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平朱氏牌楼

光影

朱氏牌楼亦名朱氏石坊,位于原平市城西14公里的阳武村。是由晚清中议大夫、陕西延榆绥兵道加盐运使武坊畴为其母朱氏所修的节孝牌坊。牌坊原为三座,现存两座。主坊落于村中,配坊建于村外,两坊均为石建。 牌楼为四柱三楼,重檐歇山顶,总高10.54米,面宽15米,正面比例为三比二。坊基座高0.96米,为束腰须弥座,上置栏板望柱一圈。栏板内剔底雕刻成一幅幅人物故事图案。 正前为四等身力士,分布均匀,与须弥座同高,栩栩如生,牌坊面宽三间,明间较宽,两次间较窄。 额坊下四柱为方形霸王柱,由四块雕刻精细的夹杆围抱,上套擒口将夹杆与霸王柱联为一体。霸王柱正面、背面各有四根戗柱,其上端插于霸王柱,下端立于须弥座上,明间的两霸王柱间用镂雕的二龙戏珠雀替联接,上置额坊。 柱头坊上浮雕人物故事、花鸟走兽等图案,两次间霸王柱间镂雕丹凤朝阳。匾形走马板上书“柏舟矢志”“竹柏流芳”各四字,上额浮雕人物、花卉等图案。牌坊下檐明间置匾一块书“圣旨”二字,两次间匾书分别为“懿范”、“徽音”。上下檐额雕有二十四孝图及人物花卉等吉祥图案。坊前设有石狮、旗杆各一对。 配坊位于该村的南部,高8米有余,为四柱三门,单檐歇山顶,规模略小,造型风格与主坊皆为石雕艺术精品。 历史背景与人物故事<br>‌ 1朱氏的节孝事迹‌<br> 朱氏28岁丧夫后,独自抚养幼子武访畴,侍奉婆母,并严格教导儿子成才。其子武访畴在道光年间中进士,官至陕西延榆绥兵备道,为官清廉,政绩卓著。道光皇帝曾下旨旌表朱氏节孝,牌坊建成后次年(1856年)朱氏离世。<br>‌ 2武访畴的仕途与建坊动机‌<br>武访畴少年贫苦,靠母亲教导勤学入仕,晚年辞官后主讲汾州西河书院。他为母建坊既是对朝廷旌表的回应,也体现了传统孝道与家族荣誉的象征。 1965年列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0月7日升格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编号8-0254-3-057)。 ‌历史与社会意义‌<br> 反映了清代节孝文化与社会伦理观念,是研究封建礼制的重要实物资料。<br> 其建筑布局与雕刻工艺为清代石牌坊的典型代表,具有极高的艺术史价值。 从村口再往里走不远还有一座村民祖上传下来的私人老物件,一座精美石雕的牌楼,观看需要扫码,也不贵,十元,老人家会给你开锁请你观看 这两座石雕牌楼太精美了,喜欢的可以来亲眼目睹它的美,感受古人的精湛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