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家风</b></p> <p class="ql-block"><b> 过年</b></p><p class="ql-block"> 大院最热闹的时候,当然是过年了,在外地奔波了一年的孩子大人都回来啦。人们的脸上满是笑意。那个时候兴放鞭炮,年三十的鞭炮几乎要放到天亮,各种炮,各种花,钻天猴,吱吱叫着,乒乓响着,响到初一。放的映红了天,铺满了地,初一一大早,人们踩着满地的红红的纸屑开始了拜年。</p><p class="ql-block"> 我祖籍山东,我母亲最讲究规矩和礼数了,我家的年夜饭,要等到跨年,晚上十一点多,饭菜才摆上桌。热腾腾的饺子端上来了,孩子们就开始排着队,给父母磕头。我们兄弟姐妹六个,挨个的磕头,庄严而神圣地磕头,感恩着父母的养育。“爸爸妈妈,健康长寿,新年快乐。”“感谢爸爸妈妈的养育之恩,新年快乐”……母亲总是把压岁钱放在我们的枕头底下。接着是我的两个弟弟放鞭炮,红红的一大盘,要有点力气才搬得动,展开长长的一条火龙,噼里啪啦的,把耳朵都快震聋了,弥漫着消烟大家坐下来吃饭。后来的我们都结了婚,都有了自己的家,又有了下一代,这家风不改,仍然磕头。只是女儿们要等到初二。</p><p class="ql-block"> 大年初一的大拜年也是必须,母亲早早的热好饺子,让我们起床吃饭,撵着我们去拜年。就这样东家拜到西家,亲戚朋友的要走个够。张婶家的饺子,王嬢嬢的粑粑,还有上海回来的赵叔叔家的大白兔,就尝了个遍。过年的话,说了个遍,大院里的年味就烘托到了极致。</p><p class="ql-block"> 有来有往,来我家拜年的人也多,老妈在家里接待着亲朋,忙活着好吃的。</p><p class="ql-block"> 老妈有言传有身教,所以我们都比较孝顺听话,懂道理。</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小冯</b></p><p class="ql-block"> 小冯是我小妹夫。比我小16岁。因为跟小妹妹谈恋爱的时候就叫他小冯,后来也不好改口了。那时候,除了两个外甥管他叫姨夫,其他的家人都叫他小冯。 </p><p class="ql-block"> 小冯特帅,帅的没朋友。一米八六的大高个子,浓眉大眼,五官摆放的恰到好处,好看的不得了。老妈也是一眼看上了这个女婿。小冯帅,帅的全是朋友,性格内敛,谦逊和蔼又有担当。小妹也美的林黛玉似的,当然比林黛玉更优秀,有文化有格局。两人一起有共同的事业。 </p><p class="ql-block"> 今天想说的都不是这些,也好像是这些。从小妹嫁给他,他就溶入了我们这个大家庭,就成了我们家人。 </p><p class="ql-block"> 一个女婿半个儿。对于小冯不能这样算。他就是我们家的人。父母生病住院,儿女全都出动,轮上谁值班当然谁都是没得说。但是小冯在细节上,最让我爸妈开心。除了随叫随到的事情,还有意外赶上了的家里的大事小情,他更是义无反顾。 </p><p class="ql-block"> 一晃过去了二十年,小冯的儿子去年也上大学了。父母渐渐老了,我能干的老爸半身不遂已有十四年。不能自理不会说话。也是为了离老妈家近,便于搭把手,小妹搬到了老妈家楼下。 </p><p class="ql-block"> 那年大年初二,我们按习俗回娘家,满满一屋子的人,好几辈,当然就热闹非凡。吃过中午饭,我们开始陪老妈打麻将顺便说一句,当时八十六岁的老妈打麻将谁也打不过她。 </p><p class="ql-block"> 屋里睡觉的老爸突然感觉要拉肚子,我跑到屋里手忙脚乱地帮他穿鞋,扶他去卫生间。其他的姊妹也帮着忙,可是还是晚了。我在卫生间帮老爸脱裤子的时候,已经是完全沦陷……老爸的另外一只手不好用,连毛衣袖子上他的手上,我的手上,全沾染上了…… </p><p class="ql-block"> 这时候,小冯照顾完他老年痴呆的父亲,从楼下上来了,不用说他就知道发生了什么,直接冲到卫生间。“姐,你出来,快出来!交给我,交给我!”随后关上了门……“爸,爸!别急。别急。有我呢!…你自己别动啊,别动,别动。……对,对!好嘞好嘞。这算啥,没事没事爸。往里挪挪,对对,就这样,就这样……”我手里拿着干净的衣服站在门外,泪已在眼眶里打转……“爸,爸。真棒真棒!爸,咱们顺便洗个热水澡吧?好吧爸。”水哗哗的响‘我的眼泪终于也是哗哗地掉下……我一直都低着头,我怕其他的姐妹们看见我不争气的眼泪!哗哗声里仍然是“爸……爸,对,你真棒爸!我帮你再洗洗头发。爸、爸,不烫吧?爸……爸……爸……” </p><p class="ql-block"> 我知道他是我爸。是我爸!我的血管里流淌着的是他的血……这一声声的“爸……爸……爸……”叫的我心里有酸有暖…… </p><p class="ql-block"> 不,我们的血管里流淌的应该是相同的血,我们是一家人, 我们都是一家人! 我们家的小冯!</p> <p class="ql-block"><b> 只此初二</b></p><p class="ql-block"> 初二回娘家,这也是俗成。每年的这一天,女儿们便裹挟着家眷,带着年货带着快乐,蜂拥而至。</p><p class="ql-block"> 我妈家的快乐就如泉涌就爆棚!屋子里挤满了大大小小老老少少,话就多的如同泡泡机充斥着所有的空间,搞不清谁和谁在说什么,能读懂的只有快乐! </p><p class="ql-block"> 每年的这一天妈妈都会给她的孩子们发红包。红包是年前就分好了的,高高的一大摞。儿子媳妇女儿女婿孙男滴女都有,还有预留,来拜年的大人孩子也会有,妈妈说在她眼里都是孩子。捂着88岁老妈发的红包,的确是幸福!幸福!又幸福! </p><p class="ql-block"> 这一天就做很多菜,一大桌子的山珍海味,碗叠着碗,碟落着碟的。</p><p class="ql-block"> 掌勺的一定是我的二妹夫,无论多么累多么忙,他都会带着食材,大兜小袋地提了来,然后钻进厨房开始他两个小时的烹炒煎炸,30多年如一日,他的手艺炉火纯青且与时俱进又花样翻新。常言到:吃人家的嘴甜,拿人家的心软,所以啊,我们家所有的人都与他很亲很真,早早就融成了一家人。 </p><p class="ql-block"> 当然帮着忙活的还有大年初二我家“突发事件”里的主角小冯,其实不仅仅是一两件事让我们感动,他本身的人品就让人肃然起敬。他说自己家的事,怎么能算是事。的确家里的事就是他的事才是平常。还有三妹夫,也在厨房忙,他最近的工作是陪同三妹妹承包了爸爸妈妈的衣食住行,晚上为爸爸洗脚、按摩腿成了他的日常…… </p><p class="ql-block"> 我们家的岁月静好,不仅是有了我们这些一母同袍,生活里更是有了四个女婿的好,儿媳妇的好,是他们和我们一起美好了这普通人家的炊烟袅袅。 </p><p class="ql-block"> 这一天又逢我生日,热闹喜庆就多了仪式感、就变得更甜。这一天一定有礼物,有蛋糕、有蜡烛、有许愿、有歌、有掌声,有很多很多的照片,郑重与搞怪的照片。 </p><p class="ql-block"> 这一天过得很快,话还没有说几句,不知不觉就过完了,有些正经事,有时候会到了最后才想起来或者就干脆忘了,什么事能比快乐更重要呢? </p><p class="ql-block"> 这一天利索的家,没有多久就乱了。各种果变成了皮,各种糖变成了纸,各种红包只剩下了包。妹妹还会说不用收拾,这叫纸碎金迷!没有什么不好,她把这个词用在这里的确好,这奢侈的日子就属这里独好! </p><p class="ql-block"> 每一年的这一天我都许愿:永远有亲人陪着,有兄弟姐妹爱着,有连在一起的亲情亲着,有他们一直乱着,让我们一直享受着这样的“纸碎金迷”的日子!享受着我们家的大年初二、只此的大年初二!</p> <p class="ql-block"> 我们家是大院里上了榜的五好家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