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学前教育关乎孩子的未来,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肩负着重要的责任。从安全教育到心理呵护,从科学育儿到家园共育,每一步都需要家长用心践行。</p> 第十三条 <p class="ql-block"> 学前儿童享有生命安全、身心健康、尊重与保护照料,以及依法平等接受学前教育的权利。学前教育应秉持最有利于学前儿童的原则,给予他们特殊且优先的保护,为他们的成长奠定坚实基础。</p> 家长可以这样做: <p class="ql-block">1. 在家庭中开展安全教育,如教导孩子不随意触摸电器、不跟陌生人离开等,为孩子营造安全的生活环境。妥善收纳危险物品,让孩子远离潜在威胁。</p><p class="ql-block">2. 家长需注意言行举止,避免在孩子面前争吵,以免对其心理造成伤害。多陪伴孩子,通过阅读绘本、亲子游戏等方式增进亲子关系,为孩子创造充满爱与温暖的家庭氛围。</p><p class="ql-block">3. 主动与老师沟通孩子在家的表现,同时积极了解孩子在园的情况,实现家园共育。认同幼儿园的教育理念,支持园方开展的各项活动,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p> 第十六条 <p class="ql-block"> 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依法履行抚养与教育儿童的义务,为适龄儿童接受学前教育提供必要条件。监护人应尊重学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点,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助力学前儿童健康成长。</p> 家长可以这样做: <p class="ql-block">1. 保障孩子的饮食与作息规律,关注其身心健康,每日陪伴交流,倾听孩子的想法,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与理解。</p><p class="ql-block">2. 不强迫孩子进行超前学习,通过游戏、绘本等趣味方式激发其探索欲望,顺应孩子的认知发展节奏,避免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p> 第二十条 <p class="ql-block"> 面向学前儿童的图书、玩具、音像制品、电子产品、网络教育产品和服务等,应符合学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点。家庭和幼儿园应教育学前儿童正确合理使用网络和电子产品,严格控制使用时间。</p> 家长可以这样做: <p class="ql-block">1. 为孩子挑选符合年龄特点的图书、玩具等,深入了解产品的教育价值、内容适宜性及互动性,确保它们契合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p><p class="ql-block">2. 与孩子共同制定电子产品和网络教育产品的使用时间表,避免长时间连续使用,确保孩子有足够的休息和户外活动时间。</p><p class="ql-block">3. 用亲子游戏、户外探索等方式替代屏幕时间,引导孩子正确认识网络的利弊。家长应以身作则,在孩子面前减少电子产品使用时间,陪伴孩子时专注互动,共同营造无“电子依赖”的成长环境。</p> 第五十八条 <p class="ql-block"> 幼儿园应主动与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交流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状况,指导家庭科学育儿。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积极配合、支持幼儿园开展保育和教育活动。</p> 家长可以这样做: <p class="ql-block">1. 定期与老师沟通孩子在园的饮食、社交、情绪等细节,同步反馈孩子在家的行为习惯,形成家园教育信息互通,共同见证孩子的进步。</p><p class="ql-block">2. 认真听取园所关于敏感期引导、规则建立等专业建议,例如借鉴幼儿园的时间管理方法,在家统一作息要求,避免家庭教育与园所教育脱节。</p><p class="ql-block">3. 积极响应亲子活动、家长志愿者招募等倡议,如参与主题活动筹备、协助活动实践,以行动向孩子传递“教育需要共同参与”的理念,强化其对集体生活的认同感。</p> 第五十九条 <p class="ql-block"> 幼儿园与小学应互相衔接配合,共同帮助儿童做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幼儿园不得采用小学化的教育方式,不得教授小学阶段的课程,防止保育和教育活动小学化。小学应坚持按照课程标准进行零起点教学。校外培训机构等其他任何机构不得对学前儿童开展半日制或全日制培训,不得教授学前儿童小学阶段的课程。</p> 家长可以这样做: <p class="ql-block">1. 不盲目为孩子报名教授拼音、算术等小学课程的培训机构,相信幼儿园的游戏化学习能更好地培养专注力、社交力等核心素养。</p><p class="ql-block">2. 通过亲子阅读、整理书包等活动,帮助孩子提升语言表达、时间管理和生活自理能力,配合幼儿园开展的参观小学、模拟课堂等衔接活动。</p><p class="ql-block">3. 在孩子从幼儿园升入小学的过程中,密切关注其心理变化,及时给予关爱和支持。如发现孩子出现焦虑、紧张等情绪问题,应及时与学校和心理咨询师沟通,共同帮助孩子调整心态。</p><p class="ql-block">4. 在家庭中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如独立思考、自我管理、时间规划等。鼓励孩子多参与阅读、绘画、手工等活动,培养其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p> <p class="ql-block"> 遵循法律规范,尊重儿童成长规律,用爱与智慧为孩子铺设一条健康、快乐的成长之路。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孩子的明天贡献力量!.</p> <p class="ql-block">编辑:小花幼儿园(十集团总园)</p><p class="ql-block">一审:袁晓波</p><p class="ql-block">二审:汪明月</p><p class="ql-block">三审:徐祖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