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母爱散文]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水萝卜

<p class="ql-block">作者昵称:水萝卜</p><p class="ql-block">美篇号:18371134</p><p class="ql-block">图片:自拍</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的母亲生于1926年6月,如果她还活着,今年她进百岁了。遗憾的是,她于2007年10月就去了天堂。这张照片,是母亲在世时的最后一张照片,每每想起母亲,就让我泪流满面。为了儿女们,母亲的一生,为我们付出的太多太多,而我们对她的回报却太少太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有人比喻说,母亲是藤,儿女们是母亲这根藤上结的瓜。儿女们的成长,让母亲耗尽了心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母亲深深的爱着我们,往事历历在目,几天几夜也说不完。虽然我心中有万千感慨,我的文字却难以叙述出来。在此,我只能摘取母爱时光中的点滴片段,来说明我的母亲有多么的爱我——她的大女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974年7月24日,我的大女儿出生了,爱人第一时间电话告诉了我母亲。母亲是一家之主,家里有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父亲在隆回县工作。好在两个妹妹放暑假了,母亲她带着10岁的弟弟,日夜兼程往冷水江赶。平时,母亲常常说,家中大小事情都离不开她,但这次,她什么也不顾了,晚上也睡不着了,只想早点来照顾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张照片,是1974年春节,我们在老家过年拍的全家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村里的婶婶奶奶们,听说我生孩子了,送了鸡和鸡蛋来我家,让妈妈都带给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那时候的乡下,交通不便,要步行二十多里崎岖不平的山路,才能到汽车站搭班车。为了赶早班车,凌晨三点多便出发了。因为是农历月初,没有月亮,到处漆黑一片。母亲让弟弟提盏煤油灯走中间,大妹妹挑着三百多个鸡蛋走前面,母亲挑一担鸡,还有她和弟弟的换洗衣服生活用品等,走在后面。三个人高一脚低一脚的赶路,来到一处偏僻的山坡上,一阵山风吹熄了灯。迷信的母亲心中害怕了,因为这里曾经枪毙过一个人。为了壮胆,母亲连喊三声:“呸呸呸!”哪曾想却吓着了走在前面的妹妹,她一脚踏空跌到了,一头的篮子跌落地上,另一头的篮子被她抓住了。母亲心痛不已,一边重新点亮灯,一边将蛋液尚未完全流出来的鸡蛋捡起放到了木盆里。好在木盆子是新的,蛮干净,天亮了,母亲去路边的供销社买了一个大搪瓷杯子,将这些蛋液一一倒进杯子里。在那个食物匮乏的年代,这些鸡蛋液,母亲是万万舍不得丢掉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到了汽车站,因为母亲的那一担鸡笼,司机不想让她们上车。这让母亲犯了难,步行吧,有八十多里,这么多的行礼。还有一个才10岁的弟弟,母亲也快五十岁了,身体有风湿痛、子宫严重下垂等毛病。大妹妹得返回去照顾小妹妹,家里还喂了头猪和小鸡小鸭。母亲说尽了好话,直到傍晚的时候,在车站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总算搭上了去新化县城的班车,一担鸡放到了班车顶上的货架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到了新化,天已经黑了,新化县城离冷水江还有二十多里。通讯不便,打个电话还得找邮政局。在路人的指引下,母亲和弟弟去了火车站,很快,弟弟在火车站候车室的凳子上睡着了,母亲则熬了一夜。直到天亮了,母亲才和弟弟搭上了慢车来了冷水江火车东站,这里离我住的地方还有近八里远。连续两个晚上没睡觉的母亲,实在是精疲力尽了。她向火车站派出所的警察求援,这位好心警察将电话打到了我爱人工作的单位,这才去火车站将母亲和弟弟接了过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母亲来了,爱人放心上班去了,什么事情都交给母亲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仅几平方米的一间屋子,摆了张一米多宽的床,还有一张书桌,再加上笼箱之类的,连站人的地方都有限。做饭用的煤火炉子,只好放在门口的过道里,切菜的砧板便放在方凳子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第一天,我感觉母亲站着坐着都会睡着,可母亲却坚持忙活。一会儿给小宝宝擦洗身子换尿布洗尿布,一会儿又忙着整理房间,一会儿又洗菜做饭。其间,母亲靠在椅子上仅仅睡了几分钟,她又开始忙活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母亲在我怀小孩的时候,就早早的就开始准备了。小孩的衣服,有单衣、夹衣、棉衣、风衣。还有鞋子、袜子、帽子,尿片子,包小孩用的大小棉裙。大多数都是母亲亲手缝的。那时候,没有尿不湿,都是用拆旧衣服的布片当尿布。所以,乡下老家俗话是这样说的:“养女是条龙,烂布片都要卷走三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糯米甜酒也是母亲在我生小孩的前三个月,就酿好了,在我生小孩之前,就让我爱人去乡下拿来了,带来的还有两只鸡、鸡蛋和大米。母亲说,农村里的大米是新米,好吃一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母亲的爱,是掏心掏肺的。每天一早,她怕我饿了,早早的就准备好了红糖甜酒,外加两个荷包蛋,或者是甜酒冲鸡蛋。她自己则啃个食堂里买的馒头,喝几口白开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接下来就是杀鸡,弄好了赶紧的用沙罐子炖上,香气扑鼻让我胃口大开。母亲会盛上一碗,让我趁热吃。我想要母亲也吃些,她说;“月婆子的菜,寡淡的不好吃,我喜欢吃咸辣些的炒菜。”母亲将鸡头、鸡脚等挑出来,放了辣椒炒了,她只吃了几片辣椒,其余的让我爱人吃了。弟弟倒是偶尔会吃个鸡蛋鸡腿,母亲她自己,一日三餐吃的是腌菜,干蘑菇,能吃上豆腐算是好菜了。不象如今,菜市场应有尽有,那时候,想买点新鲜蔬菜太难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母亲说,坐月子,要吃猪肚子,可到哪里去买呢。机关干部李娟贞大姐姐听说了,她给我们买了一个送来了。母亲洗呀、烙呀、刨呀,切片放沙罐子里炖了,那才叫美味。我喜欢吃猪肚片,许多年后,去餐馆必须要点猪肚片,但是,母亲炖的猪肚片,那是我的最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七月如流火,唯一防暑降温的方法,就是摇蒲扇,或者是冲凉水。但母亲说,坐月子,不能吹太大的风,更不能用凉水洗脸洗身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酷热的夜晚,我和母亲小宝三个人睡一张不足一米五的简易床,为防蚊子还挂了蚊帐。劳累了的母亲,倒床就睡着了。但是,很快母亲就会醒来,她用蒲扇慢悠悠的摇着,给我和小宝贝送来了凉风习习,如自然风一般。我感觉舒服极了,不久也就睡着了。醒来时,母亲手中的蒲扇还在不紧不慢的扇着,直到后半夜,热气散了,母亲才放心地睡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母亲的细心关怀下,我平安健康地坐着月子,享受着幸福快乐的日子。爱人则跟着当起了月公,吃了许多的鸡头鸡爪子。只是委屈了他和弟弟,他俩只能在会议室的耳房里搭了个临时铺,早上起床后,得将铺撤了,床单收了,天天如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小宝贝长得胖胖的,因为奶水充足,一天一个样。机关干部们,人人都夸我有个好母亲。等到我坐满了月,弟弟妹妹们也快开学了,她才回老家,让我婆婆来接班。临走前,再三再四嘱咐我,要对婆婆好,说话要讲礼貌,声调不要过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难怪人人都说,世上只有妈妈好。回想我的人生之路,真正关心你,疼你和懂你的人,那就是生你养你的母亲。母爱是伟大的,是无私的,母亲不求儿女们的回报。</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