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刚大师的教学与作品

剪上添花

<p class="ql-block">喜爱盆景,为的是寻找精神寄托,从盆景中寻找自然的纯真和感受生命的多彩。我将情感寄于树石中,伴随着它们的成长,体验生命之顽强和四季之多趣!出自张老师《舞动的山林》成长回顾里的一段话。张志刚大师的对盆景艺术的理解,连同他的人和他的艺术作品。为一群纠缠于尘世的灵魂点亮了前行的光!</p> <p class="ql-block">喜爱并感动着大师的作品,源自那枝片里有灵魂对自然的理解。有人说过,艺术从来不是缪斯孤芳自赏的独语,它是造物主遗落人间的密码本。老师呈现在我们脑海里的,不只是灵动的山水,其实是老师以艺术的密码构筑的真理之桥。正如敦煌飞天衣袂间流动的不是颜料,而是匠人用三十年光阴淬炼的云霞;</p> <p class="ql-block">在某个混沌的日子里遇上了老师的作品,正如孤勇者获得了一本能伴随同行的书。这书里藏着被囚禁天使重获自由的轨迹,踏着天使的轨迹,走进了自然之道场!</p> <p class="ql-block">翻开书页,灵动的枝片写满漆黑的雨夜,当《榆树之美》的色彩淹没了秋风里的萧瑟,我看到了老师纯净的目光,挂满枝头。这目光不拆解人性的锁链,却在锁孔里种下玫瑰;在他佛性的教导里没有否定尘世的尘埃,却让每粒尘埃找到了折射银河的焦点。老师的话语犹如在琴弦上颤栗的月光,汇成了点亮希望的灯塔,引导着一群有艺术梦想的人——这才是艺术最庄严的悖论:用虚构的舟楫,摆渡真实的灵魂。</p> <p class="ql-block">我们是一群从烟火里走来的旅行者。与老师同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路上我们读着老师,读着老师的作品。在这一件件作品里,我们触摸到生命最本真的样态:老师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艺术素养诠释了:武严君所说的,崇高不在云端,而在淤泥里绽放的莲蕊;自由不是逃离,而是戴着镣铐也能让心灵长出翅膀。或许这正是文明的火种永不熄灭的奥秘——当物质世界的天平倾斜时,老师举起艺术的烛台,为我们照亮归返精神原乡的星图。</p> <p class="ql-block">一枝一叶一石一水犹如春日暖阳,温暖了所有的旅途!这一世能遇到老师,并与之同行。何惧黑暗与沟壑纵横!相信前路会有更加美丽的风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