任何追求智慧的人开发智慧和增长,克服困惑和迷惘,获得正确的认识和判断。尤其适合求学和考试的人供奉,能够帮助他们在学业上取得成功!说白话就是主管考试啊!</p> <p class="ql-block">还愿的弟子留言!</p> <p class="ql-block">弟子还愿视频!</p> <p class="ql-block">我们也为孙女求了红丝带,期盼好运!</p> <p class="ql-block">视频为证!</p> <p class="ql-block">立地成佛!</p> <p class="ql-block">职业唱颂家!</p> <p class="ql-block">塔院寺位于五台山台怀镇显通寺南侧,是五台山著名的五大禅处之一。这里原来是显通寺的塔院,明代重修舍利塔后独成一寺,因院内有大白塔,故名塔院寺。 耸入云天的大白塔,是寺内的主要标志。塔全称为释迦牟尼舍利塔,俗称大白塔。塔身拨地而起凌空高耸,在五台山群寺簇拥之下颇为壮观,人们把它做为五台山的标志!我们去时白塔在维修,据说已经有几年了!遗憾!</p> <p class="ql-block">此塔通高七十五点三米,环周八十三点三米。塔基为正方形,塔身状如藻瓶,粗细相间,方圆搭配,造型优美。塔顶盖铜板八块成圆形,按乾、坎、艮、震、巽、离、坤、兑等八卦地位安置!</p> <p class="ql-block">塔顶中装铜顶一枚,高约五米,覆盘二十一米多,饰有垂檐三十六块,长两米多;每块垂檐底端挂风钟三个,连同塔腰风钟在内,全塔共有二百五十二个。风欢铃动,叮铛作响!</p> <p class="ql-block">五爷庙,又称五龙王殿、万佛阁,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台怀镇中心,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曾为塔院寺属庙;清代重建,改为黄庙。是五台山香火最旺的一座寺庙!</p> <p class="ql-block">五爷庙供奉的五爷就是传说中的广济龙王菩萨,是文殊菩萨在台怀本土化、世俗化的产物,寄托着人们祈愿农作物丰收、不发生灾害、家人健康、事事顺遂的美好心愿!</p> <p class="ql-block">香客众多,欲叩头需排队半小时!</p> <p class="ql-block">因为民间传说五爷有求必应,五爷庙是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祈福人数最多香火最旺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文殊殿是五爷庙建筑年代最早的殿宇,初建于明代万历四十四年(1616),结构为三檐四出廊歇山顶,面宽17.2米,进深11.5米,内供同样大小的佛像一万尊,因名万佛阁。上层供地藏王菩萨与闵公父子,并有七千斤重的铜钟一口悬挂;下层供奉明代塑制的文殊、普贤、观音三大世士像,造型生动逼真。</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香客也是非常之多!</p> <p class="ql-block">罗睺寺,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台怀镇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内,是密宗最早的传播中心,为五台山十大黄庙之一和五大禅处之一。罗睺寺创建于唐代,明弘治五年(1492年)重建,清代曾多次重修。</p> <p class="ql-block">五台山十景之一开花现佛!</p> <p class="ql-block">罗喉寺简介!</p> <p class="ql-block">罗睺寺创建于唐代!</p> <p class="ql-block">明成化年间,赵惠王重建善住阁院及罗睺罗殿;明弘治五年(1492年)重建罗睺寺;明万历年间李娘娘再次重建。明万历年间,李彦妃为祈子登基许愿,拨款重修!</p> <p class="ql-block">清代曾多次重修。清康熙年间,罗睺寺由青庙改为黄庙,常住藏族喇嘛。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再次修葺罗睺寺!</p> <p class="ql-block">五台山显通寺(又称显通院)是五台山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寺院之一,始建于东汉永平年间(约公元69年),初名大孚灵鹫寺,与洛阳白马寺并称中国最早佛教寺院。!</p> <p class="ql-block">1982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成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五台山佛教协会驻地!</p> <p class="ql-block">大圆照寺(又称圆照寺)是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山的重要佛教寺庙,位于显通寺钟楼对面,古称普宁寺!</p> <p class="ql-block">原为青庙(汉传佛教),明永乐十二年(1414年)西藏黄教祖师宗喀巴的弟子蒋全曲尔计来此弘扬藏传佛教,清初改为黄庙(藏传佛教),成为五台山黄教传播的重要起点!</p> <p class="ql-block">抚摸佛刻祈求平安!</p> <p class="ql-block">寺院红墙!</p> <p class="ql-block">顺治皇帝的归山词,是一首充满智慧和感悟的诗篇。它不仅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探讨,也是对五台山美丽景色的深情赞美。可惜年纪轻轻辞别人世!</p> <p class="ql-block">五台山核心景区寺院众多,我们只是参观了几个有代表性的景点!这里是大宝寺,坐落于五台山南台以东二十里的插箭岭上,是汉藏佛教文化交融的典型寺院,其山门建筑融合了汉式斗拱与藏域装饰风格!</p> <p class="ql-block">解脱门象征佛教修行中“解脱烦恼”的核心教义!站在解脱门前,可以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心灵得到净化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汉藏佛教文化交融!</p> <p class="ql-block">菩萨顶,是山西省五台山中规模最大的黄教寺院。位于五台山台怀镇显通寺北侧灵鹫峰上,占地45亩,殿堂楼房430多间。据传为文殊菩萨道场,即文殊居住处,故又名真容院、大文殊寺;为五台山五大禅寺之一!</p> <p class="ql-block">菩萨顶是满族语言的叫法,意思是文殊菩萨居住的地方。菩萨顶历史悠久,到了清朝,它实际上成了皇室的寺庙,地位极其尊贵!</p> <p class="ql-block">这里有108级台阶,沿一百零八级石阶登高,按照佛家的说法,就把人间的一百零八种烦恼踩在脚下了。置身牌楼下,手抚门柱,回身四望,远处的山,山上的云,近处的清水河,雄壮多姿的寺庙建筑群,都收入眼中,深感“灵峰胜境”四个字点得妙!</p> <p class="ql-block">菩萨顶大照壁!</p> <p class="ql-block">菩萨顶,是五台山最大的喇嘛寺院,也是国务院确定的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p> <p class="ql-block">五台山景区真的是大!主要寺院我们都去了!请欣赏下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