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庐奇秀甲天下 云海飞瀑揽胜来

孺子牛

<p class="ql-block">5月13日,我们从安徽省黄山市出发,驱车323公里,前往江西省九江市庐山风景区。</p> <p class="ql-block">途经婺源服务区。</p> <p class="ql-block">我们住在濓溪区威家镇“云山雨居”农家乐。</p> <p class="ql-block">清晨,村民在河边洗菜、洗衣服。</p> <p class="ql-block">庐山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誉,被誉为“人文圣山”。“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500多位文人在此留下了1.6万余首诗词。</p><p class="ql-block">自古命名的山峰有171座,群峰间散布冈岭26座,壑谷20条,岩洞16个,怪石22处。水流在河谷发育裂点,形成许多急流与瀑布,瀑布22处,溪涧18条,湖潭14处。最为著名的三叠泉瀑布,落差达155米,有“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之美誉。</p><p class="ql-block">庐山独特的局地气候和地形决定了庐山独特的气候。庐山地处我国亚热带东部季风区域,具有鲜明的季风气候,表现出夏短冬长,春迟秋早的四季特色。有“清凉世界”的美誉。</p><p class="ql-block">庐山有150科650多种植物,其中具药用价值的植物100种以上。</p> <p class="ql-block">庐山,又名匡山、匡庐,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境内。庐山耸峙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北濒长江,东接鄱阳湖,大山、大江、大湖浑然一体,形成了世所</p><p class="ql-block">罕见的壮丽景观。位于东经115°52′—116°8′,北纬29°26′—29°41′之间,长约25千米,宽约10千米,主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山体呈椭圆形,典型的地垒式断块山。</p> <p class="ql-block">1982年,庐山被国务院列入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6年12月6日,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2003年,被评为中</p><p class="ql-block">华十大名山之一。2004年2月13日,入</p><p class="ql-block">选首批世界地质公园。2007年3月7日,</p><p class="ql-block">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22年5月,庐山云海入列中国气象服务协会公布的中国首批15个“天气气候景观观赏地”。</p> <p class="ql-block">庐山——中华十大名山、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中国文化景观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 江西五大名山、江西8大秀美景点、中国十大桃花圣地、避暑胜地。</p> <p class="ql-block">牯岭镇,隶属于江西省庐山市,位于江西省北部,庐山山腰,东为大月山,南为汉阳峰,西为铁船峰,北临剪刀峡。2</p><p class="ql-block">总面积为104.15平方千米。截止2019年</p><p class="ql-block">末,牯岭镇户籍人口为22156人。</p> <p class="ql-block">1953年7月,成立庐山特别区人民政府,由省人民政府委托九江专区代管,同年10月,设置牯岭镇、长冲乡、大林乡,隶庐山管理局和庐山特别区管辖。1987年5月,撤销牯岭镇街道,成立牯岭镇,划归九江市庐山区。2016年5月,牯岭镇</p><p class="ql-block">划归庐山市管辖。截至2021年2月,牯岭</p><p class="ql-block">镇辖11个社区、2个行政村,另辖1个村级单位。镇政府驻牯牛岭正街。</p><p class="ql-block">2011年末,牯岭镇人均财政收入17767元。2019年,牯岭镇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4个。</p> <p class="ql-block">锦绣谷</p><p class="ql-block">是由大林峰与天池山交汇而成。因四季红紫匝地,花团锦簇,故名锦绣。锦绣谷是因第四纪冰川作用,经过冰川的反复刻切,形成了一个平底陡壁的山谷。</p><p class="ql-block">毛主席的七绝诗:“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所描写的就是锦绣谷景色。</p> <p class="ql-block">含鄱口</p><p class="ql-block">位于东南部含鄱岭的一个山口,海拔1286米。此处三面环山,一面临湖,三座山峰连在一起犹如一只张开的巨口,有欲饮鄱阳之水,而得名于含鄱口。</p><p class="ql-block">含鄱口也是中国九大观日出地之一,最佳地为含鄱亭。登上含鄱亭,极目四眺,湖光山色,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庐山美庐</p><p class="ql-block">是庐山别墅的优秀代表。位于海拔1174米的庐山西谷区南处。是国内极少的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共同居住过的房屋。</p><p class="ql-block">美庐别墅内所展示的的内容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一为“美庐”留存物品;二为国民政府要员们在“夏都”政治活动的历史照片及历史物品;三是牯岭历史及20世纪30年代所拍摄的庐山名胜照片等。</p> <p class="ql-block">花径</p><p class="ql-block">位于庐山牯岭街西南方向2千米处,这里海拔高1035米,曾是庐山历史上的三大名寺(西林寺、东林寺、大林寺)之一的大林寺所在地。在唐代,这里被人们誉为“匡庐第一境”,花径曾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咏《大林寺桃花》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名人作品</p><p class="ql-block">庐山名胜古迹遍布,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名人志士在此留下了丹青墨迹。有毛泽东写的“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吕洞宾修仙而居的仙人洞;唐寅《庐山图》中的观音桥;周敦颐写出《爱莲说》的爱莲池等。歌咏庐山的诗词歌赋有4000余首。东晋诗人谢灵运的《登庐山绝顶望诸峤》、南朝诗人鲍照的《望石门》等,是中国最早的山水诗之一。陶渊明一生以庐山为背景进行创作,所开创的田园诗风,影响了其后整个中国诗坛。唐代诗人李白,五次游历庐山,为庐山留下《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等14首诗歌,尤其《望庐山瀑布》广为流传。孟浩然也作有《彭蠡湖中望庐山》。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流传广泛,影响深远。</p> <p class="ql-block">芦林湖</p><p class="ql-block">位于庐山区海拔1040米的东谷芦林盆地。毛泽东生前曾多次在芦林湖中畅游。1993年在桥头建“毛泽东诗碑园”,以纪念其百年诞辰。碑上镌刻着毛泽东手迹《登庐山》、《题仙人洞》和古诗多首。这里也是电影《庐山恋》中男女主人翁最后见面游泳相抱的取景地。</p> <p class="ql-block">仙人洞,位于庐山天池山西麓,是一个由砂崖构成的岩石洞,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天免费开放。</p><p class="ql-block">仙人洞,由于大自然的不断风化和山水长期冲刷,慢慢形成天然洞窟。因其形似佛手,故名佛手岩。这里的飞岩可栖身,清泉可以洗心,俯视山外,白云茫茫,江流苍苍,颇有远离尘世的感觉。这里不仅是历来最为游人所喜爱的胜景,而且是道教的福地洞天。相传唐代名道吕洞宾曾在此洞中修炼,直至成仙。后人为奉祠吕洞宾,将佛手岩更名为仙人洞。</p> <p class="ql-block">题刻</p><p class="ql-block">仙人洞进口处,为一圆形石门。门上方正中镌刻“仙人洞”三字。左右刻有对联:“仙踪渺黄鹤,人事忆白莲。”入圆门便见一大巨石横卧山中,宛若一只大蟾蜍伸腿欲跃,人称“蟾蜍石”。石上有一株苍松,名石松。石松凌空展开两条绿臂,作拥抱态。其枝枝叶叶,密密层层,蓊蓊郁郁,生机盎然:其根须裸露,却能迎风挺立, 千百年不倒,充分显示了庐山松特有的坚强不屈的性格,堪称庐山匡山一奇景。松下石面镌刻有“纵览云飞”四个大字,传为清末民初诗人陈三立所书。顺石径小道逶迤而下,苍翠崖壁间一岩洞豁然中开,洞高达7米,深逾14米。洞壁冰岩麻皱,横斜错落,清晰地记载着它那漫长的岁月,这就是仙人洞。洞内有一石制殿阁----纯阳殿。殿内立吕纯阳(洞宾)身背宝剑石的雕像。两旁有两副对联:“称师亦称祖,是道仍是儒”、“古洞千年灵异,岳阳三醉神仙”。洞穴最深处,有两道泉水沿石而降,滴入天然石窖中,叮咚有声,悦耳动听。这便是《后汉书》上记载的千年不竭的“一滴泉”。石窖外用石板石柱构成护栏。石柱上镌刻 “山高水滴千秋不断,石上清泉万古长流”的对联。泉水清澈晶莹,其味甘美。水中含有多种矿物质,比重大,凸出碗口不溢,镍币平置不沉。此处青峰与奇岩竞秀,碧泉与幽洞争妍。绕洞的云雾,时而浓如泼墨,时而淡似青烟,变幻多姿。洞旁苍色的山岩下,依山临壑建有一栋斗拱彩绘、飞檐凌空的殿阁,名老君殿。殿为歇山式单层建筑,整个建筑显得庄重而又轻巧。内供太上老君臣李**骑牛雕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庐山仙人洞》是已故毛泽东夫人江青拍摄于1961年的摄影作品,为文革期间制作的用于发稿使用的大尺幅样片,并作为封二作品收录于《新摄影》(1968年)第一期中。</p><p class="ql-block">2013年10月31日出现在北京华辰今秋拍卖的图录上。这幅照片摄于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庐山会议期间,深得毛泽东赞赏并为之赋诗一首。</p><p class="ql-block">2013年11月16日下午,江青摄影作品《庐山仙人洞》以10000元起拍,终以34万元落槌,远远超出原先的预估价。</p> <p class="ql-block">背景资料</p><p class="ql-block">2013年11月16日下午,在北京华辰秋季拍卖会上,江青于1961年在庐山拍摄的一幅著名照片—《庐山仙人洞》,以34万元的高价拍出。在2013年5月10日,江青所摄毛泽东在庐山含鄱口的坐像—《世界人民心中最红最红的红太阳毛主席》,同样也是以34万元的高价拍出。17日,记者探寻到了一些《庐山仙人洞》老照片背后的历史故事。</p> <p class="ql-block">历史地位</p><p class="ql-block">从20世纪中叶,庐山成为国民政府的“夏都”,到庐山作为政治名山地位的体现。</p><p class="ql-block">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起,庐山有英、俄、美、法等二十余国建造的别墅群,庐山成了中外著名的避暑胜地。同时,庐山出现了大量的外国教堂、银行、商店、学校、医院,以及市政议会等,庐山成为西方文化影响中国腹地的独特代表。</p><p class="ql-block">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夏,周恩来两度上庐山,与蒋介石谈判,提出了著名的《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促成了国共合作抗日,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主战场之一的中国战场。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有关抗日战争的重要谈话。</p><p class="ql-block">1959年7至8月,1961年8至9月,1970年8月至9月,中共中央在庐山举行了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有着重大影响的三次会议。</p><p class="ql-block">1959—1961年,毛泽东写了《登庐山》等两首专为赞颂庐山的雄伟秀丽和历史文化的壮丽诗篇。</p> <p class="ql-block">庐山会议旧址</p><p class="ql-block">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兴建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曾是蒋介石在庐山创办军官训练团的三大建筑之一,解放后改名为“人民剧院”。毛泽东曾在这里召开过三次会议,分别为:1959年中国共产党八届八中全会,1961年中央工作会议和1970年九届二中全会均在此召开。</p> <p class="ql-block">电影作品</p><p class="ql-block">由黄祖模所导演的1980年所拍摄上映的以该山为背景主题的电影《庐山恋》,是一部以庐山为背景的爱情、时尚、风光片,也是“文革”结束后中国首部以爱情为主的电影。</p> <p class="ql-block">影片展示了庐山的风光,而且造就了男女主角张瑜和郭凯敏的蹿红以及著名的被誉为“中国银幕第一吻”的经典一吻,而其中女主角张瑜在该片当中所换的43套服装更为经典,为此在庐山上还专门修了一座电影院,名为庐山恋电影院,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该电影院35年来一直坚持全年365天,天天24小时常年不断重复放映该片,从未间断,被列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称其为在世界上“在同一个影院常年坚持重复放映次数最多的影片”。《庐山恋》和庐山恋电影院也成为了庐山的一个新的象征和庐山的新地标性景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