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我们办公楼五楼东边房檐下住了一窝燕子,时间过得真快,燕子夫妻的三个孩子又到了嗷嗷待哺的时候,燕子夫妻忙碌地飞来飞去,为孩子们寻找美味的食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春天,燕子应时又回来了,同事把燕子窝周边做了一次整洁,燕子直接“领包入住”,没有费什么额外的周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燕子窝是燕子夫妻去年修筑的,一口一口的泥巴从未知的地方叼来,来来回回忙了大半个春末,一个温馨的住所就完美的贴在墙角上了,同事为了不让燕子的粪便掉下来,在窝的下面做了一个简单的隔拦板,地面上干干净净的,倒也不碍什么事,完全不影响同事出行,相安无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经过燕子夫妻耐心的孵化,一窝小燕子就孵出来了,然后日复一日地从外面叼来食物,嗷嗷待哺的小嘴巴伸的又高又大,要食的声音非常急切,燕子夫妻把食物准确地投喂至小小的嘴巴里,没有偏袒哪一只小燕子,“雨露均沾”,它们似乎从要食时声音的高低来判断出哪一只小燕子已经在上次喂过,小燕子们日渐增长,等翅膀硬了的时候,就带着小燕子飞行了,在窝里没停留多久就向南踏上过冬的旅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据同事说,去年也是孕育了三个孩子,今年依然如此,仿佛在告诉人们: 三胎挺好的,有苗不愁长,一年过去了,我们又回来了,没有什么压力,继续孕育下一个“三孩”,为“燕类”的未来和生命的延续默默奉献着,为了在地球上占有一席之地,它们坚持传宗接代,把一只只一代代小燕子养育成经得起风雨考验的大燕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年复一年,燕子南迁北回,把生命的延续当作一项使命来完成,它们虽然没有人类的思想和意念,但是在传宗接代上丝毫没有含糊,它们做着燕类的“正义事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同事指了指燕子跟我说,反观我们人类,作为这个星球上食物链顶尖的那一类,似乎逐渐在淡化家庭和婚姻,甚至把不生不育作为一种享受,标榜着各种理由来搪塞自己不婚不育,就长远来看,那绝对是一个下下策,也是不负责任的一种表现(一个社会过度的追求自由是会害死人的),如果哪天老的走不动了,你是否渴望有人照顾你,还是愿意自己一个人孤独终老,在悲凉中死去;如果希望有人照看你,可否良心发现,你是多么自私的一个人,不希望有孩子羁绊你的年轻,却在老了的时候,渴望别人家的孩子来照顾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想,这丝毫不是站在道德的高地要挟和指责任何人,这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凭良心而论罢了,我想我们每个人都会慢慢变老,甚至不能自理,需要孩子们(或亲生的,或年轻的护理人员)的悉心照顾,希望唤醒一些不婚不育的年轻人,放弃虚无主义,现实一点,实际一些,为自己也为别人负责任,做个有德行的人,不枉此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天道的内涵就在于生命的延续和生生不息,没有什么高深奥妙和令人费解之处,简单的很,只不过我们有时候喜欢“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罢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人生在世,本来只有简单的吃饱和传宗接代两件事,却自己为自己置设了一个复杂的前提,然后陷入复杂的生活,复杂的流程,虚高的欲望,搞得自己忙忙碌碌,身心俱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而就一个生命来说,最美好的意义就在于圆满二字,怎么圆满,可能就是传宗接代带来的希望。就连世界大文豪鲁迅先生在写《药》这篇文章结尾的时候也是大费苦心,怎么样才能让读者感觉圆满,怎么样小说的主人公圆满一些,愣是在夏瑜坟头上平添了圆圆的花圈,在不可能有花圈的坟上添了花圈,使总体昏暗的故事中,在结局部分不至于沉闷暗淡,寓意着革命人夏瑜并不孤寂,同时,有人送花圈表示革命后继有人,未来仍有希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不管是一个生命,还是一项事业,只要后继有人那就是希望,这是对前人的最好的告慰,也是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湖南为客动经春,燕子衔泥两度新”,希望燕子明年还会回来,希望每种生命都能延续,希望每个人都有希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