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历史的长河中,船政文化曾书写下中国近代工业、教育与海防的壮丽篇章。如今,当传统文化遇上新媒体浪潮,这些承载着民族精神的历史瑰宝正以创新姿态“破圈”传播。从短视频到元宇宙,从国际合拍纪录片到沉浸式演艺,一场场别开生面的文化传播实践,让百年船政焕发新生。</p> 名人效应+全球传播:让世界听见船政声音 <p class="ql-block"> 2019年,由福州市马尾区委宣传部与华人头条联合打造的《邱毅带你懂船政》系列节目上线。台湾知名学者邱毅以独特视角,从船政地位、人才培养等维度,将百年前的船政风云娓娓道来。节目借助全球华文媒体网络,跨越地域与文化界限,让船政故事走向世界。这种“名人背书+国际平台”的传播模式,不仅打破了文化传播的地域壁垒,更以权威解读增强了船政文化的可信度与影响力。</p> 数字技术赋能:让文物“活”在指尖 <p class="ql-block"> 在中国船政文化城,“数字多宝阁”成为游客与历史对话的窗口。轻点屏幕,船政文物的高清图像、详细档案即刻呈现,传统展陈变身互动体验。而在《最忆船政》实景演艺中,3D Mapping秀、全息投影等技术将150余年的船政历史浓缩于70分钟,观众置身折叠渐进式剧场,仿佛穿越时空亲历船政风云。这些技术创新,不仅让文化传播更具沉浸感,也吸引了年轻群体主动拥抱传统文化。</p> 跨界合作:产学研联动打造传播新生态 <p class="ql-block"> 2025年,阳光学院与福建船政文化保护开发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推出“万人说船政”“千人绘船政”等活动,并借助AIGC、元宇宙技术探索数字化传播。高校的创意活力与企业的资源优势相结合,既为船政文化注入年轻化表达,也为文化传承开辟了教育实践新路径。与此同时,中法合拍纪录片《寻找日意格》的启动,则以国际视角解构船政文化中的中外交融,进一步提升其全球影响力。</p><p class="ql-block"> </p> 短视频+多平台运营:全民参与的文化狂欢 <p class="ql-block"> 在抖音、微信视频号等平台,《走进马尾船政》《船政博物馆宣传片》等短视频以航拍镜头、趣味解说收获百万播放;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的官方新媒体矩阵,通过小红书的年轻化文案、抖音的沉浸式导览、公众号的深度解读,精准触达不同圈层用户。此外,国内首本船政文化研究学术期刊《船政》集刊,也通过线上平台同步发布研究成果,实现学术资源与大众传播的双向流动。</p> <p class="ql-block"> 从历史深处走来的船政文化,正以新媒体为舟,驶向更广阔的天地。无论是科技赋能的沉浸式体验,还是跨界联动的创新实践,都在诉说着一个道理:传统文化的传承,既要守住内核,更需拥抱时代。未来,随着更多传播形式的涌现,船政文化必将在新时代焕发更耀眼的光芒。快来关注我们,一起解锁更多船政文化的宝藏故事!</p> -END- <p class="ql-block">小组:多巴胺七友</p><p class="ql-block">文字:江怡平、张淑琦、林嘉捷 </p><p class="ql-block">图片:董薇、章文雅</p><p class="ql-block">排版:杨佳淇</p><p class="ql-block">审核:冉文凤(组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