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四月的孝义城,风里含着花香。我坐在书桌前,展开高大旺主席在《孝义市老年人体育协会2025年工作会议上的报告》,墨香与花香交织间,仿佛看见孝义老体协人在岁月里舞出的生命华章。报告以辛弃疾的词起笔,将“青山”比作家乡热土,字里行间流淌着对这片土地的深情,亦勾勒出孝义老体协文体事业在传承与创新中的生动图景。</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一、古韵新声:文化根系里的精神原乡</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当稼轩词章穿越八百年光阴,在孝义老体协的报告中化作精神图腾,传统文化便有了新时代的注脚。高大旺主席将“青山”喻为家乡、人民与事业,这份浪漫的比附里,藏着对文脉传承的深刻自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三晋文化研究会的年度会刊《孝义文化丛书》和《孝义文化研究》季刊创刊十五年来,让孝义文化皆成铅字,恰似为孝义大地立起一面文化镜子。那些记载着孝义撤县设市变迁的文字,那些收录着孝义名人轶事的篇章,不是简单的史料堆砌,而是将地域文化小心封存。正如报告中所言:“文化是守正的基因、创新的根本。”当银龄人在书画展上挥毫泼墨,在戏曲舞台上唱响梆子腔,他们手中的毛笔、琴弦,便成了勾连古今的桥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铁道兵文化体育联谊会的老兵们,聚是一团火,散作满天星。他们把“穿军装时保家卫国,脱军装后服务家乡”的信念,化作晨练时的军体拳,化作社区里的义务巡逻。当800多名铁道兵退役军人在老体协找到新的“连队”,那些关于青春与信仰的故事,便在广场舞的旋律里、在门球撞击的清脆声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文化如水,润物无声,它让每个参与其中的老兵,都成为文明传承的活载体。</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二、银发风华:岁月淬炼出的生命诗行</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离退休干部服务中心的报告大厅,挂着一幅书法:“人老心不老,老亦不老;心老人不老,不老亦老。”这是高大旺主席对老年观的哲学思辨,亦是近万名会员的真实写照。操舞健身协会的队员们,清晨便在广场上舒展腰肢,朝阳为他们的银发镀上金边,身影倒映在湿漉漉的地面,宛如一幅流动的水墨画。柔力球队的队员们,手持彩球翻转腾挪,球与拍撞击出的韵律,竟与《诗经》里“左旋右抽”的描述遥相呼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最动人的是那些关于“第二青春”的故事。昔柔老师从柔力球爱好者成长为国家级裁判,又受聘为全国特约教练,手中的球拍化作丈量世界的标尺;戏曲演员燕燕,在《下河东》中饰演罗氏夫人,水袖翻卷间,将巾帼英雄的忠烈肝胆演绎得淋漓尽致。他们用行动证明,年龄从来不是逐梦的枷锁,而是岁月馈赠的勋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高大旺主席《变老的时候》这首散文诗,在老体协的会员中广为流传。“变老的时候,一定要变好,变得所能达到的最好。犹如瓜果成熟,犹如焰火升腾”——这不是对衰老的妥协,而是对生命的礼赞。当会员们在书法里探寻魏晋风骨,在太极中领悟阴阳哲学,在合唱时重温青春旋律,他们便在时光的褶皱里,种出了一片葱茏的精神百草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三、和合共生:织就银龄社会的温暖网络</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老体协的魅力,在于它是一个充满烟火气的“精神共同体”。34个协会如34颗星辰,在“统分结合”的体制下熠熠生辉。体育健身类协会是活力担当,乒乓球的扣杀声、门球的撞击声,为城市清晨注入动感节拍;文化艺术类协会是灵魂栖息地,书画室里的墨香、戏曲台前的水袖,让浮躁的心绪得以安顿;康养协会与会员联促服务中心,则如贴心管家,为会员们的幸福晚年筑牢底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会员联促服务中心的“会员得实惠,企业增效益”模式,堪称老体协发展的创新样本。152家合作单位、318个门店,编织成一张覆盖全城的服务网络。当安洁水公司送来百万元好水,当金达公司总经理为门球比赛慷慨解囊,商业逻辑与公益情怀达成美妙共振。这种“双向奔赴”的温暖,让老体协不再是单纯的兴趣团体,而是链接政府、企业、社会的情感枢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制度建设的智慧,亦在细节中彰显。“三大原则八大注意”不是冰冷的条文,而是“为老年人所需开展活动”的温情承诺;“去行政化”与“又行政化”的平衡,让协会既保有民间活力,又不失组织纪律。当会长们以“大仁、大道、大义”为准则,当副职们甘当“高参”与“救火队员”,这个拥有近万名会员的庞大组织,便有了“万人操弓,共射一招”的凝聚力。</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四、向光而行:在时代浪潮中勇立潮头</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站在“双百强”目标的新起点,老体协的目光始终与时代同频。当柔力球走进校园,当“春青杯”全国门球赛、“宝宝杯”中国象棋赛在孝义举行,当“金融杯”柔力球比赛引来14家银行企业冠名,老体协文体事业早已超越传统意义上的“老有所乐”,成为城市发展的“活力源”与“形象窗”。2024年是孝义老体协成立以来成果最为丰硕的一年,61枚奖牌的背后,是“请高手,找对手,帐中有能手”的进取精神,是“山登绝顶我为峰”的自信姿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最令人振奋的,是与时俱进的创新探索。当老体协受邀参加央视春晚节目海选,当会员联促服务中心在会员合作单位间碰撞出奇妙火花。短视频里的太极教学、直播中的戏曲展演、线上的书画拍卖,让老体协文体事业突破时空限制,成为年轻人眼中的“潮生活”。这种“逆龄生长”的力量,源自对时代脉搏的精准把握,亦源自“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文化自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孝义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老体协如同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根系深扎传统文化土壤,枝干沐浴时代文明新风。它让每个会员都能在岁月的褶皱里找到发光的位置,让“夕阳红”成为比朝阳更璀璨的存在。正如报告结语所言:“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当老体协人以热爱为笔、以岁月为墨,在人生画卷上挥毫泼墨时,他们早已成为家乡青山间最动人的风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合上书卷,窗外的月季花开得正盛。微风拂过,仿佛传来广场上的舞曲声、戏曲的婉转声,球与拍的撞击声。这些交织在一起的声响,是时光的和弦,是生命的礼赞,更是一个城市对文明传承、对老体协人最温情的回应。愿每一个走进老体协的人,都能在“青山”的注视下,遇见更好的自己,成就更美的时代。</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