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uz24oqs"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i>赵锁仙作品集合</a></h3><h3></h3> <p class="ql-block">通过路遥的绝笔名篇——《每天早晨从中午开始》,通过一大批悼念他的文章,我认识了路遥。他的执著、他的坚韧、他的顽强、他的献身精神深深地震撼了我,心目中陡然间多了一位大英雄。还是在那批悼念文章的夹缝中曾经读到过“其妻在他住院期间竟没有陪侍过一天”这样令人不忍悴读的文字,我的心流泪了。如果他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如果他有一个理解、支持他写作的妻子,如果他能在创作的艰辛中得到妻子尽善尽美的照顾,以他不屈不挠的创作精神,以他仅仅42岁就能问鼎茅盾文学奖的写作实力,如果他能健健康康地写到52、62、72岁以至长命百岁,他将有可能成为当今中国文坛的扛鼎人物,将会给世人留下更多脍炙人口的杰作、精品。他本可获得更大的成功,可惜他身后没有一个愿意为他的成功铺路搭桥的女人。</p><p class="ql-block">双目失明的侯永庚一直站在世界化学学科前沿,枯燥的科学研究工作因为有了爱情的滋养、妻子的呵护,他灵感勃发,激情高涨,大获成功。侯老深情地感激妻子李立璞给了他一双慧眼。</p><p class="ql-block">在安娜和郭沫若一起生活的20多年中,正是郭沫若写作和翻译的成熟期、高产期、收获期,他的巨大创作成果中,无不倾注了妻子安娜的全部心血、劳动和牺牲。有人说:没有安娜的奉献,郭沫若不会取得那样卓越的成就。</p><p class="ql-block">“一个成功的男人后面,必定站着一位伟大的女性”,这句世界级名言响彻在五湖四海,通用于东方西方。</p><p class="ql-block">据报载:美国总统克林顿当年入主白宫时,特地向离任总统里根请教。面对年轻气盛、雄心勃勃的克林顿,里根言之凿凿、意味深长地对克林顿说:“今后要特别注意家庭生活,要过好家庭生活,应该经常带家人到戴维营度假,让夫人轻松愉快地与你携手并进。”在新旧交接之际,里根总统没有向他的继任传授一言一句治国安邦之绝招妙策,却语重心长地向一个“晚字辈”抖落生活的“真经”,看似平常,却俗而不凡。里根明白不过;用不着多说,年富力强的克林顿恨不得使尽全身解数,效命于国事,只怕他把工作看重了而忽略了家庭这一头,而反过来又影响到工作,用心可谓良苦。</p><p class="ql-block">家庭是幸福的港湾,天伦之情乃生命的沃土。无论达官显贵,还是平头百姓;大到一国之君,小到一介庶民,每个人都需要一个温温暖暖、和和美美的家。母亲的慈爱、妻子的娇嗔、儿女的稚容,如柔柔春风暖人肺腑;似丝丝夏雨沁入心扉,直让人心醉神迷。纵然是高高大大壮壮实实的男子汉也会情不自禁地感到“还是家里好啊!”</p><p class="ql-block">有个成语叫“倦鸟思归。”不管是气吞云天的雄鹰,还是搏击惊涛的海燕,只要是飞累了,飞倦了,一定会飞回自己悉心营造的“安乐窝”中养精蓄锐,以利重披战袍再度出征!堂堂七尺男儿在外受尽了“事业难成”的煎熬,吃尽了长途跋涉的艰辛,终于折身于温暖如春的小窝,依依于情侣温存的怀抱,疲乏的身心得以放松,烦躁的情绪得以缓解,经过一番痛痛彻彻的沐浴更衣,整修一新,重又精神抖擞地闯世界去了。这时候的他,不再是单枪独马,是带着慈母深情的嘱托,带着娇妻切切的思念,记着爱子甜美的祝福,是全家人一齐在暗暗助阵加油。</p><p class="ql-block">那个从家中再次走出的男人,象是变了一个人,象年轻了十岁,象一只气冲霄汗的斗牛,象一只上足马力的马达,浑身是劲,蓬蓬勃勃,意气奋发,好不潇洒,好不得志。当别人对他的出色表现投以惊诧目光的时候,他甜甜地笑了!好像在说:是家庭注入我新的活力!他要用事业的成功去滋润那温暖的小巢,以幸福的家庭去促进事业的再度辉煌。</p><p class="ql-block">唐明皇沉迷于女色,成就了一桩传世爱情,却冷落了千古一帝的宏图大业,实在令人遗憾;而一个一味地淡忘家庭,冷漠家人,导致“后院起火”而殃及事业的人不能不说是人生的失败。</p><p class="ql-block">我并不欣赏那些儿情女长的燕雀之辈,倒是十分崇敬那些视“事业如山”的铁血男儿。但作为人生的完善,我更倾向于;事业、家庭两兼顾。</p><p class="ql-block">不要忽略爱情,不要冷漠家庭,尽管你是男儿,尽管你重事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