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品书香 共享增智慧——葛源小学“核心素养导向的观课议课”共读活动纪实

心沐于红 青胜于蓝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深化教师专业成长,推动书香校园建设,本周四晚上,葛源小学组织青年教师开展“沉浸式共读共写”活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次活动以《核心素养导向的观课议课》为共读书目,通过阅读、思考、分享与对话,帮助教师掌握科学的观课方法和记录方法。</p> 共读《核心素养导向的观课议课》 <p class="ql-block">  教师们围坐在一起,专注研读《核心素养导向的观课议课》,围绕书中核心问题展开深度阅读。笔尖沙沙记录思考,每一页的共读都凝聚着对教育实践的追问与反思。</p> 共写阅读感悟 <p class="ql-block">  阅读渐深,教师们沉浸在共读共写中,书页上记满了教师们的思考与体会。</p> 共谈阅读收获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熊老师表示,最初选择这本书,一是因为这本书的书名非常有意思,二是这本书介绍了新兴的量子物理学。当拿到这本书后,她又发现这本书通俗易懂、描写生动。她今天所看部分讲的是:新量子物理学进一步颠覆了经典物理学体系,该理论认为:受理论的限制我们无法探究客观,只能探究所测量到的物体。而选用不同的观测方式,一个物体可能会展现出互相排斥的形态。而一旦我们确定了观测方式,该物体又会只显示一种确定的形态。并且这个理论运用的是概率,也就是说它无法确定电子的具体位置,只知道它们大概会出现在哪里,出现在哪里的概率更高。但故事并没有结束,爱因斯坦无法解释这种抛弃连续性和因果性的理论,正准备发起进攻。</p> <p class="ql-block">  范立苗老师以题为《以榜样之光,照亮学生成长之路》向我们分享了自己的感想:读完书中最后一章节,贾兰坡爷爷的形象在我心中愈发高大,他如同一座巍峨的山峰,以其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考古事业的赤诚热爱,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也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深的感悟。贾兰坡爷爷在 90 岁高龄且身患青光眼、白内障的情况下,仍坚持每天工作 6 个小时撰写文章。这般顽强的意志,是对考古事业无尽的热爱与执着。他不仅想将往事与经验分享给读者,更对年轻人寄予厚望。他深知,考古事业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一代又一代的接力。</p><p class="ql-block"> 他分享的《人类的黎明》等著作,以科普的形式为孩子们打开考古世界的大门。他强调实践对于科普性文章学习的重要性,这让我意识到,在教学中不能只局限于书本知识,应多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知识的魅力,提高学习效果。</p><p class="ql-block"> 贾兰坡爷爷对恩师的感恩之情,让我看到了尊师重道的美好品质。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品德的熏陶。我要引导学生学会感恩,尊重每一位老师,珍惜老师的辛勤付出。他提倡边参观边写读后感,鼓励年轻人投身考古事业,这启示我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力,鼓励他们积极探索未知领域。</p><p class="ql-block"> 作为老师,我要把贾兰坡爷爷的精神传递给学生。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升教学水平,用生动的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我会鼓励学生以贾兰坡爷爷为榜样,勇敢面对困难,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我相信,只要我们以榜样之光照亮学生的成长之路,他们定能在未来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苏老师分享道:观课记录是观课者基于观前会议所制定的计划,精心挑选适宜的记录方式后,深入课堂一线,全面且细致地收集关键教学信息的重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需要精准地记录教学环节的推进情况,不遗漏教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同时留意教师衔接不同教学内容时所用的过渡语。此外,还需重点关注个别学生或特定小组在课堂上的学习表现,捕捉他们在知识获取、思维碰撞、互动交流等方面的细微动态,从而为后续的教学分析与改进提供详实可靠的依据。</p> <p class="ql-block">  阅读是教师专业成长的璀璨星光,共写字里行间铺展教育的银河。那些凝结着教育哲思的文字,会化作课堂上灵动的板书!会沉淀为育人时温润的智慧!当教师以书卷为舟,便能在教育长河中破浪前行,让专业生命在墨香中舒展成参天大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编辑:叶雪琴</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审核:顾翠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签发:付灵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