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5月17日(周末),来到南京清凉山,探寻清凉山的时代变迁。</p><p class="ql-block">清凉山是南京城西的丘陵山岗,位于南京市鼓楼区清凉门内,山势椭圆,山高100多米,方圆约4公里,建有清凉山公园。</p><p class="ql-block">清凉山古名石头山、石首山、石头城,有“六朝胜迹”之称,诸葛亮曾称金陵形势为“虎踞龙蟠”,虎踞就指今清凉山。战国时楚威王于此置金陵邑,山存有城,名石城山。三国时,东吴改筑石头城,亦名石头山。南唐时曾建避暑宫于山上,是南唐帝王避暑行宫的所在地。北宋时更名清凉山,沿用至今。</p> 清凉山公园 <p class="ql-block">与南京地铁7号线清凉山站紧密相连的清凉山公园,坐落于南京鼓楼区广州路83号,是一处融合了自然风光与历史文化的AAA级景区城市公园,<span style="font-size:18px;">免费开放。</span>公园占地约4平方公里,山高100多米。公园以“六朝胜迹”“城市山林”著称,与虎踞路对面的石头城遗址遥相呼应,形成“一静一动”的景观对比。</p> <p class="ql-block">公园内的清凉寺,始建于南朝,李昪到清凉山避暑,改名为“石头清凉大道场”,高僧文益禅师居住在寺内,创建中国佛教禅宗五家之一的法眼宗。唐僖宗中和四年(884年)命名为兴教寺。明初称清凉寺,沿用至今。</p><p class="ql-block">清凉寺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南唐避暑宫旧址,也是南唐金陵首刹、法眼宗祖庭,也是禅宗五家七派之中,祖庭尚未恢复的道场。寺内曾藏“三绝”(董羽画龙、李后主书法、李霄远草书),现存古井“</span>还阳泉”。</p> 石头城 <p class="ql-block">一、公元前333年,楚国灭越后,楚威王在石头山筑“金陵邑”,为南京“金陵”别称的起源。</p><p class="ql-block">二、孙权筑石头城:东汉建安十七年(212年),孙权迁都秣陵(今南京),利用石头山天然峭壁修筑石头城,作为水军总部和长江防线核心,开启南京建都史。因地形险要(“因山为城,因江为池”),诸葛亮曾赞其“钟山龙蟠,石头虎踞,此乃帝王之宅”。</p><p class="ql-block">数百年来,石头城见证了王朝的兴衰,历史的变迁和人民的奋斗。传说中,每块用于建造石城的石头、城砖都保存着一个故事,记录了人们的快乐、悲伤和成就。</p> <p class="ql-block"> 石城霁雪 </p><p class="ql-block">石城即石头城,相传诸葛亮论金陵形势云:"钟阜龙蟠,石头虎踞,真帝王之宅"。以后"龙盘虎踞"便成为称颂南京形势雄伟的专有形容词,"石城霁雪"即是指石头城上的雪景,清代"金陵四十八景"之一。"冬观石城霁雪"为文人骚客们所赞赏。</p> <p class="ql-block">清凉山上的地堡名为清凉山碉堡,是南京国民政府于1933年为防御日本侵略而修建的军事工事。</p><p class="ql-block">清凉山碉堡位于清凉门北侧,是南京防御区的三大核心据点之一。虽然碉堡的入口被封闭,但射击口依然完整,可以近距离感受到民国碉堡的独特魅力。</p> 石头城遗址公园 <p class="ql-block">南京的石头城遗址公园位于秦淮河与古城墙之间的区域内,是一个充满历史底蕴的地方。这里的石壁城墙经历千年风雨沧桑,见证南京历史的变迁。公园内的绿化植被丰富,与古老的城墙相映成趣,提供了一个宁静而充满历史韵味的休闲空间。</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鬼脸照镜”</span></p><p class="ql-block">“鬼脸”石头城遗址公园的核心部分。其名称源于城墙中部一块凸出的椭圆形红色水成岩,经长年风化后形成酷似狰狞鬼脸的天然景观,故得名“鬼脸城”。</p><p class="ql-block">鬼脸照镜:鬼脸下方有一面积1600平方米的水塘(燕王河),湖面倒映鬼脸形成“鬼脸照镜子”的奇观,为金陵四十八景“石城霁雪”的重要组成部分。夜间灯光映衬下更显逼真,1975年金日成曾专程游览。</p><p class="ql-block">鬼脸城是南京明城墙与六朝历史交融的独特景观,兼具自然奇观与人文底蕴,现已成为市民休闲和游客探古的热门目的地。</p><p class="ql-block">燕王河传说:相传朱棣曾由此河逃出南京,得名“燕王河”。</p> 清凉山地铁站 <p class="ql-block">2024年12月28日南京地铁7号线清凉山站投入运营,全线实现贯通运营。极大的方便了周边人们的出行,也为古老的清凉山增加一座现代且华丽的地下宫殿。</p><p class="ql-block">清凉山站的开挖深度接近地下51米,相当于15层楼的高度。清凉山地形起伏较大,7号线在清凉山地区下穿秦淮河、城西干道隧道和周边密集的地面建筑地基,该站必须埋得更深,才能保证轨道的平稳和已有建筑的安全。</p><p class="ql-block">清凉山公园是南京知名的考古遗址,尤其是其上的石头城遗址,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如何在建设地下空间的同时,保护考古遗址的完整性?首先在清凉山站正式施工前,相关方首先进行了地质勘察,分析地层结构与稳定性;同时对周边环境全面调研,明确与各类建构筑物的位置关系及影响,尤其关注对遗址的潜在威胁。对施工工法多方论证确定后,严控施工过程,保障遗址安全。此次建设对清凉山遗址保护和未来遗址公园建设都预留了很大的便利空间。</p> <p class="ql-block">清凉山地铁站现在有1号、2号两个出入口。</p><p class="ql-block">1号出入口安装了上下两部手扶电梯,从入口到负6层站厅要停靠二个平台,需要乘坐3段扶梯,通过记时,总共约需3分40秒。,然后经过安检后乘手扶电梯到负7层候车厅等候上车。</p> <p class="ql-block">2号门出入口配置了垂直电梯以方便乘客通行。在出入口7部超大容量的高速垂直电梯“随时待命”,20秒就能从地面直达位于地下负六层站厅,经安检验证后乘手扶电梯到负7层候车厅等候乘车。</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清凉山地铁车</span>站总长度596.9米,主体暗挖段隧道开挖面积约490平方米,形成了全线唯一无柱拱形车站,空间特征鲜明。</p><p class="ql-block">清凉山车站由铜色龙鳞造型组成,巨大的拱形宛若游龙,气势磅礴。天花中心造型与灯光演绎如苍穹顿开,腾云驾雾,与墙面彩绘浮雕交相辉映,集天地之华章,演绎清凉山龙蟠雄浑,彰显王者气概,尽显古都之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