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七绝·敢叫日月换新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词林正韵:第七部平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平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成昆铁路工程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蜿蜒穿梭峻岭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热血铸就染风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敢叫日月换新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我国的西南边陲,有一条被誉为 “最悲壮的铁路”,它如一条钢铁巨龙,蜿蜒穿梭于崇山峻岭之间,见证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承载着无数的奉献与牺牲。看了这篇报道,查了很多资料,动用 30 多万人,牺牲2000多人,这是怎样的一个庞大数字!他们来自五湖四海,怀揣着建设祖国的热情与梦想,汇聚在了一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成昆铁路的建设者们用他们的生命和汗水,诠释了这句话的深刻内涵,他们的牺牲并非徒劳,他们的努力换来了西南地区的交通大动脉。1958年7月,成昆铁路正式开工建设,成都至峨眉段率先全面动工。可到了1959年至1969年期间,由于经济波动和工程难度,成昆铁路多次停工后再复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成昆铁路穿越四川盆地、横断山脉和云贵高原三大地质构造单元,岩层破碎,有500余公里地段位于烈度7~9度地震区。线路还穿越了大雪山、大凉山、小凉山以及小相岭等山岭,需要攻克断层破碎、软质岩变形、突涌水、岩溶岩爆等难题。还有雨量充沛,滑坡、崩塌、溜坍、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和灾害也极为常见。并且受新中国成立初期装备水平、建造技术的限制,成昆铁路的选线基本为沿河谷布线,很多路段只能以“大回环”旋转的方式爬坡。成昆铁路全线修通了427座隧道,其中一些隧道是全线重难点、高风险工程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由于特定的历史条件、自然环境和施工技术,成昆铁路参建军民付出了巨大代价,有 2000 多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有的在塌方中被掩埋,有的在爆破中英勇牺牲,有的因劳累过度倒在了工作岗位上,他们的名字或许不为人知,但他们的精神却永远铭刻在成昆铁路上,铭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成昆铁路不仅是一条交通线,更是一座不朽的丰碑,它见证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见证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品质。它激励着我们在新时代继续发扬这种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成昆铁路的建成通车至少影响和改变了西南地区2000万人的命运,使那片不毛之地陡然进步了50年,它不仅促进了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还拉进了西南边疆与全国各地的联系,促进了民族团结。在成昆铁路建设过程中,许多铁道兵和民兵为了这项伟大的工程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其中一个名为郑臣旺的人,他于1969年1月接到上级命令,前往攀枝花市执行三堆子成昆铁路线的挖隧道任务。在执行任务期间,郑臣旺不顾自身安危,搜救遇险战友时突遇塌方壮烈牺牲,时年22岁,现长眠于攀枝花市盐边县烈士陵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还有蔡方鹿,他在所在工地的一次爆破作业中遇到哑炮,提前赶到现场处理,结果因为炸药延时爆炸而当场牺牲。向启万,四川省金堂县人,时任铁道兵第七师31团5连战士,1966年8月18日,在成昆铁路密马龙隧道塌方中不幸牺牲。这些事迹只是成昆铁路建设中众多牺牲者中的几个例子,据不完全统计,从1964年到1970年,有超过2100名铁道兵牺牲在了筑路一线,平均每500米就倒下一名烈士,整个成昆铁路全长约1100公里,共牺牲了2100余名建设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这条铁路从四川省成都市起至云南省昆明市止,这条全长1090.9公里,穿越了地形复杂、地质条件极为恶劣的区域。成昆铁路不仅开创了多项中国铁路之最和世界铁路之最,还荣获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并被联合国称为“象征20世纪人类征服自然的三大奇迹”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成昆铁路于1958年7月开始建设,但由于经济波动,工程在1962年被迫停工,直到1964年才重新复工,并最终于1970年7月1日正式竣工通车。在修建期间,毛主席强调了成昆铁路的重要性,并多次发出“成昆线要快修”的号令,他甚至表示,如果材料不够,其他铁路不修,也要集中力量修成昆路。毛主席还曾说过:“没有钱,把我的工资拿出来;没有铁轨,把沿海铁路拆下来”。除此之外,毛主席还指示要从两头修铁路,尽量加快第三线基地的建设进度,他还强调要多修点,如果五十个工点少了,可以搞六十个点,再不够开一百个点。在三线建设上马之初,毛主席就强调了成昆铁路的优先级,认为即使其他铁路不修,也要集中力量修成昆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可在1958年,我国刚开始修建成昆铁路的时候,苏联专家曾断言:即使修通了,这条铁路在10年之内必定会报废。然而事实证明这一预言完全错误。成昆铁路于1958年7月正式开工,并经历了多次停工和复工的过程,尽管面临诸多困难,包括复杂的地质条件、地震带以及恶劣的自然环境等,但中国建设者们克服重重障碍,最终于1970年全线通车。更为重要的是,成昆铁路不仅顺利度过了最初的十年,还在之后不断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在2000年,成昆铁路完成了电气化改造,使其更加先进,并且持续发展至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如今的成昆铁路已经实现了全线贯通运营,全长915公里,这条铁路连接了四川省成都市、眉山市、乐山市、凉山彝族自治州、攀枝花市以及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和昆明市,是国家一级双线电气化铁路,设计时速为160公里。新成昆铁路的开通极大地缩短了成都至西昌、攀枝花、昆明等地的旅行时间,最快分别只需3小时、5小时和7.5小时。除此之外,这条铁路不仅提高了出行效率,还促进了沿线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带动了当地资源开发和特色产业的发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建设过程中,新成昆铁路采用了多项先进技术,以确保工期和施工安全,同时该铁路也是我国西南地区出境至东盟国家的重要通道,并且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当今时代,我们享受着现代化交通带来的便利,却不能忘记成昆铁路建设者们的付出。我们要铭记他们的奉献,传承他们的精神,让我们以成昆铁路为榜样,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坚定信念,勇往直前,为建设更加美好的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成昆铁路,一座永远屹立在西南大地的丰碑,它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