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5月18日,山西行的最后一天。早上从下榻的玺云酒店驱车1个半小时到达雁门关景区。</p> <p class="ql-block"> “一座雁门关,半部华厦史”。天下九寨,雁门为首。雁门关足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以“险”著称,被誉为“中华笫一关”。</p><p class="ql-block"> 雁门关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处于恒山山脉西段的勾注山中,西连宁武关、偏关,东接平型关、紫荆关、倒马关,是外三关之一。</p><p class="ql-block"> 雁门关上古称北陵,夏商周称西隃关,春秋称句注塞,魏晋分成西陉关、东陉关,唐武周时期复建西陉关关城,明洪武七年复建东陉关关城于今址。</p><p class="ql-block"> 景区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分为雁门关主要景点、外围景点和近代遗存三个区域。</p><p class="ql-block"> 雁门关是古代重要的军事关隘,是中原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前沿堡垒。战国时赵肃侯沿勾注一线筑长城,赵武灵王在勾注山之北设置云中、雁门、代郡等三郡;秦汉时期,是秦将蒙恬攻伐匈奴的重要依托,汉武帝时多次以雁门为基地北伐匈奴;宋辽时期,宋辽以雁门关一线内长城为界,杨业曾在此抗辽。</p><p class="ql-block"> 雁门关是连接中原与塞外、内地与漠北的重要通道,是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交流融合的重要纽带,促进了民族融合和经济文化交流。</p><p class="ql-block"> 关城是雁门关军事防御体系的核心区域,现关城主要由瓮城城门、关城西门地利门、关城东门天险门、两翼城墙及3座敌楼、城廓北连接口明月楼组成。</p><p class="ql-block"> 内长城位于关城东北10公里处广武至白草口的猴岭山脊上,西起白草口,东至新广武,是中国明长城的代表作。 </p><p class="ql-block"> 新广武城位于雁门关关城北10公里处,为雁门关北口前沿地,整个隘城跨河而建,左右与长城连为一体,设有南关、东关、北关、小北关4座关城。 </p><p class="ql-block"> 白草口是雁门关十八隘之一,一隘两堡,南为太和堡,北为常胜堡,中隔连绵山脉。</p> <p class="ql-block"> 雁门关是长城重要关隘,以“险”著称,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说。</p><p class="ql-block"> 北宋时,雁门关是宋与辽的边界,战略地位重要,是双方争夺焦点。</p><p class="ql-block"> 杨家将以杨业为首,长期在此抵御辽军。杨业熟悉边事,在雁门关多次重创辽军。如980年,辽军十万攻雁门关,杨业率数千骑绕后突袭,辽军大败,杨业获“杨无敌”称号。</p><p class="ql-block"> 杨业之子杨延昭等继续在宋辽边境抗辽,杨家将故事在雁门关地区流传,衍生出众多传说遗迹,如杨六郎驻兵的六郎寨、杨七郎墓等,承载民众对杨家将的崇敬,体现中华民族的爱国情怀与英雄崇拜。</p><p class="ql-block"> 在雁门关景区的杨家将雕塑主要分布在北面入口处关桥前东西两侧以及山顶等地,包括了杨令公、七郎八虎、佘太君和杨门女将等。</p><p class="ql-block"> 杨家男将:</p><p class="ql-block"> 杨业,又称杨继业、杨老令公,是北宋名将,雕像位于雁门关口的峰岭上,顶盔掼甲,手执长枪,展现其英勇善战的形象。 </p><p class="ql-block"> 杨延平,杨业的长子,在杨家将故事中常被称为大郎,其雕塑威武不凡,展现出领军之将的风范。 </p><p class="ql-block"> 杨延定,即二郎,他的雕塑体现出勇猛无畏的气质,在杨家将中也是重要的战力。 </p><p class="ql-block"> 杨延光,又称三郎,其雕塑造型生动,表现出他在战场上的奋勇杀敌的姿态。</p><p class="ql-block"> 杨延辉,四郎的雕塑形象,通常呈现出机智聪慧的一面,在杨家将中有着独特的经历。</p><p class="ql-block"> 杨延德,五郎的雕塑一般展现其出家后的英武与祥和并存的气质,他在五台山出家后仍心系家国。</p><p class="ql-block"> 杨延昭,六郎的石雕像位于山顶,高19米,手持长矛,脚踏青山,身材魁梧,气宇轩昂,尽显英雄风采。</p><p class="ql-block"> 杨延嗣,七郎的雕塑往往突出其勇猛鲁莽的性格特点,他在杨家将中是个充满血性的人物。</p><p class="ql-block"> 杨延顺,八郎的雕塑形象多表现出其沉稳内敛的特质,作为杨家将中的一员,也为保卫家国贡献力量。</p><p class="ql-block"> 杨门女将:</p><p class="ql-block"> 佘太君,杨家将的精神领袖,雕像位于杨家女将雕塑群首位,展现出其巾帼不让须眉的威严与智慧。</p><p class="ql-block"> 穆桂英,杨宗保之妻,她的雕塑通常呈现出英姿飒爽、武艺高强的形象,是杨门女将中的杰出代表。 </p><p class="ql-block"> 柴郡主,杨六郎之妻,其雕塑体现出端庄大气的皇家风范,同时也有着杨家将的英勇气质。</p><p class="ql-block"> 杨八姐,名杨延琪,使梨花嵌金枪,性格活泼开朗,聪明伶俐,武艺出众。她与杨九妹一起随穆桂英等出征,在战场上表现英勇,为保卫国家贡献力量。 </p><p class="ql-block"> 杨九妹,名杨延瑛,字秋菊,书中也常称杨瑛。北宋名将杨业与佘太君的女儿,杨门女将之一。杨九妹相貌出众,英姿飒爽又不失女性柔美。她马术精湛,擅长使用朝阳灿金枪,忠毅勇敢,临危不乱,还喜欢诗词歌赋,有着巾帼不让须眉的气概。</p><p class="ql-block"> 云秀清,杨家将中杨八郎的妻子,在杨家将的故事中属于杨门女将之一。她与其他杨门女将一样,在杨家将男丁征战沙场、伤亡惨重的帼不让须眉的勇气和智慧,为保卫杨家和宋朝江山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她不仅有着出色的战斗能力,还具备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对杨家的忠诚,是杨家将群体中不可或缺的一员。</p><p class="ql-block"> 张金定是杨家将中杨大郎杨延平的妻子。张金定以贤良淑德著称,是典型的传统女性,将家庭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为杨大郎解决后顾之忧,让他能够安心在外征战。她平时自信不强,性格隐忍,做事默默苦干,不喜欢惹是生非,遇到事情总是希望能够息事宁人,以和为贵。但当她真正被触怒时,会爆发出惊人的力量,展现出女性坚毅刚强的一面,令人刮目相看。张金定自幼跟随父亲边关八大令公张令公练习家传枪法,其枪法刚柔并济,防御时如铁壁般坚固,攻击时又如流水般连绵不绝,在战场上能够奋勇杀敌。她不仅个人武艺出众,还对带兵布阵之法十分精通,具备一定的军事指挥才能,能够带领士兵们在战场上与敌军周旋。</p> <p class="ql-block"> 杨令公即杨业,是北宋著名的抗辽名将。杨业约出生于932年,本名重贵,又名继业,祖上世为麟州(今陕西神木北)地方势力首领。他原为北汉大将,居太原,赐姓刘,在北汉时期就以勇猛善战闻名,屡立战功。</p><p class="ql-block"> 杨业有七个亲生儿子和一个义子被称为“七郎八虎”,分别是大郎杨延平、二郎杨延定、三郎杨延光、四郎杨延辉、五郎杨延德、六郎杨延昭、七郎杨延嗣、八郎杨延顺。还有两个女儿,长女杨八姐名为杨延琪、次女杨九妹,名为杨延瑛。</p><p class="ql-block"> 北汉灭亡后,杨业归宋,复姓杨,任知代州(今山西代县)兼三交驻泊兵马部署。在任上,他多次击败辽国军队,因战功卓著被称为“杨无敌”。</p><p class="ql-block"> 公元980年,辽景宗耶律贤亲率十万大军南下,攻打雁门关。杨业率领数千骑兵从西陉关出发,绕到辽军背后,突然发动攻击,辽军大败,此战杨业斩杀辽军节度使、驸马萧咄李,生擒马步军都指挥使李重诲,威震辽邦。</p><p class="ql-block"> 公元986年,宋太宗发动雍熙北伐,杨业任西路军副统帅。西路军在杨业和潘美的率领下,连拔云(今山西大同)、应(今山西应县)、寰(今山西朔州东部)、朔(今山西朔州)四州。</p><p class="ql-block"> 东路军曹彬在歧沟关大败后,辽军大举进攻西路军,西路军奉命退兵并护送四州百姓南迁。杨业提出了合理的退兵方案,但监军王侁却嘲笑讥讽他,逼迫他正面迎敌。</p><p class="ql-block"> 杨业无奈之下,只得与辽军在陈家谷口激战,他与王侁、潘美约定好在此处设伏支援。然而,王侁见杨业久未归来,以为辽军已败,为争功劳率军离开陈家谷口,潘美也未能制止。杨业从中午战至傍晚,来到陈家谷口却不见援军,最终力竭被俘。</p><p class="ql-block"> 杨业被俘后,宁死不屈,他感叹道:“太宗皇帝待我恩重,我本来指望可以讨伐敌人、保卫边疆来报答皇恩,谁知却被奸臣逼迫出兵,致使军队遭惨败,我还有什么脸面活下来呢!”于是绝食三日,壮烈殉国。</p><p class="ql-block"> 杨业的忠勇事迹和爱国精神成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激励着无数后人在面对外敌入侵和困难挑战时,坚守正义,勇往直前。</p> <p class="ql-block"> 杨文广(公元999-公元1074年),字仲容,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籍贯为麟州新秦(今陕西神木),是北宋抗辽名将杨业之孙、杨延昭之子,为杨家将第三代代表人物。</p><p class="ql-block"> 宋真宗因感念杨延昭功绩,录用其儿子们为官,杨文广由此踏入仕途。天圣十年(公元1032年),他随陕西安抚使韩琦围剿张海等叛军,因功被授予殿直职位。</p><p class="ql-block"> 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范仲淹任陕西宣抚使,与杨文广交谈后,对其才能感到惊奇,将他纳入麾下。</p><p class="ql-block"> 皇祐五年(公元1053年),杨文广追随狄青前往广南西路平定侬智高叛乱,成功镇压后,被朝廷任命统领德顺军,担任广西钤辖,后多次升迁为左藏库使、带御器械。</p><p class="ql-block"> 宋神宗时,杨文广在秦凤路任职,采用声东击西之计修筑筚篥城,成功抵御西夏进攻,并率军突袭取得胜利,后担任泾州刺史、镇戎军知军、定州路副都总管、步军都虞候等职。</p><p class="ql-block"> 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辽道宗挟制北宋割让北境土地,杨文广表示愿意收复燕云,并献上上阵图和攻取幽燕地区的策略,但还未得到朝廷批复,他就病死于定州,后被朝廷追赠为同州观察使。</p> <p class="ql-block"> 杨宗保是祖籍山西火塘寨,后搬至京城天波杨府。他是杨家将第三代传人,爷爷是火山王、金刀令公杨业,祖母是无佞侯佘太君,父亲是郡马、三关大帅杨延昭,生母是柴郡主。十五岁随父征辽,因轻敌被辽将韩昌所伤,后被骊山道姑救下。还意外得到妇人所赠兵书,枪法由此精进,再遇韩昌时,在穆桂英射箭相助下,战胜韩昌。</p><p class="ql-block"> 孟良去五台山请杨五郎下山相助破天门阵,因破阵需要穆柯寨的降龙木,杨宗保追赶孟良时来到穆柯寨。穆柯寨寨主之女穆桂英梦见与杨宗保有姻缘之分,于是故意激怒杨宗保与他交战,并将其擒回山寨,之后二人结亲,穆桂英献出降龙木,助宋军破了天门阵。</p><p class="ql-block"> 辽邦白天祖犯界,杨延昭被困洪州,杨宗保单骑突围回朝请穆桂英挂帅救援,自己担任先锋。因心急不顾作战策略私自领兵出战,回营后穆桂英欲取其首级,在众人劝说下,最后重打了杨宗保四十军棍。</p><p class="ql-block"> 宋仁宗时辽国入侵,占瓦桥三关,杨宗保之子杨文广赢得比武头名,宋仁宗任用穆桂英挂帅,杨文广为先锋,杨宗保以副元帅起兵,后与穆桂英收复瓦桥关。西夏入侵时,杨宗保挂帅西征,却因部下张藐通敌,宋军被困陷金山笼峡谷,不过最终杨宗保得救。</p><p class="ql-block"> 杨宗保具有鲜明的个性。英武孤傲。青年时代的杨宗保英武帅气、器宇轩昂、心高气傲、武艺高强,怀有爱国之心,立下报国大志。在大破天门阵。中,他押运粮草路遇穆桂英,被穆桂英的自夸激怒,无法容忍她在自己面前逞强。急躁轻率。在豫戏大破天门中,杨宗保与穆桂英比试时,急于取胜而过失轻敌,被反擒上高山。在穆桂英想要和他结亲时,他因被擒的落败经历,对穆桂英充满敌意,根本不愿与她结亲,躁地放出狠话。</p><p class="ql-block"> 杨宗保的故事在后世广为流传,成为无数人心中的英雄典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他的形象不仅代表着勇敢的将领,更是为家国、为爱人而战的男子汉。</p> <p class="ql-block"> 杨延顺原名王英或王顺,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生父是北汉名将王子明。王子明与杨业为知交,临终前将儿子托付给杨业,杨业将其收为义子,改名杨延顺,排行第八。 </p><p class="ql-block"> 杨延顺善使一杆荷包滚金枪,在众位兄长的悉心教导下,他深得杨家枪法之精髓,逐渐成长为军中的一名良将。</p><p class="ql-block"> 杨延顺随父兄镇守应州,对抗辽军,屡立功勋,与七郎八虎一起对辽军震慑很大,使辽军不敢轻易打应州的主意。在太宗年间的幽州之战中,他和父兄一同领兵杀向幽州,与辽军激战,七郎八虎闯幽州自此扬名天下。</p><p class="ql-block">:金沙滩之战中,杨家兄弟假扮宋皇和八贤王等前往金沙滩赴会,结果被重兵围困。杨八郎在战斗中被辽军俘获。</p><p class="ql-block"> 杨八郎被俘后,为了日后能帮助父兄,他选择忍辱负重,诈降辽军,并恢复本名王顺。</p><p class="ql-block"> 辽国二公主瑶娥见杨八郎英俊貌美,向母后求情饶恕了他,并劝降了杨八郎。在萧太后的主持下,杨八郎与瑶娥公主结为夫妇,成为辽国驸马。</p><p class="ql-block"> 杨八郎虽身在辽国,但内心仍眷恋故国,曾暗中助力孟良盗马,还在杨继业兵困陈家谷时,设法见到父亲和兄长,让七郎换上自己的服装突围求援。</p> <p class="ql-block"> 杨延嗣,原名杨希,字延嗣 ,并州太原人,是北宋抗辽名将杨业的第七子,人称“杨七郎”,他性格活泼可爱,天真烂漫且毫无心机,浑身洋溢着冒险精神,对新鲜刺激的事物充满好奇与探索欲,行事风格较为随性,不太顾及后果,常给众兄弟惹来麻烦,却也为杨家带来不少欢乐,因此深受家人宠爱。</p><p class="ql-block"> 杨延嗣武艺高强,擅长使用一杆虎头乌金枪,辅使一组双股镇关金色铁鞭。在“金沙滩战役”之前,由于杨延嗣年纪尚小且无显赫战功,被父亲杨业安排在杨家军中担任帐前校尉。宋君被困铜雀台时,杨延嗣挺身而出,单枪匹马前去救驾,他弯弓搭箭,一箭射死辽军将领,成功将皇帝解救出来,因救驾之功被封为敏烈侯、殿前司东西招箭班指挥使 。</p><p class="ql-block"> 北宋雍熙三年(公元983年),宋太宗亲征辽国,杨家军(主帅杨业)、潘家军(主帅潘仁美)、呼家军(主帅呼延赞)三大主力军随驾出征。选拔将领时,太师潘仁美之子潘豹参加打擂争夺帅印,比武时潘豹利用生死状规定滥杀无辜,杨延嗣见状怒不可遏,出手将其力劈。这一行为导致他被宋太宗贬黜京外,杨家也迁至雄州居住。</p><p class="ql-block"> 后来,宋太宗被困幽州,杨延嗣得知消息后,偷偷前往救援。他单枪匹马率先抵达幽州城外,挑死辽将梁兴州,又与辽军大将萧天佑交锋,多次巧妙闪避攻击并成功反攻,吓得萧天佑败退。随后,他接连攻破城外敌营。当他来到西门城下请求入城时,潘仁美为报杀子之仇,故意刁难,拒不开门,先后让他前往北门和东门,一路上杨延嗣击退众多辽将,但也遭遇潘仁美各种阻碍,甚至在他饥饿时拒绝提供食物。就在他与韩昌交战、因饥饿差点不敌时,杨家其他人赶到,成功击退韩昌。这便是著名的“力杀四门”。</p><p class="ql-block"> 金沙滩“双龙会”,杨延嗣随父兄出征。辽国萧太后设下议和陷阱,杨家将前往谈判时被识破,双方爆发大战。战场上,杨家军被辽军冲散,杨业派杨延嗣冲出重围,向主帅潘仁美搬救兵。然而,潘仁美对杨延嗣怀恨在心,将他绑在阵前,下令军士乱箭射死,可怜杨延嗣身中一百零三箭,其中七十二箭穿前胸,壮烈牺牲,这就是“陈家谷之战”的悲剧结局。</p><p class="ql-block"> 他在金沙滩大战辽将,突围后被奸臣所害;其脸谱以黑底色代表勇猛,额面勾一草书“虎”字,俗称“一笔虎” ,民间传说他为黑虎星下凡。杨延嗣虽英年早逝,但他的英勇与悲壮,成为了杨家将故事中令人扼腕叹息又难以忘怀的篇章。</p> <p class="ql-block"> 杨延昭(958年-1014年),本名杨延朗,原籍麟州,生于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是北宋抗辽名将,北宋名将杨业之长子。</p><p class="ql-block"> 杨延昭青年时代在北汉度过,随父杨业归宋后,补供奉官,从父守代州。雍熙三年(986年),宋攻契丹,他为杨业部先锋,出雁门关,战于朔州城下,胳膊被流矢射穿仍坚持战斗,最终攻下敌城。 </p><p class="ql-block"> 咸平二年(999年),辽军攻遂城,遂城城小兵少,杨延昭召集城中青壮年百姓,发给武器,让他们登城与兵士共同作战。时值初冬,气温骤降,他命军民提水浇城,一夜之间城墙变成“铁城”,辽军无奈绕过遂城,杨延昭因此威震边关。</p><p class="ql-block"> 咸平四年,辽军南下,杨延昭在遂城西北羊山设伏,自己率少数骑兵引诱辽军,且战且退,至羊山下,伏兵四起,与他夹击辽军,斩杀辽国大将,宋军大获全胜,此即“羊山之伏”,他因功加封为莫州团练使。</p><p class="ql-block"> 景德元年(1004年),契丹举兵南下进逼澶州,杨延昭上书真宗,建议趁契丹军深入,人马疲惫,扼其要路歼之,未得回示,乃率部进抵契丹境,俘获甚众。次年,任高阳关副都部署,主持河北一线的边防。</p><p class="ql-block"> 杨延昭在与辽军的长期作战中,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勇敢无畏的精神,多次以少胜多,击败辽军。</p><p class="ql-block"> 他“不问家事”,将所得薪俸都犒赏部下,遇敌必身先士卒而不居功,深受士卒爱戴。</p><p class="ql-block"> 杨延昭守卫边境二十多年,令辽军闻风丧胆,使辽兵侵扰较少,老百姓得以过上比较安定的生活,深受百姓爱戴。</p> <p class="ql-block"> 杨延德,人称“杨五郎”,北宋抗辽名将杨业的第五子。金沙滩“双龙会”中,杨家将遭遇辽军埋伏,损失惨重。杨延德在战斗中凭借高强的武艺,奋力拼杀突出重围。</p><p class="ql-block"> 战后,杨延德心灰意冷,看透了战争的残酷和官场的黑暗,于是前往五台山出家为僧。但他并未忘却家国大义,在后来杨家将面临困境时,还曾多次出手相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继续为保卫国家、抗击辽军贡献力量。</p><p class="ql-block"> 杨延德性格较为沉稳,武艺高强,擅长使用一把宣花斧,有万夫不当之勇。在出家后,他潜心修行,同时也苦练武艺,将佛家的禅功与武功相结合,练就了一身更为深厚的功夫。</p> <p class="ql-block"> 杨延辉,即杨家将中的四郎,在金沙滩一战中,杨家将遭遇重创,杨延辉被俘。为求生存,他化名“木易”,隐瞒身份。因精通契丹语,杨延辉得到萧太后赏识,被赐婚给铁镜公主,在辽国生活了十五年。</p><p class="ql-block"> 十五年后,杨延辉得知母亲佘太君率军来到边关,在铁镜公主的帮助下,他冒险过关,与母亲等亲人相见,之后助宋破辽,得以与家人团圆。</p><p class="ql-block"> 作为杨家将的一员,杨延辉自幼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武艺,使菊花点金枪,在阵前立功,封明威将军、代州团练使。</p><p class="ql-block"> 他被俘后在辽国的十五年间,杨延辉忍受着背井离乡、不能与亲人相见的痛苦,同时还要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时刻面临着被识破的危险。尽管身处辽国,杨延辉却始终心系宋朝,在得知宋军北伐的消息后,他暗中为宋军传递情报,帮助宋军取得了胜利。</p> <p class="ql-block"> 杨延光,杨家将中的杨三郎。杨延光为金刀老令公杨业的第三子,名杨高或杨勋,字延安、延庆、延定或延光,北宋殿前大将。</p><p class="ql-block"> 他善使一杆透甲缕金枪,枪法刚猛,在战场上能所向披靡。随太君扫北时,在北辽阵前斩将夺旗,官封忠武将军、代州防御使。</p><p class="ql-block"> 在金沙滩一战中,三郎被辽兵的钩镰枪勾于战马,乱马践踏而死。</p> <p class="ql-block"> 佘太君是杨家将的核心人物,名为佘赛花,党项族,出身于称雄西北200多年的佘氏家族(即折氏家族),云中(今山西大同)人,是北宋名将杨继业之妻。</p><p class="ql-block"> 佘太君生于后唐清泰年间(934年),后汉乾祐二年(949年)与杨继业成婚。她生长在爱国名将家庭,自幼受父兄武略影响,研习兵法,善骑射,文武双全。</p><p class="ql-block"> 杨继业归宋后,举家迁至开封府。杨继业七年抗辽,不幸于公元986年殉国。佘太君上书为夫申冤,使潘美受到官降三级等处分。之后,她又协助次子杨延昭抗辽立功。</p><p class="ql-block"> 西夏入侵宋境时,佘太君以百岁高龄亲自挂帅,率领杨家十二寡妇征西,集中体现了杨家将的爱国精神。</p> <p class="ql-block"> 张金定是杨继业和佘赛花长子杨延平(杨大郎)的妻子。作为杨大郎的妻子,张金定展现出了传统女性的美德,以家庭为重,默默支持丈夫和杨家,为家庭付出,处理家中事务井井有条。</p><p class="ql-block"> 她隐忍平和,平时自信不强,怯懦怕事,无胆,表面与一般妇女无异,凡事希望息事宁人,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她坚毅刚强,当真正被触怒时,会爆发出惊人力量,一发不可收拾,尽显女性坚毅一面。</p><p class="ql-block"> 作为边关八大令公张令公之女,张金定自幼跟随父亲练习家传枪法,武艺不凡。她不仅个人武艺高强,还精通带兵布阵之法,具备一定的军事指挥才能,是杨大郎的贤内助。</p><p class="ql-block"> 在大破天门阵战役中,张金定带兵攻打太华阵,一人连杀北国三员猛将,成功拿下太华阵,为杨家将大破天门阵立下赫赫战功。</p><p class="ql-block"> 丈夫杨大郎在金沙滩之战牺牲后,张金定励志成为杨家女将,和杨家女将一起多次击退辽国来犯之敌,收复了被辽国侵占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马翠萍是杨家二郎杨延定的妻子。马翠萍作为杨家将的一员,曾随佘太君、穆桂英等出关抗敌,英姿飒爽,武艺高强,展现出了英勇无畏的精神,为保卫大宋江山贡献了自己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 花谢玉为杨三郎杨延安之妻,花谢玉又被称作董月娥、朱月梅或花似玉,是原北汉降将忻州铁弓令公董镇洪之女。</p><p class="ql-block"> 她擅长箭法,武艺高强,不在其丈夫之下,有着“神射董三娘”的称号,在战场上能凭借精准的箭术射杀敌军,为杨家将在战斗中取得优势。</p><p class="ql-block"> 在幽州战役的金沙滩一役中,杨三郎被辽兵的钩镰枪勾于战马,乱马践踏而死,此后花谢玉为其守节。在穆桂英没出现之前,花谢玉与张金定、马翠平同为佘太君得力帮手,负责处理军中的诸多事务。十二寡妇征西时,她利用高超的箭术,射杀了不少敌军将士,立下战功。</p> <p class="ql-block"> 云翠英是杨四郎杨延辉的妻子,为杨门女将之一。在杨家将抵御外敌、保家卫国的诸多战役中,云翠英作为杨门女将积极参与,如家女将征辽一役,她是令婆佘赛花和大娘张金定最得力的副手,为保卫国家和杨家的荣誉贡献力量。</p><p class="ql-block"> 当杨四郎在金沙滩之战后失踪或被辽国招为驸马的18年间,云翠英在中原一直为杨四郎守寡,尽心尽责侍奉婆母,彰显了其忠贞和孝顺。</p> <p class="ql-block"> 曹秀英是杨五郎杨延德的妻子,杨门女将之一,曾随佘太君出征。</p> <p class="ql-block"> 柴美容即柴郡主,是杨六郎杨延昭的正妻。柴美容是后周世宗柴荣之女,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大宋后,因赵匡胤曾经与柴荣八拜为交,便将柴郡主养于宫中,封为郡主,也有说法称赵匡胤敕封她为皇御妹金花郡主,与八贤王赵德芳兄妹相称。</p><p class="ql-block"> 宋太宗赵光义率柴郡主到边关射猎,被辽将擒住,杨延昭救回宋王及郡主,大臣傅龙之子傅丁奎也赶来救驾,宋王误以为是傅救驾,乃将郡主许婚,经过一番波折,真相大白,最后杨延昭和柴郡主喜结良缘。</p><p class="ql-block"> 柴郡主成为杨门女将之一,多次和杨门女将一起出征打仗,保卫国家疆土,出生入死,奋不顾身。例如西夏犯边杨宗保任征西大元帅不幸殉国后,佘太君率军征西,柴郡主就参与了此战。</p><p class="ql-block"> 柴郡主号称是大宋第一美女,有天下第一美女之称,其美貌出众,气质温婉大方,不摆皇家女儿的架子,与家人相处和睦,侍奉公婆尽心尽力,对待丈夫温柔体贴,是一位贤良淑德的女性。</p> <p class="ql-block"> 杜金娥父亲是山寨王,也有说法称其父是当朝令公杜国显,与杨业同朝为官,后被削职为民。</p><p class="ql-block"> 杜金娥长得细高个,杨柳细腰,白似梨花、眉如新月,秋波含情,乌黑的头发像墨染,上边打个蝴蝶结,身穿鹅黄色软缎、腰扎黑金丝绣的腰带,穿着红色牛皮靴子,外边罩着石榴红的斗篷,恰似九天仙女下世。</p><p class="ql-block"> 她热情爽朗,有着傻大姐的幽默感,感情专一,勇往直前,率直大方,做事黑白分明。</p><p class="ql-block"> 杜金娥是杨门女将中唯一一位天上星宿降世之人,师从九华仙人,会灭兵接刃之术,武艺出众,使三口飞刀,百发百中。</p><p class="ql-block"> 七虎幽州一战时,杨七郎出重围搬兵与杜金娥相遇,在杜家山结为夫妻。杨七郎本想回去禀报父母与杜金娥成婚之事,但金沙滩一战,七郎战死沙场,杜金娥遵从七郎遗愿,回到杨家,成为杨家七娘。</p><p class="ql-block"> 杜金娥在投奔杨家的路上,因动了胎气,在树林中生下儿子杨宗英,因当时情况紧急,她将孩子包好挂在树枝上,留下信物,后杨宗英被人捡去抚养,长大后带着信物到杨家认亲。</p><p class="ql-block"> 杜金娥为报杀夫之仇,独自一人勇闯黑松林,亲手斩杀了潘仁美,后又在遂州城斩杀了韩昌的弟弟,还跟随佘老太君征战西夏,屡立战功。</p><p class="ql-block"> 杨宗英学成归来后,在破天门阵时不幸丧生,杜金娥又经历了丧子之悲。</p> <p class="ql-block"> 云秀清是杨八郎的妻子,属于杨门女将之一。她与其他杨门女将一样,在杨家将男丁征战沙场、伤亡惨重的情况下,展现出巾帼不让须眉的勇气和智慧,为保卫杨家和宋朝江山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她不仅有着出色的战斗能力,还具备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对杨家的忠诚,是杨家将群体中不可或缺的一员。</p> <p class="ql-block"> 穆桂英是杨宗保之妻,出身于穆柯寨,是寨主穆羽之女,小名穆金花。她生来勇武有力,武艺精湛,曾遇神女传授神箭飞刀,百发百中。 </p><p class="ql-block"> 辽国入侵大宋,杨延昭为破天门阵,派孟良前往穆柯寨求借降龙木,孟良误拿穆桂英猎物与之交手不敌败走。后杨延昭之子杨宗保前往,与穆桂英交战被擒,二人在相处中互生爱慕。</p><p class="ql-block"> 杨宗保回营后提出要与穆桂英结亲,杨延昭愤怒之下欲将其处斩,经佘太君说情,杨宗保得以戴罪立功。穆桂英得知后,率众带着降龙木前往宋营和谈,最终得到佘太君的认可,嫁入杨家。</p><p class="ql-block"> 穆桂英嫁入杨家后,随杨宗保出征,作战骁勇,屡挫辽军。她先后攻破辽军青龙阵、铁门金锁阵、白虎阵等,在与辽军的决战中,辅助杨宗保大破萧天佐的天门阵,痛歼辽国萧太后亲率的辽军主力。</p><p class="ql-block"> 杨宗保西征西夏时中计被困,穆桂英带领杨家众位女将前往前线营救,后与杨宗保共同对战西夏,大胜而归。在佘太君百岁挂帅率十二寡妇征西时,穆桂英挂先锋印,在虎狼峡中了埋伏壮烈牺牲,但杨门女将最终大获全胜,西夏议和臣服。</p><p class="ql-block"> 穆桂英自幼习武,有神箭飞刀绝技,还精通各种阵法,其造诣甚至超过三关大帅杨六郎,在战场上冲锋在前,指挥若定,能在千军万马中杀出一条血路。 </p><p class="ql-block"> 她泼辣大胆、直朴率真、敢爱敢恨,几乎完全背离了封建规范对女性温柔贤惠、举止端庄的要求。面对杨宗保的拒绝她不扭捏强求,面对公公杨延昭的反对她也毫不惧怕,而是坦率直言自己的想法。</p><p class="ql-block"> 她智慧过人,不仅能打,还能谋,在战场上多次运用智谋,设计巧妙的计策,引敌入伏,打敌人措手不及,取得胜利。</p> <p class="ql-block"> 杨排风是杨家的烧火丫头,是山西陈家庄人,本名叫陈风,自幼父母双亡,5岁时跟随舅舅生活,16岁入住天波府成为烧火丫头。</p><p class="ql-block"> 她性格泼辣,像个男孩儿,勇敢无畏、机智灵活、心无城府,说话做事干脆利落,专爱与刀枪结伴为伍。</p><p class="ql-block"> 杨排风虽为烧火丫头出身,但她对武艺有着浓厚兴趣,常常偷偷观看杨家子弟练武,并刻苦练习,久而久之练就了一身好武艺,十八般武艺样样在行。</p><p class="ql-block"> 她善使一条烧火棍,武器奇特,杀法迥异,六郎还特地为她打造了一根能喷火的烟火棍,在战场上发挥了奇效。 </p><p class="ql-block"> 在辽国萧天佐摆下天门阵,宋军久攻不下的危急时刻,杨排风跟随穆桂英出征。她手持烧火棍,冲锋在前,凭借精湛的武艺和灵活的战术,多次突破敌人防线,为大破天门阵立下战功。</p><p class="ql-block"> 天门阵之战后,杨排风亲自挂帅平定南方叛乱,并且连连告捷,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领导能力。</p><p class="ql-block"> 杨宗保被擒后,皇上招考二路大帅,杨排风巧扮男装来到武科场登台比武,棍打焦赞、孟良,后从韩昌手中救出杨宗保。</p> <p class="ql-block"> 杨八姐是杨家将中一位个性鲜明、英勇无畏的传奇女。</p><p class="ql-block"> 杨八姐名杨琪,字春花,也被称为杨延琪,是北宋时期杨家将中杨继业和佘赛花的女儿,佘太君的小女儿,排行第八。 </p><p class="ql-block"> 她冰雪聪明,思维敏捷,在各种复杂的情况下都能迅速想出应对之策,如在盗刀、盗凤发等行动中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p><p class="ql-block"> 敢作敢为,行事大胆,不畏惧困难和危险,敢于独自面对各种挑战,曾独自领兵前往三关阻击辽军。</p><p class="ql-block"> 她个性我行我素,有自己的主见和想法,不轻易受他人约束,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p><p class="ql-block"> 幽州大战中杨继业为国捐躯,金刀流落辽邦,杨八姐和杨九妹女扮男装进入北国,历经艰险,最终成功盗取金刀。</p><p class="ql-block"> 辽国摆下天门阵,杨六郎探阵身中剧毒,需要龙须、凤发做药引,杨八姐冒险求助杨四郎,在铁镜公主的帮助下,取得辽太后的凤发,成功救治了杨六郎。</p><p class="ql-block"> 杨八姐与九妹到郊外春游,宋皇看上杨八姐,派包大人到杨府找佘太君提亲,佘太君漫天要彩礼变相拒绝,激怒宋皇,引发了一系列冲突,最终在寇准调解下,宋皇让步。</p><p class="ql-block"> 杨八姐嫁给了火山军部将、殿前司铜锤班指挥使铜锤程普,程普乃南唐鲁国公程飞虎之子,即程咬金后人。</p><p class="ql-block"> 杨八姐作为杨门女将的代表人物之一,她的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巾帼英雄的象征,激励着无数女性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展现出女性在历史和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p> <p class="ql-block"> 杨九妹本名杨延瑛,字秋菊,是北宋名将杨业和佘太君最小的女儿。她自幼受到杨家将军事家族氛围的熏陶,聪明伶俐,喜欢诗词歌赋,同时对武艺和谋略也有浓厚的兴趣。 </p><p class="ql-block"> 独闯幽州救杨六郎辽兵攻打宋国时,杨六郎被辽将萧天佑困在双龙谷。杨九妹和五郎、孟良前去解救。她在打探消息过程中,扮作猎人、僧侣,凭借智慧和勇气应对辽兵搜查,后被幽州丞相张华看中,却因身份暴露被关进监狱,不过最终成功完成救援任务。</p><p class="ql-block"> 幽州盗金刀。杨业阵亡后金刀被收藏在辽国昊天塔中,杨九妹为取回金刀,与姐姐杨八姐女扮男装前往幽州。过程中虽历经波折,姐妹俩失散,但杨九妹在杨继康的帮助下混入昊天塔,又在杨四郎的协助下,以辽将胡宏之子胡元的身份被释放,并成功盗得金刀,与杨八姐一起将其护送回天波府。</p><p class="ql-block"> 征战西夏。西夏大军侵犯宋境,杨宗保等阵亡,佘太君率领杨门女将出征。杨九妹与杨文广一起绕到西夏军后方,在战斗中杨九妹连斩西夏军四员战将,配合前方的穆桂英,使杨家将在与西夏的战争中取得大胜。</p><p class="ql-block"> 杨九妹英勇善战。她马术精湛,擅长使刀和朝阳灿金枪,在战场上勇往直前,毫不畏惧,多次与敌军交锋并立下赫赫战功,如与辽国大将庆吉交战时,几个回合便将其砍于马下。</p><p class="ql-block"> 她聪明机智,在执行各种任务和面对困境时,杨九妹总能冷静思考,想出应对之策。如在幽州盗金刀和独闯幽州救杨六郎的过程中,她巧妙地伪装自己,应对敌人的盘问和搜查,成功完成任务。</p><p class="ql-block"> 她忠毅勇敢,对国家和家族忠心耿耿,秉承杨家将的爱国精神,为了保卫国家和家族荣誉,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奔赴战场,临危不乱,始终坚守自己的职责。</p> <p class="ql-block">雄关销钥峙苍穹,锁钥千秋峙晋中。</p><p class="ql-block">血沃幽云杨业烈,魂销朔漠曲声融。</p><p class="ql-block">石穿犹忆将军箭,霞灿还彰霁色虹。</p><p class="ql-block">烽火台前惊世变,熙攘游客沐新风。</p> <p class="ql-block"> 用罢午餐,我们乘坐旅游大巴离开雁门关,经过近3小时奔波,于下午四点回到太原。</p> <p class="ql-block"> 在太原用了晚餐,前往太原武宿机场,乘坐MF8156的航班飞回福州。8时整航班正点起飞。</p> <p class="ql-block"> 经过2个半小时的飞行,22:30MF8156航班安全降落在福州长乐国际机场。山西行的旅程圆满结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