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英东:国葬殊荣,赤子丰碑

清亮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2006年10月28日,北京肃穆凝重,霍英东先生与世长辞,亨年84岁。他的灵柩覆盖五星红旗,由专机从北京南停机坪启程返回香港。葬礼当日,香港与澳门降半旗致哀,众多政要名流执绋扶灵,这场承载着深切敬意与崇高礼遇的送别仪式,在民间被称为“国葬”,是国家与人民对霍英东先生的最高褒奖。</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病重期间,霍英东先生在北京协和医院接受治疗,享受国家级医疗待遇。医院迅速抽调十几名资深专家组成专业医疗组,每日一至两次会诊,更会适时邀请北京其他医院的权威专家共同研讨病情,全力以赴守护先生的生命健康,彰显国家对这位爱国企业家的重视与关怀。</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坊间流传,即便穷凶极恶如悍匪张子强,曾绑架李嘉诚长子李泽钜、郭炳湘勒索巨额赎金,却始终不敢对霍英东先生有丝毫觊觎。因为霍英东先生与祖国血脉相连,任何伤害他的行径,都将是对国家尊严的挑战。</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霍英东先生获得的殊荣,是他爱国奉献的勋章,更是国家对赤子的深情回应,其精神永远镌刻在历史长河中。</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一、抗美援朝物资援助:不顾生死,鼎力支援</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的烽火燃起,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面临着西方世界全面而严苛的封锁。战场上,药物、纱布、装备等物资极度匮乏,每一份物资都关乎着志愿军战士的生命安危。彼时的香港,凭借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物资转运的关键枢纽。许多香港商人嗅到“商机”,将货物运往大陆后,却在港口坐地起价,企图大发国难财。然而,霍英东先生却选择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当时从事船运业务的霍英东,毅然决然地投身于物资运输的危险行列。他完全摒弃了利润的考量,一心只关注大陆的实际需求,竭尽全力提供质优价廉的物资。在众多稀缺物资中,青霉素对志愿军的救治至关重要。许多唯利是图的商人,为了谋取暴利,在青霉素中掺入大量葡萄糖,严重降低药品疗效。而霍英东先生却不惜花费高价,从黑市购入高纯度青霉素,并以极低的价格运往大陆。这些珍贵的药品,拯救了无数志愿军战士的生命,成为战场上的“救命良药”。</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物资运输的过程充满了艰难险阻,霍英东先生多次遭遇生死考验。在公海上,他的运输船只多次面临被轰炸的危险,有一次甚至险些被炸沉。但面对重重危险,他从未退缩,始终坚定地执行着物资运输任务。除了青霉素,他还冒着生命危险,冲破层层封锁,运输了汽车、橡胶、机械设备、汽油、纺织品等大量战略物资,为志愿军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提供了坚实的保障。霍英东先生的无私奉献和英勇行为,为抗美援朝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物资支持,他当之无愧地成为了抗美援朝胜利背后的无名英雄。</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二、助力香港回归:积极奔走,凝聚人心</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香港回归是中国历史进程中的重大里程碑事件,直接关乎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在这一关键历史时刻,霍英东先生挺身而出,以非凡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为香港回归贡献出了自己全部的力量。</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他不仅在财力和物力上给予慷慨支持,更充分利用自己在香港政商两界的崇高威望和广泛人脉,四处奔走游说。霍英东先生积极向香港的政要名流宣传“一个中国”的理念,耐心地向他们阐释香港回归祖国的重大意义和光明前景,让更多人从内心深处认同回归祖国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和正确道路。他亲自参与到香港回归的各项筹备工作中,凭借丰富的经验和卓越的智慧,为筹备工作出谋划策,解决了许多实际困难和问题。</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在香港回归前后,霍英东先生积极推动香港与内地在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他深知,加强两地的联系与合作,是香港回归后保持繁荣稳定的关键。他牵头组织了一系列经贸交流活动,搭建起香港与内地企业沟通合作的桥梁,促进了两地资金、技术和人才的流动。在文化领域,他大力支持香港与内地的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增进了两地人民的相互了解和情感认同。他的努力,为香港平稳过渡和顺利回归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也为香港回归后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三、推动中国体育事业发展:全力投入,助力申奥</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霍英东先生对中国体育事业的贡献,堪称波澜壮阔、影响深远。上世纪70年代,在国际体育格局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他凭借在香港体育界的深厚影响力,积极为中国大陆取代台北在国际奥委会中的位置而奔走呼吁。1974年,霍英东先生携长子霍震霆参加亚足协年会,在会议期间,他不辞辛劳,极力周旋,抓住每一个机会,向各国代表阐述中国重返国际奥委会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四处为中国加入国际奥委会争取支持。此后,霍震霆先生继承父亲的遗志,在各类国际会议上,以香港代表的身份,积极提议中国加入国际奥委会。经过父子俩以及众多有识之士的不懈努力,中国最终成功重返国际奥委会,这一历史性的突破,为中国体育走向世界打开了大门。</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984年,中国重返国际奥委会后首次参加奥运会,霍英东先生携全家人前往美国洛杉矶观战。亲眼目睹中国运动员在赛场上奋力拼搏、为国争光的英姿后,他深受感动。回国后,他毅然宣布捐赠1亿港币成立“霍英东体育基金”,专门用于奖励中国大陆每届奥运会的奖牌得主。按照规定,每位金牌得主将获得一枚重达1公斤的纯金金牌和8万美元的奖励,在当时,这样丰厚的奖励极大地激励了中国运动员的士气,为他们在赛场上奋勇拼搏提供了强大的动力。</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990年,霍英东先生开始全力投身于中国申奥事业。他出资1亿港币在北京修建了当时亚洲最大的游泳馆——英东馆,还修建了北京贵宾楼,以满足接待外宾的需求。为了提高中国申奥的成功率,他充分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和影响力,频繁与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以及众多奥委会委员进行洽谈。他热情地邀请他们来中国参观访问,向他们全方位展示中国的发展成就和举办奥运会的实力与决心。为了表达中国申奥的诚意,霍英东先生甚至承诺个人出资10亿修建奥运主体育馆,并且对奥委会委员们的合理需求都尽可能满足。尽管中国首次申奥以一票之差遗憾失利,但霍英东先生并未气馁,他继续积极奔走,为中国申奥事业不懈努力。2001年,北京再次申办奥运会,在霍英东先生等众多爱国人士的共同努力下,北京终于成功获得奥运会举办权。在后续的奥运会筹备过程中,霍英东先生依然不遗余力地支持,仅北京奥运会的水立方项目,他就一人出资四分之一,捐赠2亿港币。霍英东先生为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投入了大量的心血和资金,让中国体育在世界舞台上逐渐崭露头角,赢得了广泛的尊重和赞誉。</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四、改革开放初期投资内地:率先垂范,带动发展</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内地百废待兴,经济建设急需大量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霍英东先生凭借敏锐的商业眼光和对祖国的深厚情感,率先响应国家号召,毅然回到内地投资,成为最早一批支持内地发展的香港企业家。</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他带头投资建设了白天鹅宾馆、洛溪大桥等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项目。白天鹅宾馆的建成,不仅改善了广州的旅游接待能力,更重要的是,它引入了先进的酒店管理理念和服务模式,为内地培养了一批专业的酒店管理人才,成为内地与外界交流合作的重要窗口。洛溪大桥的建设,则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的交通状况,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这些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为内地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为内地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然而,霍英东先生的投资壮举远不止于此。他力排众议,花费18亿巨资开发广州南沙岛。在当时,南沙岛的开发面临着基础设施薄弱、交通不便、投资回报周期长等诸多困难和挑战,但霍英东先生凭借着对祖国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和长远的战略眼光,坚信南沙岛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经过多年的精心规划和建设,如今的南沙岛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价值已经超过3000亿。令人敬佩的是,霍英东先生却以1元的象征性价格,将南沙的地皮捐给了慈善基金会,用于公益事业。他的这一无私举动,充分体现了他的爱国情怀和高尚品德。</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五、慈善公益贡献:心怀大爱,回馈社会</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霍英东先生的一生,是心怀大爱的一生,他将慈善公益事业视为自己毕生的追求。在体育、医疗、教育等多个领域,他累计捐款高达一百伍十多亿元,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社会责任和无私奉献。</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在体育领域,他设立的霍英东体育基金会,长期致力于鼓励和支持我国在国际赛场上为国争光的运动员。除了给予丰厚的物质奖励,该基金会还积极开展各类体育公益活动,资助青少年体育事业的发展,为培养优秀的体育后备人才提供支持。在医疗领域,霍英东先生捐款建设医院、购置先进的医疗设备、改善医疗设施,帮助无数患者获得了更好的医疗救治机会。他深知,医疗资源的改善对于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至关重要,因此,他不遗余力地支持医疗事业的发展。</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在教育方面,霍英东先生的贡献更是影响深远。他深知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是民族振兴的希望。因此,他长期资助贫困学生,让他们能够重返校园,接受良好的教育。他还出资修建学校、改善教学条件,为学生们提供宽敞明亮的教室、先进的教学设备以及优秀的师资力量。在许多贫困地区,霍英东先生修建的学校成为了当地孩子们追逐梦想的起点,让那些原本可能失学的孩子有了改变自己和家庭命运的机会。</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例如,在一些偏远山区,他投资建设的学校不仅解决了当地孩子上学难的问题,还通过引入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提高了当地的教育质量。他的慈善公益行为,涵盖了社会的各个层面,影响广泛而深远,使无数人受益,展现了他心怀大爱的高尚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尊敬和赞誉。(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25年5月23日</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