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深化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精准把握中考命题方向,2025年5月22日,由南昌市教育评估监测和技术推广中心主办的“初中数学质量监测专题暨学考科学备考研讨活动”,在南昌十中教育集团枫林校区慎独楼学术报告厅拉开帷幕。百余名数学教育工作者齐聚一堂,共探教学策略,共启智慧篇章。 </p> <p class="ql-block">流程一:专题授课 · 课本再现</p><p class="ql-block">主题:《综合与实践题型专讲——课本再现》 </p><p class="ql-block">授课教师:谢英谋(南昌十中教育集团紫荆校区) </p><p class="ql-block">内容:聚焦课本核心题型,结合中考命题趋势,通过经典例题解析,引导学生掌握“综合与实践”题型的解题逻辑,强化数学思维的灵活性与严谨性。 </p> <p class="ql-block">流程二:深度点评 · 思维升华</p><p class="ql-block">点评教师:邹俊杰(南昌十中教育集团紫荆校区) </p><p class="ql-block">评课老师从课程标准与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反思四个方向对“黄金分割数”课程进行点评,具体如下:</p><p class="ql-block">-课程标准与学情分析:综合与实践是义务教育阶段四大领域之一,2022年课标对其做较大调整,小学、初中阶段分别以主题式、项目式学习呈现。“黄金分割数”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阅读与思考内容,以往易被忽视,而综合与实践类问题考察渐多。</p><p class="ql-block">- 教学目标:体会黄金分割文化价值,了解相关概念,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p><p class="ql-block">- 教学过程设计:包含课本再现、类比迁移、拓展研究、回顾总结、布置作业五部分,各环节有其设计意图与作用。</p><p class="ql-block">- 教学反思:教学有优点,如立足几何相似研究等,也存在不足,如联系实际生活问题不多、实践操作较少。</p> <p class="ql-block">流程三:策略讲座 · 五育并举</p><p class="ql-block">主题:《中考复习下“综合与实践”教学策略》 </p><p class="ql-block">主讲人:熊扬正(南昌十中教育集团紫荆校区) </p><p class="ql-block">内容:综合与实践源于2001年“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历经课标调整后,2022年明确以主题学习为主、解决实际问题,其课标要求包含发现转化问题、设计方案、构建模型等“五能”;考察方式涵盖与数学及其他领域综合、文化情景、跨学科融合、项目式学习等类型,如各地中考中涉及分式方程、抛物线、勾股定理、光折射等案例;教学上需把握学科内外关联、鼓励自主探究、落实模型与数量关系、基于真实活动,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提升综合建模与解决问题的能力。</p> <p class="ql-block">流程四:总结展望 · 共启新篇</p><p class="ql-block">总结人:南昌市教研主任刘冰 </p><p class="ql-block">在中考备考教学交流研讨会上,刘冰老师围绕中考备考分享要点:</p><p class="ql-block">1. 1234工作重心:以中考为核心,依托课标和教材“两个根本”,融合一轮基础、二轮专题、三轮个性“三轮复习”,抓好课堂、作业、考试、心理“四个抓手”,通过精准分析考试数据查漏补缺,强化心理建设。</p><p class="ql-block">2. 四上策略:功夫放在备课上,优化教学流程;技巧放在选题上,精选适配题型;落实放在训练上,讲练结合重反馈;提高放在讲评上,聚焦关键步骤与解题逻辑。</p><p class="ql-block">3. 命题导向:以新课标为基准,聚焦综合与实践、统计等变化;考察数学六大核心素养;注重生活、科学等新情境;立足基础(70%-80%基础题),兼顾知识结构化与江西命题特色。</p><p class="ql-block">4. 复习目标:让学生准确理解概念、灵活运用技能、规范简洁答题、构建知识体系,并积累应试经验范式,兼顾当下备考与终身学习。 </p><p class="ql-block">(注:结合近三年中考趋势与教学实际,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科学备考、分层落实。)</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最后:参会的二初老师合影留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