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实效教研,让“双减”落地 乌鲁木齐市第四十九中学推进“双减”工作(副本)

乌市第49中学 教导处

伴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与实施,为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乌市第四十九中学2021年秋季学期本着更加关注孩子们核心素养与健全人格的形成,努力用丰富多元的课程活动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育人体系,下决心狠抓五项管理。在全面提高课堂质量、优化课后服务等方面不断创新思路,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使教育回归育人本质。自开学以来在全体校委会成员的带领下,教导处教研室所有教师凝心聚力,齐抓共管,紧密部署,不断出台了各种教育教学新制度新方案。立足课堂,以教研组为单位在各学科教研组长的引领下扎实备课,关注学生独特个性,重视学生基本能力提升,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培养学生高阶思维学习方式。 <br>  为有效落实“双减”“五项管理”“十项举措”会议精神,在党支部书记贺晓燕的带领下学校多次召开工作推进会传达上级指示,不断深入学习教育部出台的有关教育教学文件 ,对各项政策进行全方位解读。着眼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学校成立了由贺晓燕书记担任组长的“双减”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双减”工作办公室,旨在全面贯彻落实 “双减”政策精神,统筹推进“双减”、五项管理、课后延时服务等工作;统筹协调各处室职能职责,确保 “双减”工作抓细抓实抓出成效。 “双减”减掉的是额外的作业负担,决不能减去学生学习的质量。随着“双减”政策的逐条实施,在贺书记的引领下教导处继续规范课程管理。为积极落实“双减”政策,各学科组围绕“双减”展开教研和集体备课,对“双减”下课堂应怎么“变”、老师该怎么教、学生怎么学等问题结合实际展开讨论研究。我校教师的教学策略和课堂效率也迎来了“新升级”。在努力规范课堂教学管理的前提下,遵循教育规律、坚持因材施教,精准分析学情,以学定教,注重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打造高效课堂,强化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学校落实“双减”工作的方案、制度、办法、细则、禁令已经初步形成,做到方案具体,路径清晰,重点突出,有依可循,为平稳有序开展“双减”工作,提高课堂效率,减轻作业负担,优化课后服务提供指南 十一月教育科研月,学校围绕“双减”确定主题和内容,开展了语数英学科“优化课堂教学”赛课活动、语数英分层作业设计比赛活动、优秀教案评比活动。<br>  落实“双减”,需要更新教学观念,形成课堂育人视角;开展课型研究,提升“双减”意义;探索课堂实施,挖掘过程价值。此次赛课活动中,全体教师在各学科教研组长的带领下依照新制度新方案对照课标解读教材,研究学生,反复讨论,精心备课,辛苦研磨,打磨出20节精品课开展全校观摩课展示交流活动。<br><br> 学生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和内化过程,是反馈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适当的作业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提高素质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利于促进我校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促使我校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关注作业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促使教师钻研教材教法,更加重视教学规律和认知规律,促进教师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此次活动评选出优秀作业设计11例。<br> 以先进的教学思想为指导,切实体现新课程教学理念的要求,促进教师加强学习,钻研教材,规范教师备课环节,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我校教学常规管理水平。评选出优秀教案15本。<br>  通过活动,教师们更加明确了落实“双减”政策、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根本举措就是要在紧贴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优化作业设计、增强教学的针对性等方面下功夫。<br> 我校在遵循课后服务5+2模式,学生自愿参与的原则下,将课后服务内容分为两个部分,采取作业辅导加特色活动的形式。学校建立“三级负责”、“跨学科”教研、备课制度,提升了教师整体的专业能力和服务质量。年级组每周进行一次“跨学科”课后辅导专项教研和集体备课,校级领导、中层领导包年级、包班级,深入一线检查、指导具体工作。课后服务教师要超周备课,做到一周工作有计划、作业辅导有记录,特色课程有教案,提前一周确定作业辅导和特色课程内容,确保课后服务有序、高效开展。 良木更须深雨露,善禾端自力耕耘。“双减”只减学业负担,不减责任,不减质量,不减成长。四十九中坚守教育初心,坚持与时俱进,回归教育本真,打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合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全体教师满怀教育梦想,教研脚步不停,以不断求索的姿态迎接新形势下的新挑战!努力书写教育教学新篇章,为我校一千多个孩子们的全面健康成长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