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刚才在QQ上传送文件,看到QQ给我推送的“十年前的今天”,打开看了一下“十年前的今天”的内容,回忆起当时的有关情景。</p><p class="ql-block"> ——记忆很清晰。当时在卫校校区上课,大课间拿起设置成静音的手机,发现有几个陌生电话来电,心想,谁的来电?来了几次一定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吧,带着疑惑回了电话,对方接通后,我问“请问你是哪位?”对方回答“我是张晓春”,两节课讲课太投入一下没反应过来“张晓春”是谁,于是回复对方“我不认识你啊”,对方说“陈老师,我办公室在你楼上”——哟,脑袋瓜儿这才一个机灵反应过来,是学院党委书记!😦😦,然后,党委书记张晓春同志态度非常诚恳语气很随和但意思相当急迫地给我安排了这个工作任务,并且告诉我有关部门的同志在紧急关头发现准备了很久的学院的这个盛大活动忘了主持词的“制造”,于是求助于书记把任务安排于我——他们担心直接给我安排我会拒绝。</p><p class="ql-block"> 于是,上午上完四节课,下午收到网络传来的节目单,在时间非常紧迫的情况下,快速脑补节目演出的情景(一次都没看过现场啊😦),开始设计主持词,在牺牲了大量脑细胞之后,半夜时分,完成了很快就要在台面上使用的主持词,通过网络传送给有关组织者,这才疲惫地躺到床上。</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我去学校,近中午时分看到了印制出来的节目单,参与节目展示的司幕都有名有姓。没有我。有些事就是这样,与名利无关。</p><p class="ql-block"> 此时我又想起另外一件事,时间再往前的2012年元旦两年一届的教职工文艺演出,由我编剧的节目获得一等奖,立刻,部门中一个脸上有不少雀斑常常喜欢编瞎话的W姓某人就私下里四处给别人传说,我的作品是抄袭的。呵呵——当时听闻该人散布的此番言论,我,呵呵了一下。</p><p class="ql-block"> 2012年我编剧的节目,教务处工会小组的十几位同志非常认真非常用心非常投入非常辛苦地进行了排练演绎,节目效果很好。为此,学院不仅奖励了节目组,也对我进行了奖励。有时候就这样,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我很感谢负责该节目的领导,一直到现在,我都保存着节目录音。一份纪念。一个怀念。</p><p class="ql-block"> 后来,这个节目在昌吉电视台进行了播放,作为屏幕前的观众,在看节目的时候,我淡淡地想:这是我编剧的节目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