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故宫讲解员|余润琪

水云间

<p class="ql-block"> 我是故宫讲解员</p><p class="ql-block">驻马店实验小学金骏街校区五十班 余润琪</p><p class="ql-block"> 亲爱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你们好,欢迎来到北京故宫。我是故宫讲解员余润琪,今天让我给大家讲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北京故宫!</p><p class="ql-block"> 故宫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也是世界上现代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群之一。如今它作为故宫博物院,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静静诉说着往昔的故事。故宫始建于明永乐四年(1406年),动用了无数人力物力,历经14年,在永乐十八年(1420年)竣工,前后共有24位皇帝在此生活起居、治理国家。</p><p class="ql-block"> 从空中俯瞰,故宫坐落在北京中轴线的中心,就像一颗耀眼的明珠。它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占面积约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宫城四周环绕着高约10米的城墙,城墙外还有宽52米的护城河,犹如一道坚固的防线,守护着这座神秘的宫殿。</p><p class="ql-block"> 故宫共有四个大门,南面的正门是午门,北门为神武门,东门是东华门,西门是西华门。现在我们来到的就是午门,它因位于紫禁城的午位(正南方)而得名,午门的建筑规制独特,采用了“凹”字形布局,城楼为重檐庑殿顶,九五开间,通高35米,两侧城台上建有连檐通脊明廊各13间,南北还各有一座镏金宝顶的四角攒尖方亭,从空中看,恰似五只展翅欲飞的凤凰,所以也被称为“五凤楼”。午门的用途很多,皇帝亲祀坛庙出午门时,午门上鸣钟,皇帝祭享太庙时,午门上击鼓;举行大朝礼时,午门上鸣钟鼓,百官以钟声进退。这里还有个小知识,午门虽然在戏由舞台上常被说成是“推出午门斩首”的地方,但实际上,明代这里是廷杖之所,并非砍头之处。</p><p class="ql-block"> 走过午门,我们看到的是五座汉白玉石桥,它们横跨在金水河上,被称为金水桥。过了金水桥就是是巍峨壮观的太和殿广场和太和殿了,它俗称金銮殿,始建于1420年,当时叫奉天殿,后来改叫皇极殿,清顺治黄帝登基后,重修三大殿,并将皇极殿改为太和殿,康熙年间又进行了两次重修,才有了今天的模样,就连大殿上的吻兽,也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处处彰显着“第一”的地位。</p><p class="ql-block"> 这里向前走还有中和殿,保和殿,走过三大殿,我们来到乾清殿过了乾清门,就进了皇帝及后妃们居住的后廷区域。首先映入眼前的乾清宫,正中挂着一个“正大光名”的牌子,这是清朝皇帝的祖训。</p><p class="ql-block"> 在往后走是交泰殿,这座四角攒尖顶的大殿,是明清两朝皇后过生日时举行寿庆活动的地方。殿后,墙匾额上有“无为”二字,是康熙皇帝的御笔。</p><p class="ql-block"> 各位朋友们,故宫的建筑不仅是艺术的瑰宝,更是历史的见证者,每一块砖石每一根梁柱都承载着无数的故事。希望大家在参观过程中,用心感受这座古老的宫殿的魅力,邻略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现在大家可以自由参观请注意保护文物,不要随意触摸,保持环境卫生。如果有任何问题,随时来找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