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行之悬空寺、应县木塔、云冈石窟

dongmei

<p class="ql-block">  5月17日的行程是游恒山悬空寺、应县木塔和云冈石窟。由于下榻的北岳云舍就在恒山,早餐后10多分钟的车程就到达悬空寺景区。</p> <p class="ql-block">  北岳恒山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城南4公里处,地处北京至太原黄金旅游热线中段,东跨太行山,西衔雁门关,南障三晋,北瞰塞外。</p><p class="ql-block"> 主峰天峰岭海拔2017米,山势构造为典型的版画式断层山,主要是碳酸盐岩地貌。</p><p class="ql-block"> 气候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温度6.1℃。</p><p class="ql-block"> 恒山是重要的道教发祥地,北魏时期,寇谦之在恒山北麓建立道场,开创了道教体系化的时代。明代形成“三寺四祠九亭阁,七宫八洞十五庙”的宗教建筑群。</p><p class="ql-block"> 四千多年前,舜封恒山为北岳。之后,汉武帝、唐太宗等封北岳为王为帝,明太祖尊北岳为神,清顺治帝批准移祀北岳于浑源。</p><p class="ql-block"> 悬空寺建于北魏后期,坐落于翠屏峰半崖峭壁间,是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也是世界十大最奇险建筑之一。 </p><p class="ql-block"> 恒山十八景包括磁峡烟雨、龙泉甘苦、云阁虹桥、果老仙迹等,各有特色。 </p><p class="ql-block"> 此外,还有荆庄大云寺、栗毓美墓、神溪湿地、律吕神祠、文庙等众多景点,历史文化价值极高。 </p><p class="ql-block"> 恒山自古即为中国北方著名的风景游览胜地,其自然风光秀丽,林海松涛、古庙奇阁、道佛仙踪、怪石幽洞等构成了独特的景观。</p><p class="ql-block"> 恒山是中华锦绣山河的代表,国家地理重要标志,承载着中华文明符号,孕育出深浓的地域文化和民俗,具有国山地位。</p><p class="ql-block"> 恒山横亘于山西北部高原与河北平原之间,是大同盆地、忻定盆地之间的南北屏障,也是忻定盆地与河北平原的东西障碍,其险峻的自然山势和地理位置的特点,使其成为兵家必争之地。</p> <p class="ql-block">  恒山悬空寺位于山,大同市浑源县境内北岳恒山主峰西侧翠屏峰的悬崖峭壁间,坐西朝东,面向恒山。</p><p class="ql-block"> 原名“玄空寺”,“玄”取自道教教理,“空”源于佛教教义,后因寺庙像悬挂在悬崖之上,且“悬”与“玄”发音相同,故改名“悬空寺”。</p><p class="ql-block"> 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五年(491年),唐、金、元、明、清历代屡有修建,现存建筑主要是明清时期的。</p><p class="ql-block"> 木质框架式结构,半插横梁为基地,借助岩石作为暗托,运用力学原理使建筑稳定,还有石窟与寺殿相连、半壁楼殿半壁窟的特殊建造形式。</p><p class="ql-block"> 寺庙矗立在悬崖壁半腰,嵌入岩层断裂凹陷处,建筑群沿山峰南北走向逐渐升高,依山而建,背靠岩壁,寺门向南,以西为正。石崖顶部突出部分如伞覆盖古寺,崖壁凹陷及两侧山崖缓解风势、避免雨水冲刷。远望像玲珑剔透的浮雕,镶嵌在万仞峭壁间。</p><p class="ql-block"> 除做横梁的木材外,选用坚硬铁杉木,经桐油泡和刷漆处理,对木质梁柱框架刷漆、进行油饰和彩画,增加美感。</p><p class="ql-block"> 建筑布局主要由一院两楼组成,呈南北走向、多层次横向布局,依附岩石呈“凹凸”状参差错落。寺庙主体在最左边,接着是三层南楼,最右边是北楼,中间通过长桥栈道连接。寺内共有大小殿阁和房舍40余间,供奉80余尊铁铸、铜铸、脱纱、泥塑、木刻和石雕的神像和佛像。</p><p class="ql-block"> 立体寺院有独特暗廊,尽头有弥勒佛坐像,通过暗廊是狭窄长方形寺院,内有二层楼阁,下层是佛堂,上层是主殿三佛殿、太乙殿和关帝殿,两端是钟鼓楼,还有配殿伽蓝殿、地藏王菩萨殿和千手观音殿,连廊上有大雄宝殿。 </p><p class="ql-block"> 纯阳宫位于南楼第一层,殿内主要供奉吕洞宾等。南楼二层为三宫殿,供奉道教天官、地官、水官,是寺院内最大的一殿。南楼三层是雷音殿,供奉释迦牟尼。 </p><p class="ql-block"> 四佛殿位于北楼第一层,殿内四佛全为壁画。北楼二层为三圣殿,供奉观音、文殊、普贤三尊菩萨。三层为三教殿,供奉儒、释、道三教鼻祖。</p><p class="ql-block"> 石窟阁,二层,连接南北二楼,有佛像三尊,是如来佛的三种形象,旁有真武窟,窟内为北岳真武大帝的雕塑。 </p><p class="ql-block"> 长栈桥位于南楼和北楼之间,由悬崖挑出的悬臂梁以及梁端下方的铁杉木支柱承载楼身重量,全长约10米,桥上建有楼阁,楼内设有殿堂,供奉佛像。</p><p class="ql-block"> 悬空寺是一座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寺庙,释迦牟尼、老子、孔子的雕像共居一殿,体现了三教合流的思想,在中国宗教文化中具有独特地位。</p><p class="ql-block"> 寺内保存有众多精美的佛像、雕塑、壁画等艺术作品,这些作品造型精美、工艺精湛,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p><p class="ql-block"> 悬空寺始建于北魏时期,历经多个朝代的修缮和扩建,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史、宗教史、文化史等具有重要的实物资料价值。</p><p class="ql-block"> 悬空寺以其奇特的建筑风格、险峻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游览,是北岳恒山的重要旅游景点之一,也是山西省的一张重要旅游名片。</p> <p class="ql-block">  北岳悬空寺的霞客遗迹。徐霞客在其《游恒山日记》中描述悬空寺“仰之神飞,鼓勇独登。入则楼阁高下,槛路屈曲。崖既矗削,为天下巨观,而寺之点缀,兼能尽胜”,生动地描绘了悬空寺的壮观景象以及独特的建筑布局。</p><p class="ql-block"> 悬空寺保留了一块霞客遗迹碑,证明徐霞客确实曾到访过此地。</p> <p class="ql-block">千寻峭壁挂琼楼,云栈凌虚接斗牛。</p><p class="ql-block">北魏风铃摇汉月,一声梵磬落中州。</p> <p class="ql-block">  游罢悬空寺,约1小时车程到达应县木塔景区。</p> <p class="ql-block">  应县佛宫寺位于山西省应县老城西北角,其主体建筑为佛宫寺释迦塔。一般认为佛宫寺释迦塔始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由辽兴宗在其出身应州的皇后萧氏倡导下同意修建,田和尚奉敕募建,金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毕。</p><p class="ql-block"> 明清时期,多位皇帝及地方官员对佛宫寺及释迦塔进行了修缮和维护,如明成祖朱棣亲书“峻极神工”匾额,明武宗朱厚照御笔亲书“天下奇观”匾额,并拨款修补。</p><p class="ql-block"> 民国时期,佛宫寺释迦塔遭受了严重的损坏,如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冯玉祥的军队与阎锡山的军队械斗,木塔中弹二百余发。之后当地曾募资进行修缮。</p><p class="ql-block"> 佛宫寺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25000平方米,中轴线突出,由南向北依次为山门、释迦塔、大雄宝殿,释迦塔位居寺院中心,大雄宝殿在其后。钟鼓楼位于寺院前部东西两侧,建于明代。</p><p class="ql-block"> 佛宫寺释迦塔。从外观上来看为五层六檐,实际上塔分九层,五个明层,四个暗层。采用纯木结构,无钉无铆,继承和发展了汉、唐以来富有民族特点的重楼形式,广泛采用斗拱结构,共用斗拱54种,素有“斗拱博物馆”之名。 </p><p class="ql-block"> 2011年实测木塔高度为65.84米,矗立于一个四米的台阶之上,底层直径30.27米,呈平面八角形,总重量(不包括两层塔基)7400多吨,所有木构件消耗木材3700多立方米。</p><p class="ql-block"> 塔内有彩色塑像34尊,包括佛像、菩萨像、力士像等。现存壁画约304.65平方米,此外还发掘并修复了160件辽代文物,如佛经刻经、佛教七珍等,其中两枚佛牙舍利是重要文物。</p> <p class="ql-block">  应县佛宫寺释迦塔,俗称应县木塔。位亍朔州市应县老城西北角的佛宫寺院内,始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由辽兴宗在皇后萧氏倡导下同意修建,金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毕。</p><p class="ql-block"> 2011年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实测木塔高度为65.84米,加上四米的台阶,总高度达69.84米,底层直径30.27米,呈平面八角形。</p><p class="ql-block"> 外观为五层六檐,实际塔分九层,五个明层,四个暗层。全塔采用纯木结构,继承和发展了汉、唐以来富有民族特点的重楼形式,共用斗栱54种,有“斗栱博物馆”之称。 </p><p class="ql-block"> 框架结构,柱子之间以及柱子与梁枋之间为搭接关系,只能传递重力与摩擦力,面对侧向风有自恢复能力,抵抗地震荷载时能产生隔震效果。木塔佛殿层外槽柱间配置的夹泥墙,形成第二道抗侧力防线。</p><p class="ql-block"> 斗栱结构,斗栱种类多,有的起装饰作用,有的起结构作用,在梁架和柱间形成纵横交错的铺作层,有效连接梁与柱的同时,形成弹性缓冲层,增强了木塔的抗震能力。</p><p class="ql-block"> 应县木塔是中国现存最古老最高的木塔,也是世界上最高的木塔,与意大利比萨斜塔、法国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见证了近千年的历史变迁。</p><p class="ql-block"> 塔内内有彩色塑像34尊,包括佛像、菩萨像、力士像等,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现存壁画约304.65平方米,内容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p><p class="ql-block"> 发掘并修复的辽代文物共160件,包括佛经刻经、佛教七珍等,其中两枚佛牙舍利是极为重要的文物,对于研究辽代佛教文化具有重要意义。</p><p class="ql-block"> 1961年3月4日,佛宫寺释迦塔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相关保护修缮工作一直在进行,但由于木塔年代久远、结构复杂等原因,塔身存在倾斜现象,最佳修缮方案仍在研究之中。</p> <p class="ql-block">擎天木构峙苍穹,七十二禅关叠虹。 </p><p class="ql-block">千载云雷销铆榫,风铃摇落数声空。</p> <p class="ql-block">  从应县木塔景区离开,经过1个多小时车程到达大同云冈石窟景区。</p> <p class="ql-block">  云冈石窟位于大同市城西约16公里处的武州山南麓、武州川北岸。始凿于北魏文成帝复法后的和平年间(460-465年),历经约150年,至北魏后期(494-525年)逐渐衰微。。东西绵延约1公里,分为东、中、西三区。现存主要洞窟45个,附属洞窟209个,佛龛约1100多个,大小造像共有59000余尊,雕刻面积18000余平方米。</p><p class="ql-block"> 北魏太武帝曾实行废佛灭法政策,文成帝即位后,令沙门统昙曜主持复法大业,昙曜选择武州山开凿石窟,以传承佛法。</p><p class="ql-block"> 早期的“昙曜五窟”(第16-20窟)由昙曜主持开凿,具有劲健、浑厚、质朴的特点。中期石窟开凿于孝文帝太和年间,造像题材多样化,掀起佛教石窟艺术中国化进程。迁都洛阳后,中下层阶层开凿大量中小型洞窟。</p><p class="ql-block"> 唐代后建设停滞,辽代曾大规模修整,金代寺院遭焚掠,清顺治、乾隆年间有重修,新中国成立后,成立专门保护机构,使其得到妥善保护。</p><p class="ql-block"> 云冈石窟既有印度、中西亚艺术元素,也有希腊、罗马建筑造型、装饰纹样等,是公元5世纪中西文化融合的历史丰碑。</p><p class="ql-block"> 早期石刻具有浑厚、纯朴的西域情调,“昙曜五窟”气势磅礴;中期石刻以华丽装饰和北魏的富丽堂皇为特点;晚期窟室规模较小,人物形象清瘦俊美,引领“瘦骨清像”审美风潮。</p><p class="ql-block"> 雕刻技艺精湛。造像姿态表情栩栩如生,如第6窟的塔柱和故事画、第12窟的乐伎造像,都体现了高超的雕刻艺术。</p> <p class="ql-block">云冈石窟倚山开,诸佛庄严万像台。</p><p class="ql-block">千载沧桑风雨后,犹存微笑向人来。</p> <p class="ql-block">  大同城墙位于山西省大同市中心区域,是国家AAAA级景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中国现存较为完整的古代城垣建筑。城池轮廓呈方形,东西长1.8公里,南北长1.82公里,周长7.24公里,面积约3.45平方公里。城墙高14米,上宽12米,下宽18米,以石条、石板、石方为基,用“三合土”夯成,外包青砖。</p><p class="ql-block"> 大同城墙历史可追溯到秦汉时期,北魏时拓跋圭定都平城,修筑大规模城池。明洪武五年,大将军徐达在汉、魏、唐、辽、金、元旧城基础上对其增筑,使其成为规模宏大的军事要塞。</p><p class="ql-block"> 明代宗景泰年间,巡抚年富修筑北小城。明英宗天顺年间,巡抚韩雍续筑东小城、南小城,三座小城与主城互成犄角之势。</p><p class="ql-block"> 清顺治六年,大同城池遭严重破坏,多尔衮下令“屠城”,并把城墙削掉五尺。民国以来,大同屡经战乱,城墙建筑多被拆除。</p><p class="ql-block"> 2008年,大同市政府和人大通过相关决定,2009年起全面实施保护修复工程,2016年11月18日西城墙合拢,标志着大规模保护修复和环境整治工程完成。</p><p class="ql-block"> 城墙建有主城门四座,东曰和阳门、西曰清远门、南曰永泰门、北曰武定门,每个主门分设两个小门,城门共计12座。</p><p class="ql-block"> 四门之上分别建有城楼,月楼、箭楼、望楼、角楼间隔而设,城墙上还建有52座望楼,含48座平墩望楼和4座角墩望楼,此外还有乾楼等特色望楼。</p><p class="ql-block"> 城外建有瓮城、月城和护城河,城墙四角建有角楼,四角墩外各建控军台一座,构成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p> <p class="ql-block">华严钟鼓越千秋,壁九龙腾誉九州。</p><p class="ql-block">多少游人寻旧迹,却闻今曲古城楼。</p> <p class="ql-block">  晚上下榻大同玺云酒店,结束了一天的行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