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最近几个月,父亲因病三次住院,我们姐弟三人需要轮流照顾,几乎天天都在医院来回穿梭。在医院的走廊和病房里,遇见了形形色色的病友,他们的故事让我感叹人生百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先说说我的父亲。父亲1946年3月出生,大约是谷雨时节,爷爷取名为谷初。虽然出生在农村,也受过饥荒时的苦,但练就了一生勤劳,性格比较温和,讲卫生,是讨人喜欢的老顽童。听爷爷说打小有点娇惯,喜欢吃甜食,故老了牙齿不太好。因为养育了一女俩儿三个子女,且孩子都进城了,故条件在农村算是比较好的。老爸也在我大学毕业后进了城,在我先生单位做后勤,70岁后回到老家帮两个弟弟打理住所,闲暇之余打点小牌,偶尔也要吃点槟榔。在77岁那年,舌根部查出恶性肿瘤,在湘雅二医院做了一个大手术,在弟弟的精心照顾下,命算是保住了,但是从此也就免疫力低下,经常会生病,尤其是通风病经常发作,引起的肾功能衰退,所以会常生病住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亲今年第一次住院是在第一人民医院的肾病科,病房里有个大约五十多岁来自桃源的中年男子,因为尿毒症住院。从交流中得知,他因为差钱,老婆远在广东打工不能回来照顾,本希望已经长大成人且在家等待上职校的儿子来医院照看刚动手术又需要透析的父亲,可是根本看不到儿子的身影,他只能艰难地自己照顾自己,还吃不了营养餐。我看见这个病号有点可怜,趁三月三这天给他煮了地米菜鸡蛋四个带点汤特意送给他,他向我表达谢意,出院之前他把装蛋的碗送回来,我也因为要上班没见到他那天出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亲因为前列腺排尿困难第二次住在离家近的第四人民医院中医老年科,病房里住着一个78岁的来自鼎城石公桥的贺叔叔,因为肠道梗阻住院。他要比父亲早来三天,病情刚好转,因没有记住医生的叮嘱去外面小馆吃了一碗米粉又堵塞了,上吐下泻很是难受,医生拿他没辙。之后又再次接受灌肠治疗,连续五天不能吃东西,也没有人照顾他。他告诉我说自己十多年前老伴就离开人世了,两个女儿都嫁到外地打工,因为担心离开会失业,又需要给父亲筹钱治病,就无法回来照顾他,又是一副无可奈何的孤独人生典型。我告诉这个叔叔,一定要遵照医生嘱咐,病好转后喝一段时间的米粥,回家后买点鸡蛋、鱼和里脊肉穿汤喝,这样才有营养,他居然不知道什么是里脊肉,家里也没有冰箱,弟弟在他出院前帮他买了十元钱的里脊肉带回去,我因为上班也没有目送他回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本周一,父亲再次住到第四人民医院泌尿科,在住院部的走廊上遇见了以前的邻居胡家大姐,她也因为尿结石住院,需要动手术。她的丈夫因为几次脑梗,走路不方便,无法照顾她,而且她还要为丈夫请一个护工在家做饭。女儿也是远嫁杭州,更是无法回来照顾和护理生病的父母。这位姐姐动手术也要请护工照料自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医院,你总能找到一些无奈的人群,在子女不太富裕的家庭,或者是子女远嫁的家庭,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以后我们自己老了,估计也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啊,这就是残酷的现实,不久的将来,我们也要面对。我常常想,父辈子女起码有两三个,老了病了有子女能照顾,未来的我们呢,独生子女有这个可能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