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布 施</b></p><p class="ql-block"> 布施是佛教六度波罗蜜之一,是修行的一个重要法门。老挝的布施文化是其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活动,是一道独特而迷人的风景线。</p><p class="ql-block"> 每天清晨日出前,信众们便早早起床,准备好糯米饭、粽子等易于充饥的食物,梳妆整齐前往寺庙参加布施仪式。僧侣们则穿着橙色僧袍,背着锡钵,沿着固定的路线接受信徒的布施。</p><p class="ql-block"> 布施者将食物恭敬地放进僧人的钵中,并双手合掌闭目跪在地上,以此表达对他们修行的支持和敬意,对佛法的虔诚和敬畏。僧侣们则会诵经还礼,感谢布施者的善心。</p><p class="ql-block"> 布施文化在老挝的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于老挝人来说,布施不仅仅是一种宗教习俗,更是一种生活哲学的体现。通过布施,他们不仅可以积累功德、求得保佑,还可以广结善缘、舍去悭贪、培植善根。而作为一种文化,它不仅体现了佛教的核心定义——慈悲与善良,还加强了社区的凝聚力,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互助。</p><p class="ql-block"> 琅勃拉邦是老挝的佛教中心和著名古都,来到这里,我们一行也参与了一次布施。</p><p class="ql-block"> 若从旅游的角度来考量,参与布施仪式给我们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文化体验,亲自体会了老挝人民对宗教的虔诚与信仰。这个过程虽然没有言语的交流,只有眼神交流和心灵感应,但是在舍与得之间,让我们感受到一种超越语言的沟通,让我们的心灵在净化中觉醒、升华。</p> <p class="ql-block"><b>僧侣们结队而来</b></p> <p class="ql-block"><b>布施</b></p> <p class="ql-block"><b>布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大皇宫(王宫国家博物馆)</b></p><p class="ql-block"> 大皇宫位于琅勃拉邦古城普西山下,紧邻湄公河。这座皇宫是1904年为琅勃拉邦澜沧王国国王西萨旺·冯登基而建造的。 </p><p class="ql-block"> 1975年,老挝废除了君主立宪制,大皇宫被改建为国家王宫博物馆,对社会公众开放。</p><p class="ql-block"> 大皇宫由法国建筑设计师Thone精心设计,集老挝古典建筑风格(如多层飞檐、鎏金浮雕)与法国建筑艺术(如拱形门窗、枝型吊灯)于一身。整幢皇宫建筑呈十字形,建在多层平台上,气势宏伟,金碧辉煌。宫殿内部装饰华贵典雅,每一处细节都展示出工匠们的精湛技艺,彰显出王室居所的尊贵与富丽。</p><p class="ql-block"> 大皇宫的庭院设计精巧,布局规整,庭院花园中种植了各种热带植物,错落有致,绿树成荫,繁花似锦,体现了自然与建筑、环境的和谐。</p><p class="ql-block"> 作为国家博物馆,宫内不仅收藏了国王、王后起居生活的各种用品,还收集了众多国家级的文物和珍贵的艺术品以及老挝与其他国家友好交往中各国赠送的礼物。</p><p class="ql-block"> 大皇宫内还有一座皇家寺庙——霍勃拉邦寺。寺庙小巧而精致华美,内藏有老挝国宝“勃拉邦金佛”。(相传在14世纪中期,澜沧王国的开国之君法昂王于1356年从其柬埔寨岳父那里获得这座纯金打造的勃拉邦金佛像。法昂王特意修建了寺庙供奉此佛像,并将国都改名为琅勃拉邦。这座佛像传至今日。)</p><p class="ql-block"> 琅勃拉邦大皇宫以建筑美学与历史沉淀成为老挝文化缩影,其宗教神圣性与殖民印记并存,是探索琅勃拉邦“佛国王朝”脉络的必访之地。它不仅是一座宏伟壮观的建筑瑰宝,更是老挝历史与文化的象征。</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西沙旺•冯国王的雕像(上世纪60年代一位前苏联雕塑家的作品)</b></p> <p class="ql-block"><b>皇家寺庙—霍勃拉邦寺</b></p> <p class="ql-block"><b>从不同角度观赏大皇宫(宫内禁止摄影)</b></p> <p class="ql-block"><b>皇宫花园中的水池中有一番别致的风景</b></p> <p class="ql-block"><b>皇宫庭院一角</b></p> <p class="ql-block"><b> 走出皇宫,来到民间</b></p> <p class="ql-block"><b>路平摄影、撰文</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