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西方乞丐的误会

拾光

<p class="ql-block">刚到澳洲留学的庆贤,感觉自己被澳洲人霸凌了。</p><p class="ql-block">在上学的路上,一个穿着邋遢的流浪汉突然挡住他的去路,流浪汉身上浓浓的酒味,和其他不知名的复杂味道,迎面扑来,他本能地往后退了一步。</p><p class="ql-block">流浪汉向他伸出一只手,口里嘟嘟囔囔,庆贤费了好大劲才听清楚,原来流浪汉是向他乞讨,好像是要两块钱。</p> <p class="ql-block">他感觉有些不可思议,只要区区两块钱吗?两块钱能干什么呢?为了确认,他伸出食指和中指比了一个“二”的手势问,</p><p class="ql-block">“你是要两块钱吗?”</p><p class="ql-block">流浪汉还是哼哼哈哈含糊不清地嘟囔着。</p><p class="ql-block">庆贤担心他没有听清楚他的问题,把两个手指转过来,掌心朝内再次问道,“是两块吗?”</p><p class="ql-block">没想到,流浪汉突然面红耳赤,暴跳如雷,冲着他骂骂咧咧,庆贤不想惹事,赶紧避开。</p> <p class="ql-block">庆贤感觉很受伤,甚至认为这个流浪汉有种族歧视,他为什么莫名其妙地对自己如此恶劣。</p><p class="ql-block">这件事一直困扰着他,一次和澳洲同学聊天,庆贤才被告知,他第二次做的手势,在澳洲文化中是一个侮辱性的手势,流浪汉以为庆贤在羞辱他。因为一个简单手势的误用,导致了误解的产生,庆幸的是没有发生激烈的身体冲突。</p><p class="ql-block">庆贤的疑惑化解了。可是,那个流浪汉对中国人产生的误解却很难化解。这种负面的情绪通过他的传播,还会影响到他周围的人。 </p> <p class="ql-block">小贴士:</p><p class="ql-block">1.这次“乞讨事件”虽小,它产生的负面影响却可能很大。对彼此文化差异的无知,可能引发不同种群间的矛盾(conflicts)和误解(misunderstanding),日积月累、以讹传讹,便会形成难以改变的文化固见(stereotype)或偏见(prejudice/bias),从而成为不同文化间交往交流与和平共处的障碍。</p><p class="ql-block">2.身体语言(body language)包括手势,在跨文化交往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比如出国旅游的时候,即使我们语言不通,也能够通过打手势加身体动作等方法,让外国朋友明白我们的意图。</p><p class="ql-block">3.同一个手势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可能会传达不同的意思,也可能对交际产生负面的影响。比如常见的ok这个手势,在美国和中国表示“同意,没问题”。在法国表示“零”“毫无价值”,某些特定场景中还有贬低的意思。在德国,代表隐私部位,有冒犯的意思。所以,一个简单的手势,在不同国家不能随便使用,因为身体符号承载着不同的社会符号学意义,它既可能促进交往,也可能造成误解,引发矛盾冲突。因此,学习了解文化差异就成为关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