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杂思

李雁鸿

<p class="ql-block">清晨雨后</p><p class="ql-block"> 迎进了一个个孩子,看到了一个个父母。一阵突如其来的雨,让我看到了父母苦心:里面仅穿着短袖的妈妈脱下自己的外套让没有穿雨衣的孩子穿上进学校,而自己回家的路远比孩子进校门的路远好多;一个爸爸拿自己的防晒衣紧紧裹着女儿,与其说搂着不如说夹着,却忘了自己的头发上不停淌雨水;还有担心孩子淋雨把电动车骑到离校门实在不能再近的地方……那瞬间,没有任何对抗,只有全力保护。孩子,是一个个生命,是一个个家庭,更是一个个希望!</p><p class="ql-block">​ 我问毕业班的孩子,为什么要到学校上学?每一个孩子都告诉我:为了学知识!再问下去学什么知识的时候,他们就会很认真地说语数英音体美……学校的存在,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的确是传播人类文明、学习文化知识,我认为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功能:立德行。</p><p class="ql-block"> 学校课程从育人功能角度可能是有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而分的,表面上看起来是一堂堂以时间为分界的课,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去传授,实际上德育课程是特别核心的隐性课程。当然德育活动是外显的,但德育课程的育人功能是隐性的。这就形成了学校常常在做很多人看起来只是与“教学”无关的一次次活动,殊不知这些活动,是实现更有效课堂教学的精神力量与重要的信念补充。如果出于正确的节点和正常的发生概率而组织,会在思想上缓解学生的单纯知识学习压力,能在精神上让每一个生命看见不同的自我存在,铺垫自信心,缓释负能量,积淀阳光自信的生命底气。</p><p class="ql-block"> 形式是表象,触动内心,感知能量,适应群居,成长于未来社会,这才是教育更重要的目标。因为每一个人无论获取知识多少,只是他生命成长的一种需要,但真正能在未来社会不怕挫折、敢于面对、可以协作、坚强活下去才是人存在的重要意义。</p><p class="ql-block"> 教育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与难题,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也需要勇气。纯真的孩子们需要教育,那是家族的希望,也是国之未来。信任是任何关系的基础,理解是长久合作的前提,希望教育的多方保持平静,竭尽全力不忘初心:让每一个生命自然舒展,纯真自信,用自我的自然姿态与最美自己去大胆相遇。</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