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里,穿越时光的码头之旅

雪山飞狐(不聊天)

<p class="ql-block">美篇号:7106112</p><p class="ql-block">图/文:雪山飞狐</p><p class="ql-block">场地:江夏区江夏里</p> <p class="ql-block">  五月十八号的黄昏,我踏入了位于江夏区五里界锦绣新村的江夏里,一场与武汉老码头文化的邂逅就此展开。这里,是武汉首个以老码头文化为主题的沉浸式体验街区,如一扇通往历史深处的大门,让我得以触摸这座城市昔日的脉搏。</p> <p class="ql-block">  刚走进江夏里,仿古建筑群便撞入眼帘,瞬间将我拉回了老武汉的“三街六巷九码头”。飞檐斗拱、雕花窗棂,每一处细节都诉说着岁月的故事。承载货物中转的“宝顺栈房”,虽已不见当年货物堆积如山、搬运工忙碌穿梭的景象,但站在它的门前,我似乎仍能听到那此起彼伏的吆喝声;票号云集的“源兴街”,让人遥想当年商业的繁荣,银票在商贾手中传递,财富在这里汇聚又流转;戏班杂耍的“吉庆台”,如今虽无粉墨登场的热闹,可闭上眼,那婉转的唱腔、灵动的身姿仿佛就在眼前。而核心景观“江汉关钟楼”,以1:1的比例复建,庄重而肃穆,每一声钟响,都像是历史的回响,回荡在这片充满故事的土地上。</p> <p class="ql-block">  漫步在园区,200多位非遗手艺人的摊位错落有致。汉绣艺人飞针走线,丝线在布面上交织出绚丽的图案,花鸟鱼虫栩栩如生,仿佛被赋予了生命;木雕师傅专注地雕琢着手中的木材,木屑纷飞间,一件件精美的木雕作品逐渐成型,质朴的木头在他们的巧手下有了灵魂;糖画艺人以勺为笔、以糖为墨,在光洁的石板上绘制出各种造型的糖画,引得孩子们围得里三层外三层,眼中满是好奇与渴望。这一幕幕,重现了“码头工人打号子,货郎挑担穿街巷”的市井烟火,让人沉浸在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中。</p> <p class="ql-block">  沿街而立的复古招牌在晚风中轻轻摇晃,“临江茶馆”的幌子下,雕花窗棂透出暖黄的光,窗台上摆放的粗陶茶具,泛着温润的包浆,让人想起老武汉人“过早”时的从容与闲适。</p> <p class="ql-block">  肚子适时地发出了抗议,我的脚步也被美食的香气牵引。这里集结了60余家特色商铺,简直就是“吃货天堂”。热干面的芝麻酱香气扑鼻,面条劲道爽滑,每一口都裹满了醇厚的酱料;三鲜豆皮金黄酥脆,内里的糯米软糯香甜,搭配鲜美的肉丁和香菇,口感丰富得让人陶醉;武昌鱼肉质鲜嫩,清蒸的做法最大程度保留了鱼的原汁原味,入口即化。户部巷专区还有的蔡林记热干面、四季美汤包、老谦记豆丝,江湖菜院子的「码头故事」吊锅莲藕汤、「汉正街壹号」排骨藕汤泡饭,特色小吃街的王记生煎包、油饼包烧麦、糊汤粉配油条等。小吃均价10-20元,正餐人均50-80元,价格十分亲民。</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特色小吃还有糖油粑粑,豆腐脑</p> <p class="ql-block">  除了美食和文化景观,这里的文化演艺同样精彩。我幸运地赶上了晚上的实景剧,演员们跳起了欢快的开场舞,接着一阵激昂的船工号子声打破了夜的宁静。循声望去,戏台前早已围满了观众,演员们穿着粗布短衣,用雄浑的嗓音演绎着码头工人的艰辛与豪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夜幕降临,江夏里换上了另一副模样。千盏渔灯次第亮起,将青石板路染成暖金色,仿佛繁星坠入了人间。身着民国服饰的人们穿梭在街巷中,有的提着鱼灯叫卖,恍惚间,我仿佛穿越回了百年前的汉口码头。</p> <p class="ql-block">  站在槐山矶石驳岸的石阶上,望着远处货轮的灯光在江面上摇曳,我陷入了沉思。江夏里的巧妙之处,在于它不是简单的历史复刻,而是将码头文化的基因注入现代生活的肌理。在这里,青石板路与霓虹灯交相辉映,传统小吃与现代艺术碰撞出火花,古老的非遗技艺在游客的参与中焕发出新的生机。</p> <p class="ql-block">  暮色渐深,街区里的人群依然络绎不绝。我忽然明白,江夏里的魅力不仅在于它的建筑之美、美食之香,更在于它让人们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找到了一方心灵的栖息地。在这里,时光变得缓慢而温柔,每一块青砖、每一盏渔灯、每一声吆喝,都在诉说着这座城市的过往与现在,也在提醒着我们:在追逐现代化的道路上,那些沉淀在岁月中的文化记忆,永远是最珍贵的财富。</p> <p class="ql-block">  离开江夏里时,晚风送来远处说书人的声音:“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这穿越千年的诗句,与眼前的灯火辉煌交织在一起,让我对这座城市又多了一份眷恋与敬意。在这个五月的黄昏,江夏里用它独特的方式,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历史与未来的大门,让我在光影与烟火中,感受到了文化的温度与力量。</p> <p class="ql-block">谢谢您的光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