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开始从太子湾、虎跑、花港观鱼、郭庄,走了大半天又回到北山街,因晚上回宁波的高铁时间较晚,想着网上介绍在葛岭路还有一处赏枫点,而且以前还没去过,正好去看看。<br> <div> 沿着湖边走到撷秀亭,这里是葛岭路与北山街西路口,与游人众多北山街不同,葛岭路名声不显,外地游客知道的不多,很是安静。</div> 杭州葛岭路,隐匿于北山街建筑之后的葛岭山麓,是一条长约七百多米的小路 。它东起北山街省庐和海盐馆间,石板路由此蜿蜒向北,对着智果寺旧址残留山门,随后九十度转弯朝西延伸,西口与北山街 84 号西湖山庄大门口相连。<br><div> 这一带本就历史底蕴深厚,北山街沿线曾佛事兴盛,葛岭路留存诸多寺庙遗迹。其中建于五代吴越国时期的玛瑙寺,原在孤山玛瑙坡,南宋迁至现葛岭路 17 号处。连横先生也曾在此居住,故也叫连横纪念馆 。还有宝云寺保留部分原建筑,智果寺、招贤寺旧址以及宝石山半山腰处,建于晋代,因葛洪在此结庐炼丹得名,曾是 “西湖三大道院” 之一 的抱朴道院。而上宝石山登山口也位于葛岭路中段。</div><div> 葛岭路沿途的民国名人旧居也别具特色。如张静江旧居静逸别墅(葛岭路 5 号)、陈山旧居(葛岭路 11 号)、黄源旧居(葛岭路 13 号,在玛瑙寺后侧,可能是当年 “玛瑙山居” 遗址、玛瑙寺方丈室所在)、陈布雷旧居乐墅(葛岭路 18 号 )。这条不宽且安静的小路,石板路面带来独特的声响与触感</div><div>,沿途古迹与旧居林立,但原来很多地方都没有开放,因此我们来杭州这么多次也是头一回来</div> <div> 杭州玛瑙寺隐于西湖葛岭山麓下,相传其始建于东晋(或隋代),得名于寺旁色泽如玛瑙的碎石。南宋迁都临安(今杭州)后,它因地处宫禁附近而迁址重建,奠定了今日格局。清乾隆年间的大规模修缮,赋予了它如今典雅庄重的风貌。<br> 玛瑙寺的精妙在于“寺中藏园”。它巧妙融合江南园林的精髓,庭院深深,回廊曲折,古木参天。尤其寺内一棵树龄约1600年的巨大枫香,历经沧桑仍生机盎然,是杭城活的“古树化石”。这里不止是清幽禅境,更是深厚人文的见证者。近代著名台湾史学家连横(连战祖父)曾寓居寺内,在此潜心完成了《台湾通史》的修订。这段特殊渊源,使玛瑙寺成为海峡两岸文化联结的独特纽带。<br> 玛瑙寺坐拥湖山之胜,是喧闹西湖边又一处历史与自然交融的空间,湖山之间的千年梵音与人文秘境,也是杭城赏枫上银杏新晋网红打卡点之一。</div> 寺中庭院有数棵高大的红枫栽种于庭院四角,在四周山林绿树环绕中格外耀眼。<br> <div> 玛瑙寺出来又回到湖滨北山街,秋日的北山街,游人如织</div><div>。天色已是澄澈蔚蓝带有柔和的红光映照湖面,道旁悬铃木的阔叶,在浸透了夕阳的暖意中随风悄然落下,打着旋飘落在路面和人行道上。刚刚落下的秋叶浸染着蜜金与赭红的蜡质光泽,并未完全枯脆蜷缩,捡起一片正好入镜。</div> 沿着湖边走了一段,看今天天气这么好,光线也是难得清晰透亮,一时起意要不去宝石山吧,很多年已经没去过了,那里可以登高欣赏夕阳下的西湖。LP虽然也走得有些累了,但今天一天都被灿烂秋色惊喜不断,也就被咱说动拐入保俶塔前山路登高上山。 登山前先到昨天来过的十三间楼,今天光线充足,大佛寺遗址前的银杏今天拍出来色彩金黄,明艳无比。 葛岭登山步道前古朴的山门,以前可能来过但真正是没有丝毫印象了,没想到还有这么漂亮的山门。<br> 宝石山并不高,走走其实不算累,后期新修的保俶塔看点并不多,来这游客主要是为了可登高看西湖全景。 原本想着路边找个咖啡茶室休息下,没想到山顶的茶室竟然一位难求。 宝石山巅,赭色巨岩浸透斜阳、越过金彩流溢的枝头树冠外便是林立的楼宇和清旷的西湖,万顷碧水盛满了天空深邃的蓝色,也浸透了湖畔山峦温润而沉着的秋意。山下苏堤如金线穿珠,雷峰塔在光晕中浮沉,南屏山化作一痕黛影镶于天际。湖光山影在夕阳中沉入青红,暮色中洇成水墨轮廓。夕阳中断桥上依旧人影攒动,游船星星点点荡漾湖中, 也是有了网上拼来一句“半城山水半城湖,数点轻舟划破秋”。 宝石山上欣赏了黄昏的西湖,并不待夕阳落于山后也就下山去往涌金门,希望还能在那边赶上杭州最美的西湖落日。 落日余晖中北山街,湖中枯荷色如赤金,悬铃木叶显绛红,湖畔车流行人如星子游走其间。 <div> 在湖边寻共享自行车骑到涌金门,这里边上就是西湖天地</div><div>,对面远方就是西面的鸡笼山和北高峰,也是西湖看日落最佳位置。</div> <div> 涌金门,得名起于五代吴越国:传说钱王筑城至此,有金牛涌出湖面吐金,故得“涌金”二字。宋时此为水门要冲,苏轼疏浚西湖,淤泥皆由此门水道运出,舟楫穿行如织。</div><div> 涌金门及旁边的西湖天地也是我们来杭州到的最多地方,很多次晚餐都在这里解决,饭后沿着湖边稍事散步消食就可到龙翔桥地铁去西站乘车。今天也是为了晚餐觅食而来,此行赶上天时俱佳,原本已经被杭州秋色惊艳到审美疲劳,却是没想到又在涌金门欣赏到秋叶飞黄坠玉和湖波沉红涌金美景。</div> <div> 秋深时节的涌金门,又正是黄昏日暮之时,金色霞光将湖畔已染秋色的树木更是映出层层叠叠的金黄朱红,浸到湖中金牛身下,于碧蓝的湖水又凝成暗沉的铜红。即使来过多次,但这么灿烂浓烈的涌金秋色还是把我们惊艳到了。</div> 随着夕阳愈下,晚照在如火金黄中逐渐融入绛紫,山影轮廓也愈发清晰。远处的保俶塔静静矗立,湖面石桥和游人在夕阳逆光中形同剪影,为西湖暮色点染了最后一丝痕迹。 残阳落下将湖水熔成碎金,远处的山,近处的桥,行走的游人都被框入山水的剪影画中。 <div> 从涌金门再往前到柳浪闻莺处,岸边有“柳莺湖上.湖景餐厅”,那里临湖长廊有几处位置是欣赏西湖落日的网红打卡点</div><div>,几年前我们曾经去那喝茶吃饭顺便欣赏残阳落下时的“雷锋夕照”,绝美。不过上次是下午较早就去才刚巧寻到最好的位置,今天这时间去怕是一位难求了。但西湖天地处“外婆家”</div><div>餐厅有露天院子,那里也可边吃饭边欣赏西湖落日。</div> 随着斜阳落于山后,水天相映间整个湖山都静谧于余晖深处,西湖、杭州便在这绚烂与清寂中缓缓沉入夜幕。 随着夕阳落下,几道杭帮小菜也上齐了。<br> 当湖山秋色被夜幕笼罩,杭城灯火点燃,最美的江南秋色时,我在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