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风的方向,看见濑户内海

Page

<p class="ql-block">在日本本州九州与四国之间,有一片海,它不张扬,也不汹涌,却孕育了数百座岛屿,她就是濑户内海—— 日本的地中海。</p><p class="ql-block">她串起了日本海和太平洋,也串起了千年人文和当下繁忙! 这是一幅淡彩的浮世绘。</p><p class="ql-block">濑户内的海不是用来征服的,而是用来聆听。港口就在海的耳垂下,安静地接纳着来自四方的风,也承载着归乡的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5年的五月,乘坐钻石公主游轮在濑户内海、日本海及附近的太平洋之间航行了十二天,其间拜访了濑户内海的广岛、宫岛和神户港口及关门海峡 等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濑户内海西边的广岛 (Hiroshima) ,港口的风似乎带着一点更深的沉思。作为战争重生之地,广岛港不仅是货物往来的中枢,更是连接世界和平记忆的桥梁。和平纪念馆的雕塑,千纸鹤,钟声都在诉说着那段历史,也在祈祷着未来的世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广岛以南,船行于宫岛近岸时,第一次远远看见了宫岛上严岛神社的朱红色鸟居,鸟居⛩️半浮于潮水之上,在烟雨迷蒙里如梦如幻。</p><p class="ql-block">严岛神社,海水每日两次来又去(退潮涨潮),那座红色的鸟居就像海上的静语者,在潮涨潮落之间静守了千年。严岛神社和她所在的弥山作为世界遗产,是人类与神明之间的温柔协议。</p><p class="ql-block">信仰的轮廓,不必总是清晰,却一直在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向西,是通向关门海峡 (Kanmon Straits )的路。</p><p class="ql-block">清晨,阳光正好,海风中略带几分紧张的咸涩气息。那不是暴风将至,而是水流自两海交汇处涌来——我们正缓缓驶入关门海峡。</p><p class="ql-block">关门海峡,像一把拉开的弓,横在本州与九州之间,这里的潮流海风比广岛更急一些,更猛一些。</p><p class="ql-block">我站在游轮前舱甲板的船舷,耳边风声水声交错,海水如挤压的墨线在船身两侧喷涌而去。游轮画了个大弧线,那是日本海与濑户内海的握手,也是一场风的角力。在我前面的一对日本夫妻全程激动地实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游轮出关门海峡入日本海,后又从太平洋驶回濑户内海,期间停靠了釜山长崎等港口。我们又沿着濑户内海东行。</p><p class="ql-block">海面开始宽阔,船速放缓,沿途小岛如散落的音符,水墨画般从船身两侧掠过。</p><p class="ql-block">神户港 (Kobe) 终于出现在视野中。城市沿着山势缓缓铺开,一侧是海,一侧是山,正适合乘缆车去到山上的布引香草园登山望海。</p><p class="ql-block">一路上山,港口退成了一片光斑,城市轮廓却渐渐清晰。山上空气清凉,四季花草铺陈的香气像一封写在风里的信,问候远行而来的人们。</p><p class="ql-block">山顶山腰的香草园,满是欧洲风情。站在园中最高的观景台,脚下是神户港、是濑户内海、是这一路的航程。远眺即可见大阪湾里静静躺卧的大阪(下一次的航程)</p><p class="ql-block">离神户不远的姬路城,作为日本城中之首的世界遗产,每年召唤着世界各地的同好者!</p><p class="ql-block">姬路城没有一般城堡的厚重阴翳。她白得轻盈,阳光下更是光洁明亮。五层六重的天守阁像一只静立的白鹭,翼未展,却随时可以高飞。</p><p class="ql-block">登城的路是蜿蜒的。几近迷宫的拐弯、上坡、再转身,再低首…… 最高处回望城外,街巷井然,远山静默。</p><p class="ql-block">不过这曲曲折折环环绕绕的石垣与窄道与箭口则时时提醒,这是一座用来守卫、用来抗争的实战之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十二天的海风、港灯、鸟居、花香,这些柔波光影里的清晨黄昏,便是心中的航海日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