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化名城——嘉定

致达人

<p class="ql-block">上海嘉定区唐代时,嘉定因练祁河得名,称练祁市。</p><p class="ql-block">南宋嘉定十年(1217年)设县治,依年号命名“嘉定”,县署设于练祁市(今嘉定镇)。</p><p class="ql-block">明正德年间易名州桥市,明万历至清康熙年间复称练祁市,清嘉庆以后,县以厂设治,练祁市别为一厂,时称城区或县城。</p><p class="ql-block">1987年改称嘉定镇,2000年9月,嘉定镇撤镇建街道。</p><p class="ql-block">嘉定孔庙:始建于南宋嘉定年间,是上海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县级孔庙,素有“吴中第一”之称,是教化嘉定的标志。</p><p class="ql-block">秋霞圃:是一座具有独特风格的明代园林,由三座私家园林明代龚氏园、沈氏园、金氏园和邑庙(城隍庙)合并而成,全园面积45.36亩,分为四个景区,布局精致、环境幽雅。</p><p class="ql-block">法华塔:又名金沙塔,是嘉定古城的标志性建筑,始建于南宋开禧年间,塔内有木梯,可拾级而上,全城景色尽收眼底。</p><p class="ql-block">汇龙潭公园:与孔庙一水之隔,为城内又一观光的好去处,潭畔有重楼飞檐魁星阁,山巅树木葱郁之间,四宜亭同孔庙牌坊遥相呼应。</p> <p class="ql-block">秋霞圃位于上海市嘉定区嘉定镇东大街314号。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上海市五大古典园林之一。始建于明弘治十五年(1502年)。现由龚氏园、沈氏园、金氏园和城隍庙合并而成。</p><p class="ql-block">秋霞圃分为桃花潭(原龚氏园)、凝霞阁(原沈氏园)、清镜塘(原金氏园)、邑庙四个景区。秋霞圃全园布局紧凑,以工巧取胜,有亭台楼阁、华池曲径、茂林修竹、低栏板桥、断岸滴泉、假山奇洞,园内有园,景外有景。</p> <p class="ql-block">嘉定博物馆主馆位于上海市嘉定区博乐路215号,东与“秋霞圃”相邻,与“州桥老街”隔街相望。</p> <p class="ql-block">州桥,又叫登龙桥,始建于1245年,单孔石拱桥,南北走向,跨练祁河,石阶桥面南北各13级,1998年重修。</p><p class="ql-block">州桥老街,作为嘉定城区中心,自南宋嘉定十年(1218年)起一直保存下来,在千步之内汇集了宋、元、明、清历代古塔、旧庙、名园而为国内罕见,可谓“嘉定之根”,这里也是人气最旺盛的老街区。同时老街也是连接孔庙、汇龙潭、秋霞圃等名胜古迹的旅游购物通道。</p><p class="ql-block">法华塔:又名金沙塔,是嘉定古城的标志性建筑,始建于南宋开禧年间,塔内有木梯,可拾级而上,全城景色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嘉定孔庙,又称文宣王庙,有“吴中第一”之称,是嘉定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p><p class="ql-block">嘉定孔庙始建于南宋嘉定十二年(1219年),由嘉定首任知县高衍孙创建,称“文宣王庙”。</p><p class="ql-block">宋淳祐九年(1249年)至清末,陆续修缮、增扩、重建达70余次。元代,孔庙初具规模,进至扩充阶段。明代,成化十年(1474年)建尊经阁,正德四年(1509年)重筑土山,命名应奎山,并引水环绕。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大修各殿堂,并疏浚河道汇合于应奎山周围,取名汇龙潭。清代,孔庙规模已定,各殿宇堂室几度重修。</p><p class="ql-block">1962年,嘉定孔庙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清代状元金榜题名</p> <p class="ql-block">清代分为九品官服图案</p> <p class="ql-block">清代文书</p> <p class="ql-block">碑廊</p> <p class="ql-block">汇龙潭于明代万历十六年(1588)所建,自北向南有五条河流汇集而成,应奎山坐落潭中,绿水怀抱,宛如一颗明珠,自古有五龙抢珠之称,汇龙潭因此而得名。园内布局分为南北两大部分。南部是应奎山和汇龙潭组成的自然山水风景。登上应奎山的四宜亭,俯视四周,魁星阁、玉虹桥、碧荷池、打唱台等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欢迎光临</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