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毋庸置疑,我们这个社会是拜金的,而且是"一切向钱看",我们暂且不论"钱"是好东西,还是坏东西,仅凭这"一切",已经是过为已甚。</p><p class="ql-block"> 有人说:一切向钱看,是造成社会乱象的根源和罪魁祸首。</p><p class="ql-block"> 一个直观的社会真实是:由于信仰的迷失或者是信仰的错位,在对金钱无休止的追求上,我们沦丧了我们的道德。</p><p class="ql-block"> 男人为了金钱,可以舍弃尊严;女人为了金钱可以不顾廉耻。一个个本该是有为之士的人,却变成了金钱的奴隶而身陷囹圄。</p><p class="ql-block"> 奴隶是什么?</p><p class="ql-block"> 在释迦牟尼的弟子中可以有淫女、强盗、杀人犯⋯⋯,却禁止奴隶入教,"若与奴出家,得越法罪"。</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人失去人身自由的可悲之处。</p> <p class="ql-block"> 说到钱,就不得不言商。</p><p class="ql-block"> 什么是商?</p><p class="ql-block"> 管仲说:"察其四时,而监其乡之资,以知其市之贾,负任担荷,服牛轺马,以周四方,以其所有,易其所无,市贱鬻贵,旦暮人事于此。"</p><p class="ql-block"> 什么意思呢?</p><p class="ql-block"> 就是商人观察四季的物产变化,并考察本地物资的储备情况,从而预知市场上的价格走势。他们肩挑背负、车载马驮,游走于四方各地,用自己拥有的货物,交换所缺乏的物资,低价买进、高价卖出,无论早晚都忙碌于这种交易活动。管仲把商的作用和特征都论述到了。</p><p class="ql-block"> 还说:"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也。"管仲在这里把商和士农工并列作为国家的柱石,可见商业的重要性。</p> <p class="ql-block"> 那么,既然商业这么重要,古人为何又要重农轻商呢?</p><p class="ql-block"> 这就要从商鞅开始说起。</p><p class="ql-block"> 商鞅认为:如果鼓励商业活动,那么,农民看到"商贾之可以富家","技艺之足以糊口","则必避农"。</p><p class="ql-block"> 在商鞅眼里,"利出于地",只有发展农业,人才可以致富。</p><p class="ql-block"> 小农经济时期,这种观点也有他的独到之处。</p><p class="ql-block"> 再者就是商人唯利是图,投机取巧的一面,也是士大夫所不齿的。</p><p class="ql-block"> 古人所以抑商轻商,是因为他们注意到商业活动的二重性,因而试图使其局限在一定范围内为国家所利用,也许正因为如此,虽然历朝历代不乏轻商者,商业经营活动也并未因此而被禁锢过。</p><p class="ql-block">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再谈抑商轻商,那是会遭人唾骂的。</p><p class="ql-block"> 令人欣喜的是,当美国发动贸易战,关税大战时,我深知:我国一定是吸收了古人某些经验和智慧,才能摆脱美国人的霸凌和讹诈。</p><p class="ql-block"> 一个有话语权的人不是说吗!中国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美国只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没有美国的中国人好好活了五千年,难道离了美国就活不成。</p> <p class="ql-block"> 大哲学家冯友兰在弥留之际,不止一次说过这样一句话:"中国哲学将来一定会大放光彩。"</p><p class="ql-block"> 我总认为这句话说有来途。</p><p class="ql-block"> 后来在冯友兰撰写的西南联大纪念碑文上看到一点端倪:</p><p class="ql-block"> "我国家以世界之古国,居东亚之天府,本应绍汉唐之遗烈,作并世之先进。将来建国完成,必于世界历史,居独特之地位。盖并世列强,虽新而不古;希腊罗马,有古而无今。唯我国家,亘古亘今,亦新亦旧,斯所谓‘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者也。"</p><p class="ql-block"> "旧邦新命"是现代中国的特点,中国有源远流长、丰富宏大的文化,这是"旧邦";中国一定要走向现代化的道路,作并世之先进,这是"新命"。</p><p class="ql-block"> 冯友兰自撰有一幅对联,很能说明中国文化的先进性,其中也不乏为"中国哲学将来一定会大放光彩"作了一个铺垫。</p><p class="ql-block"> "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