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慈父百年诞辰 崇高风范世代铭记

远征

<p class="ql-block">  纪念慈父百年诞辰</p><p class="ql-block"> 崇高风范世代铭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李严 李威 李弘 由家中资料选择百图编制)</p> <p class="ql-block">  2025年对于我们这个大家庭来说,是很重要的一年,5月25日,是敬爱慈祥的父亲诞辰百年纪念日。这天,作为李春堂、彭文峰的儿女李严、李威、李弘携全家人及杜小荣聚集一堂,纪念这一重要的日子,我们是您二老最亲的人,聚集一堂再次深情缅怀13年前仙逝的父亲,座谈父母亲的养育之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次对先辈精神的追忆与传承,我们将永远铭记深厚恩德,传承光荣传统,以勤俭持家、幸福安康,积极为社会多做贡献的效绩,告慰父母!</p> <p class="ql-block">  父亲是1925年农历4月28日出生在河北邯郸一个贫穷家庭里。当时全家五口,竟地无一分、房无一间,全靠父亲给地主劳动所得来勉强维持最低生活。因家贫没钱买做饭的煤,父亲八岁时和二弟到菜园去拾菜叶,母亲做成酸菜冬天吃。9岁时,家虽很贫苦,仍想方设法送父亲上学读书。只上了两年的小学。11岁时到本村一个地主家做童工,什么活都干:割草喂牲口、锄谷子、玉米、收割夏秋农作物和做瓷器。</p><p class="ql-block"> 父亲13岁时就参加了八路军,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抗美援朝等重大历史事件,最终投身航天事业,直至离休。那些奖章和徽章不仅是荣誉象征,更是他一生奋斗的真实写照。</p> <p class="ql-block">  父亲的《我的人生之路》一书共分八章,约15万字,分别记载父亲从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及离休以后所走过路。这是父亲人生的真实写照,不仅从艰苦历程回顾忆文章,而且从书本封面到个人肖像,再到勋章展示,每一张照片背后都藏着一段不平凡的故事。此书同所有将帅传记书一样,记载了父辈共产党人艰辛奋斗和光荣的一生,读之对后人很有教诲。</p> <p class="ql-block">  父亲李春堂13岁参加八路军,从当司号员到战地军医,金戈铁马、戎马一生,后调入国防部五院及航天军工单位,先后荣获各种表彰奖励21次。</p> <p class="ql-block">  作为老军人,父母始终发扬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工作与生活中始终充满着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爱国敬业,兴趣广泛,可谓多才多艺。父亲爱好读写、唱歌、弹琴、舞剑、养花和种菜等,母亲爱音乐、善歌舞、下棋和打麻将等。在我们儿女小时就买来乒乓球、羽毛球拍,军棋、跳棋以及滑冰鞋和照相机等让我们学习锻炼。</p> <p class="ql-block">  图为父亲的立功受奖表</p> <p class="ql-block">  图为战争年代父亲与指战员们合影。</p> <p class="ql-block">  图为1950年底父亲所在的35师105团全体医生合影。</p> <p class="ql-block">父亲在朝鲜与战友们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图为在抗美援朝时期,母亲与战友们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  在父亲诞辰百年纪念日到来之际,将父母生前工作生活的美好存照,以及我们家人幸福生活中留影,选编了这美篇中,以表达我们后辈子孙对父亲和母亲的深切缅怀、深情纪念。</p> <p class="ql-block">  从父亲战争年代珍贵的存照,及家人几十年中的生活照片,定格了亲情的美好时刻。尤其二老的音容相貌令人亲切敬仰,犹如生前一样永远伴随我们后辈,也让我们更加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p> <p class="ql-block">  托两位老人的福,我们这个大家庭和睦幸福、春色满堂。父母之恩重如山,养育之情大如天,其恩德荫泽后人,造福全家。</p> <p class="ql-block">  每当回想起以往的岁月,想到或看到那些珍存的相片,就很感到亲切、珍贵,不仅从中能徒增浓郁的感恩之情,而且能不断获得启迪、激励和对生活的热爱。</p> <p class="ql-block">父亲的奖励证书和立功奖章。</p> <p class="ql-block"> 1954年父母结婚时留影。</p> <p class="ql-block">  下图为父亲带我们爷爷在北京等地风景地游览留影。</p> <p class="ql-block">  下图为父亲带我们爷爷在南京中山陵风景地游览留影。</p> <p class="ql-block">  下图为父母带我们奶奶和我们在北京留影。</p> <p class="ql-block">  下图为1960年,母亲领我们在江西住宅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父母亲和我们在江西</p> <p class="ql-block">  下图为1961年父母带我们在北京游览。</p> <p class="ql-block"> 下图为上世纪六十年代在内蒙呼浩特市留影。</p><p class="ql-block"> 我们四个子女先后在航天四院参加工作,并受家庭氛围熏淘,都各有些爱好特长。尤其是从小在您们的支持下,爱学习读书,学会了滑冰、打乒乓球羽毛球,喜爱琴棋书画,形成了优良的人生态度,养成了良好生活习惯,所以,我们工作时都很出色,退休后身体也都挺健康,现在经常参加社区多种文体活动。</p> <p class="ql-block"> 下图为在内蒙呼市时期全家合影</p> <p class="ql-block">  下图为1971年10月由内蒙搬迁西安时,全家在北京天安门广场留影。</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2011年不幸的是母亲80多岁病逝,一年多后父亲在88岁病逝。我们后辈子孙十分哀痛并永远怀念他们。</p><p class="ql-block"> 托你们俩老的福,我们各个小家庭都生活的很好,二老的四个孙儿孙女都健康成长,工作敬业、热爱生活、多才多艺,最小的孙女甜甜研究生毕业在北京工作,现都结婚了。</p><p class="ql-block"> 2025年春节期间,我们一大家人喜庆地团聚、聚餐。前年李全喜全家来西安,也大团聚了。于是不少亲友点赞:“幸福一家人”、“这么一大家人团聚真难得”!</p> <p class="ql-block">  有优良家风的滋养,以及各小家的共同努力,如今,我们这一大家子人丁兴旺,家家生活富裕安康幸福,各小家都有房有车,家庭和睦。</p><p class="ql-block"> 如今我们兄妹三都己退休安度晚年,孩子们都工作尽职敬业,生活和睦孝顺。特别是您们4个可爱的重孙辈儿女们都茁壮成长,聪明活泼,身心健康,在学校都是好学生。</p><p class="ql-block"> 敬爱的父母亲,您们放心吧!</p> <p class="ql-block">  李严激情缅怀作诗:</p><p class="ql-block">《恭怀先父百年诞辰》</p><p class="ql-block">烽烟年少别乡关,</p><p class="ql-block">戎马倥偬战血殷。</p><p class="ql-block">八载驱倭奔战地,</p><p class="ql-block">三秋抗美守边关。</p><p class="ql-block">航天转战秦川月,</p><p class="ql-block">育子勤栽兰桂颜。</p><p class="ql-block">百岁生辰思德范,</p><p class="ql-block">音容长伴梦魂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次对先辈精神的追忆与传承,我们将永远铭记深厚恩德,传承光荣传统,以勤俭持家、幸福安康,积极为社会多做贡献的效绩,告慰父母!</p> <p class="ql-block">  李威深情写道: </p><p class="ql-block"> “春堂、春堂”,这是母亲叫父亲名字时的亲密称呼。父母在世时,勤俭持家,养育我们,人丁兴旺,温馨幸福,真可谓“春满庭堂”!</p><p class="ql-block"> 父母亲在十三、四年前仙逝了,我们非常悲伤,幸有父母二老慈恩厚重,福荫子孙,我们仍深享您们给予的福份,各小家生活仍是春色满堂,祈愿我们子孙世代春色满堂!</p> <p class="ql-block"> 李弘感慨抒情:</p><p class="ql-block">《永遇乐.缅怀家尊百年寿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感恩家尊,抚育子女,百年寿诞。</p><p class="ql-block">少年从军,投身革命,曾南征北战。</p><p class="ql-block">八年抗日,戎马倥偬,解放战争辗转。</p><p class="ql-block">建国初,援朝赴险,浴血奋战前线。</p><p class="ql-block">解鞍归业,奉献航天,携领全家来陕。</p><p class="ql-block">子孙满堂,各为翘楚,懿德作典范。</p><p class="ql-block">亲眷欢聚,缅怀家尊,共话一生贡献。</p><p class="ql-block">父母恩、镌心铭骨,永远怀念!</p> <p class="ql-block">  父亲李春堂的长孙李想代表后辈激情读了纪念文章——</p><p class="ql-block">各位家人:</p><p class="ql-block"> 今日围坐,念爷爷百年春秋。他十三岁挎枪赴国难,从太行硝烟到长津湖冰原,从淮海战火到戈壁航天场,枪林弹雨里拼出山河重整,大漠风沙中铸得箭指苍穹。他常说“伤疤是战士的勋章,沉默是对牺牲的致敬”,那身补过的军装、泛青的搪瓷缸,藏着最浓的家国魂。</p><p class="ql-block"> 如今我们追思,不为颂功,只为记取:三餐之暖,皆因先辈衔薪;盛世之安,皆由英烈奠基。望后辈永怀“半条棉被”的初心,守得住清贫,扛得起责任,让爷爷眼里的星火,在我们血脉中长明不熄。</p><p class="ql-block"> 敬爷爷——山河记得您,我们亦是您!</p> <p class="ql-block">  这次聚会,既是纪念,又是激励,我们将永远铭记父亲的恩德,把这份光荣传统代代相传! </p><p class="ql-block"> 敬仰父母养育恩,</p><p class="ql-block"> 善慈深厚荫子孙;</p><p class="ql-block"> 崇高风范留青史,</p><p class="ql-block"> 世代铭记心中存!</p> <p class="ql-block">  父亲与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原副院长杨南生亲切交谈。</p> <p class="ql-block">  父亲与原院长邢球痕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  原院长周为民为父亲参与的文艺活动颁奖。</p> <p class="ql-block">  我们于2025年春节期间,在满江红酒店欢聚一堂,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原四院党委书记胡建华题词道: </p><p class="ql-block"> 思 念</p><p class="ql-block">——纪念李春堂先生诞辰100周年</p><p class="ql-block"> 为国为民 戎马一生</p><p class="ql-block"> 百岁寿诞 永世留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原四院副院长杜磊深情回忆道:</p><p class="ql-block"> 李伯伯在我的忆中十分慈祥,愛劳动。当时我就住在十号楼东端楼上,上下楼常常会碰到李伯伯,常常会聊上几句,感到特别的舒心。我们的事业就是建立在像李伯一样不怕牺牲打下的红色江山的基础之上。今天事业的发展都包含了先辈们的贡献!今天看到李伯伯掛满勲章的照片,心中涌动着无数的回忆和力量!</p> <p class="ql-block">原43所、四院党委书记张康助赋诗赞曰:</p><p class="ql-block">令尊百年寿诞,</p><p class="ql-block">家人齐聚怀念。</p><p class="ql-block">音容笑貌犹在,</p><p class="ql-block">历历尽展眼前。</p><p class="ql-block">不论戎马倥偬,</p><p class="ql-block">还是奉献航天。</p><p class="ql-block">均能尽职尽责,</p><p class="ql-block">留得英名永传。</p><p class="ql-block">后辈继承美德,</p><p class="ql-block">开创家业新篇。</p> <p class="ql-block">李弘同学原航天医院院长李超赋诗颂扬:</p><p class="ql-block"> 七律.李伯春堂诞辰100周年纪念</p><p class="ql-block">燕北赵地一磁县,春堂诞生百年前。家贫日苦缺吃穿,寻求翻身把军参。从此跟定共产党,抗日解放援朝鲜。开国授衔为校官,随后举家入航天。</p><p class="ql-block">丰功伟绩留后世,医术仁德皆称赞。后辈晚生得护佑,音容永驻我心间。</p><p class="ql-block"> 晚生李超携婉琛商羽敬上,</p><p class="ql-block"> 2025年5月25日10时于无锡。</p> <p class="ql-block">  父亲的同事郭玉璞的女儿郭志宏感慨而言:</p><p class="ql-block"> “李叔叔不仅是你们子女永远可以骄傲的父亲,他的一生,所作所为在我们心里也是不可磨灭的!”</p> <p class="ql-block">  河北邯郸老家的亲戚张爱晨深情写道:</p><p class="ql-block">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和伯父伯母相识,多少年来亲耳聆听他的故事,阅读他的自传,同他亲切交流,他的人品人格魅力深深地感染着我影响着我,我是从内心里崇敬长辈!自然也敬爱伯父伯母家中的所有亲人!</p> <p class="ql-block">  李严、李威的老领导、原43所党委副书记肖有训评价道:</p><p class="ql-block"> “为功勋卓越的老人点赞!</p><p class="ql-block"> 看到了,这个美篇很不容易,下了功夫,珍贵资料,便于保存,一代一代传下去,很有意义。”</p> <p class="ql-block">  河北邯郸老家的亲戚李全喜深情写道:</p><p class="ql-block"> 在伯父百年诞辰之际:深深的怀念我的伯父,愿天堂没有病痛,伯父为国捐躯的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前行!我们生活在伯父的事业里,伯父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里!</p> <p class="ql-block">  图为父亲撰文在《中国航天报》和《陕西老年报》上发表的文章。</p> <p class="ql-block">  河北邯郸彭城老家亲戚杨和平真情表达道:</p><p class="ql-block"> “今天,得知你们为缅怀你们的父亲百年诞辰相聚在一起我很高兴。首先我代表家乡的亲朋好友对你们的父亲母亲表示深湿地怀念,感谢他们培养出了你们这样的优秀儿女!看到你们相亲相爱的一家人相聚在一起.很是幸福,我很敬佩和欣慰,敬佩的是你们能举办这样有意义的活动来缅怀纪念你们的父亲,这在现如今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你们没有忘记父辈对你们的养育之恩和抚养之情,这样的聚会很有意义,即是对你们父亲的缅怀之情,也是对晚辈的教育和传承,你们做出了榜样,值得称赞!</p><p class="ql-block"> 另外,借此表达我和家乡亲戚们的缅怀之情!</p><p class="ql-block"> 借此机会,也真诚地欢迎你们有机会回老家来观光旅游。</p><p class="ql-block">顺祝:工作顺利、家庭美满、生活幸福</p><p class="ql-block"> 2025年5月24日晨写于彭城</p> <p class="ql-block">李弘的老师赋诗一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英雄功高无须言,</p><p class="ql-block">且看勋章满胸前。</p><p class="ql-block">翘楚子女永怀念,</p><p class="ql-block">人民心中活万年。</p> <p class="ql-block"> 《伯父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伯父是一片天,那么宽广,那么高远。伯父是一名勇士,为祖国驱黑暗 战顽敌,从抗日峰火到抗美援朝,江河大地印记下他可歌功绩,一枚枚奖章展示了他不平凡的荣光。伯父像拉车的牛,任劳任怨,为祖国航天事业奉献一生。伯父是一棵大树,为家庭和亲人遮风档雨。伯父像一片大海,包容着晚辈 厚爱着晚辈健康成长!</p><p class="ql-block"> 伯父是火,在冰天雪地里给予我们温暖。伯父是太阳,不言不语,四季温暖着我们的心房,给予我们前进的信心,不竭的力量!伯父是灯,在人生的路上为我们永远指引方向。</p><p class="ql-block"> 纪念伯父李春堂诞辰百年由感而作。 (张爱晨)</p><p class="ql-block"> 2025年5月25日于北京航天城</p> <p class="ql-block">  邢球痕院士女儿邢一红有感而发:</p><p class="ql-block"> 有着崇高风范的航天老前辈,培养了高尚的航天后代,为你们一大家人点赞!</p> <p class="ql-block">  河北邯郸老家侄女范平平深情至信:</p><p class="ql-block"> 逝去的是岁月,不变的是信仰。看着一张张老照片,是那么亲切,不由得潸然泪下。致敬爷爷伟大的一生,光荣的一生。这是精神的丰碑,激励着我们传承爷爷的忠诚与坚韧,在新时代续写家族的荣光!</p><p class="ql-block"> 侄女平平敬上</p><p class="ql-block"> 2025.5.25</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