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渐远去的工商情缘(续集版 1)

茶室一男

<p class="ql-block"> 作 者 简 介</p><p class="ql-block"> 段汉中 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娄底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四级调研员,现已退休。几十年与文字为伍,成就不大,兴趣却不减,幸耶?不幸耶?</p> <p class="ql-block">  【渐渐远去的工商局】(一):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与中国经济的四十年共生之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工商行政管理局,是政府担负着市场监管与行政执法职能的重要部门,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存续时间最长的行政执法部门,有“经济警察”之称。从1978年恢复建制,到2018年前后,工商行政管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食品药品监管局等单位合并组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书写了40年不平凡的历史。一个单位的变迁史折射着一个国家的发展史。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撤并、恢复建制、垂直管理、与兄弟单位合并组建大市场监管局的发展足迹,印证着中国改革发展向纵深推进的铿锵足音。钩沉历史、回忆往事,我们总能得到一些启示。于是有了《渐渐远去的工商局》系列,今天是第一篇,说说当年工商部门恢复建制那些事。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与中国经济的四十年共生之路时代的车轮以磅礴之势滚滚向前。1978年9月24日,国务院发出《关于成立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通知》,这份看似普通的行政文件,标志着中国经济发展史上一个关键转折点的到来。在计划经济向商品经济,进而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历史关口,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重建不是简单的机构恢复,而是国家治理体系对经济形态变革的自觉调适。从"打击投机倒把办公室"到现代市场秩序的守护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四十年来的职能演变,恰如一面镜子,映照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波澜壮阔的历程。作为这段历史的见证者和参与者,老工商人对这个部门的感情,实则是对一个时代变革的深切体认。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前身可追溯到中央苏区时期的经济保卫机构,但它的现代建制却与改革开放同频共振。新中国成立初期,工商行政管理曾一度被并入商业部门,之后又几经独立、合并、撤销。这种机构设置的反复,反映了计划经济时代对市场管理认知的模糊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78年的恢复建制决定,源自对经济发展规律的重新认识。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当时指出:“要搞活经济,就必须加强管理,不能一管就死,一放就乱。”这一辩证思想成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重建的理论基石。在百废待兴的年代,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既要破除计划经济桎梏,又要防止市场无序发展,这种双重使命决定了它的历史独特性。从“六管一打”到现代市场监管,工商行政管理的职能变迁是一部浓缩的改革史。改革开放初期,其主要职责被概括为“六管一打”——企业登记管理、市场管理、合同管理、商标管理、广告管理和个体经济管理,打击投机倒把。这些职能看似简单,却为市场经济搭建了最初的制度框架。1980年颁发第一张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1983年实施《商标法》,1993年推行公司制企业登记……这些里程碑事件背后,是工商行政管理干部在制度空白处的艰难探索。随着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其职能不断拓展至反垄断、消费者权益保护、网络市场监管等新领域,这种动态调适能力体现了中国治理体系的独特韧性。在市场主体发展的每个关键节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都扮演着“守门人”与“服务者”的双重角色。截至2024年底,我国市场主体总量达到1.89亿户,这一经济奇迹的背后,是工商登记制度从严格审批到“先照后证”再到“证照分离”的持续改革。记得上世纪80年代,办理营业执照需要跑十几个部门,盖几十个公章;如今"一网通办"让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半个工作日内。这种行政效能的提升,实则是治理理念的深刻变革——从“以批代管”转向“轻准入重监管”。工商干部们从"管理者"变为"服务者"的身份转变,折射出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根本性调整。市场秩序的“守护者”角色使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成为经济质量的隐形把关人。从80年代整治“假、冒、伪、劣”,到新世纪构建企业信用监管体系,监管手段完成了从人海战术到智慧监管的升级。2018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成立,标志着工商行政管理进入综合监管新时代。在反垄断执法、知识产权保护等前沿领域,中国仅用几十年就走过了发达国家上百年的路程。这种“压缩式发展”的奥秘,在于工商行政管理始终保持着对市场失灵的前瞻性防范能力。每当新业态涌现,总能看见工商干部调研摸底的身影,这种“在奔跑中调整姿势”的智慧,是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秘诀之一。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重建与发展,本质上是对“政府与市场关系”这一永恒命题的中国解答。它既不同于计划经济时期的全能型管控,也有别于西方国家的被动式监管,而是探索出了一条“有效市场+有为政府”的中间道路。作为亲历者,我们见证了这个部门如何从简单的市场管理者成长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构建者。那些发黄的登记档案、磨损的执法证件、深夜奔波的身影,共同编织成中国经济崛起的制度保障网。这种感情,既是对逝去岁月的怀念,更是对改革精神的礼赞——因为在工商行政管理的每一个细微进步中,我们都能听见时代向前迈进的足音。2008年,笔者供职的湖南省娄底市工商局举办了“娄底市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恢复建制30周年成就展”,回顾风雨兼程的历史,展望充满希望的未来。作为展览文本以及专题片脚本的主创人员,以及展览日常事务的主理者,时至今日,笔者记忆犹新。2018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牌子被换成了“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2019年前后,各省、市、县市场监管局先后组建。站在新的市场监管局门牌前,我们这些老工商人难免伤感。但转念一想,这不正是历史的进步吗?就像当年我们取代了“打击投机倒把办公室”一样。工商行政管理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但它的精神早已融入中国市场经济体系的血脉。回望1978年那个秋天,当恢复建制的文件发出时,可能没人能预见四十年后的辉煌。但历史已经证明,那个决定犹如在改革开放的蓝图上画下的第一个坐标点,为后续的所有精彩奠定了基准。作为这段历史的见证者,我知道,工商行政管理从未远去,它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继续守护着世界东方这片热土上的市场与梦想。</p> <p class="ql-block"> 后 记</p><p class="ql-block"> 作为1984年5月在湖南省招收的工商干部中的一员 拜读了湖南娄底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段汉中先生写下的一段工商部门辉煌的历史 也因此沟起了对那个年代的回忆 工作 生活 仿佛如昨 有奋斗 有梦想 也有彷徨 也有无奈 无论怎样 绝大多数人 用一生见证了工商部门的起起落落 深深地落下了一个时代的烙印 同样 这一批人在往后余生也将幸福地享受共产党给予的生活福 利 安享晚年 共享盛世年华</p><p class="ql-block"> 茶室一男</p><p class="ql-block"> 2025.5.22午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