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星期日,农历乙巳年四月廿一。前些日子,前往回龙窝探寻,回来后写成美篇发给老同学看,他提了些建议,激起我再次探寻回龙窝的欲望。今日有事,专程从回龙窝路过,以示回望。 东南入口随景 路南玻璃框架结构罩着的是一段古城墙遗址。由中间敞开的大门进入,可俯瞰城墙。 东南入口随景 俯瞰古城墙遗址 俯瞰古城墙遗址 如要近观古城墙,玻璃建筑的西端,有向下的石阶,可拾级而下,靠近观望。 漫步随景 观古城墙遗址 观古城墙遗址 花间府路的北侧为花间府,据说,院内清式庭院布局,景色不错,遂进去看看。 花间府随景 花间府一进院随景 因花间府现是酒店,游人只能进到此处为止。站在大堂门口回看二进院,庭院不大景色好,影壁墙上一幅木板浮雕的迎客松,迎接客人的到来。 花间府二进院随景 回观花间府二进院随景 回观花间府二进院随景 作为民居式酒店,花间府分为若干个小院,在一进院的西侧为二号院,而东侧为一号院。 花间府一进院随景 花间府一进院随景 而一号院、二号院的进户大门,同位于花间府路上。 花间府一号院大门随景 花间府二号院大门随景 花间府二号院随景 花间府西墙外,为一十字路口,向南通往回龙夜肆、奎河北岸、... ...;向北则是花间书屋。 十字路口南侧随景 十字路口北侧随景 花间书屋小巷,上次来过,这次为何又专程来此?原来这与“回龙窝”名字的由来有关。 花间书屋小巷随景 花间书屋小巷是个死胡同,巷子尽头南侧窝进去的建筑为花间集,现为花间府大堂的后门;巷口所立三个铜人雕像,中间的那位据说是乾隆。相传,当年乾隆下江南在徐州期间,微服漫步于街区,走到此巷尽头,发现是个死胡同,无法继续前行,只好转身返回,由此街区得名“回龙窝”。三人身后的铜雕画,表现的是当年回龙窝热闹的街景。 花间书屋小巷随景 花间书屋小巷随景 花间书屋巷的十字路口,向北通往彭城大院,此通道的西侧的伴云小院为花间府的4号院。 花间书屋巷十字路口随景 花间书屋巷十字路口随景 十字路口向西,则通往伴云亭、伴云别院、... ...。 花间书屋巷十字路口随景 伴云亭,典型的明清风格建筑,飞檐翘角、雕花窗棂,与回龙窝青砖灰瓦的街巷相映成趣。亭周围常有绿树掩映,晴雨之际云雾缭绕,登亭可感“云伴人游”的意境。 伴云亭随景 伴云别院,花间府酒店的院落之一。 伴云别院随景 沿此巷漫步西行,边行边观景。 小巷漫步随景 小巷漫步随景 小巷漫步随景 在回龙窝,这的空地比较大,五一前夕因搭建临时帐篷而未好好端详,现在空了出来,可好好看看四周的景象。 广场随景 广场随景 广场随景 广场随景 步出广场向南而行,便是一座园林式花园,东、北两个方向为长廊,中间为假山、湖石,其周边绿植环绕。 花园随景 花园随景 花园随景 花园随景 进入花园,听得东侧长廊传来阵阵口琴声,细细观来,原来这里是回龙窝口琴培训基地。 花园随景 花园随景 花园的南入口,毗邻奎河北岸,北绿植环绕,稍不注意,就可能走过。 花园随景 花园的西入(出)口,与回龙窝中央广场毗邻。 花园西入口随景 回龙窝中央广场随景 由花园向西行再转向北,可来到城墙博物馆。 城墙博物馆入口随景 博物馆依托明代古城墙而建,地面层采用创痛建筑形式呼应回龙窝历史街区,地下层则通过交错隔墙展现城墙文脉。 博物馆室内入口随景 博物馆室内入口随景 通往展厅的走廊,右侧镌刻着元代萨都刺的《木兰花慢.彭城怀古》,左侧为徐州古代历史沿革,中间诶《清.徐州府城图》,使游人感到徐州历史深厚。 博物馆室内入口随景 博物馆室内入口随景 博物馆室内入口随景 博物馆通过图文,展示了《徐州古城图览》,梳理了自春秋至明清2500多年建城史。 博物馆展示随景 徐州建城可远朔于公元前573年,时称彭城,由此徐州开始了建筑城墙的历史。彭城之名源于夏代彭祖始建的大彭方国。 博物馆展示随景 公元前206年,西楚霸王项羽在此建都,号令天下,留下戏马台等遗迹,传为美谈。 博物馆展示随景 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刘邦封异母弟刘交于楚国,都彭城。由此开始了对彭城的大规模营建,增筑城墙、兴建宫室、... ...。 博物馆展示随景 南北朝之后,徐州虽告别了汉朝王都的繁华,但依旧是屯戎之城、军事要郡。徐州城墙成为军事重镇的坚固堡垒。 博物馆展示随景 徐州地理条件优越,自古就是水陆交通要道,元末京杭大运河开通之后,就有“五省通衢”之称。元末,徐州城墙毁于炮火,明洪武年间重建。天启四年(1624)黄河决堤,城毁。后几度修葺补建,城墙恢复旧观。清嘉庆五年(1800),城墙又一次扩建。1928年起,历经沧桑的徐州古城陆续被拆除。 博物馆展示随景 徐州千年古城,不仅遗留了故垒遗台,也传颂着文人骚客的诗赋词篇。 博物馆展示随景 徐州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城墙则见证了古城狼烟四起、惨烈的战争。今天,我们所讲徐州城墙,形成于明洪武年间。 博物馆展示随景 徐州地处黄泛区,水患严重。尤其是明天启四年(1642),黄河在奎山堤决口,洪水冲垮东南城墙涌入城内,城中水深4米多,大水三年方退,全城尽被泥沙淹没,城墙埋于泥沙之下。崇祯元年(1628),在原址按旧制重建新城,从而形成徐州古城“城上叠城”的奇特景象。 博物馆展示随景 在近些年来的城市建设中,发现大量的埋在地下的明代城中遗址。 博物馆展示随景 古城徐州,人杰地灵,猛士如风,谋士如云。 博物馆展示随景 历史的进程改变了古城,城墙深深隐入时空的深处。 博物馆展示随景 博物馆虽然满是清水墙、图片文字,但也有摄影打卡之地--倒挂玻璃金字塔。 倒挂玻璃金字塔随景 在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尘封地下近四百年的古城又见天日,为此我们要多加保护,让它静静地望着我们,继续沉思。 博物馆展示随景 明城墙随景 明城墙随景 站在博物馆地上层的护栏边,向下拍照,你感觉如何? 俯瞰博物馆地下层随景 结束了博物馆的参观,由此向西行回返,随手拍下回龙窝边缘的街市情景,感觉怎样? 街市漫步随景 街市漫步随景 <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注:本篇中部分文字参考网络资料,在此谨表感谢。</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