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故地重游平遥,追忆往昔繁华</b></p><p class="ql-block">参观完镇国寺,我们来到平遥古城北门外。远远望去,巍峨高大的古城门矗立眼前,瞬间勾起了我们共同的回忆。停好车后,在客栈前台小伙子的引领下,我们走进古城。脚下的青石板路,被无数游人踩踏得平滑乌亮,仿佛一面时光的镜子,映照出岁月的流逝。然而,曾经熙熙攘攘的人流却已不见踪影,如今稀稀落落的游客,可以在古城中随意漫步,再也不用担心在人潮中与伙伴走散。虽然当下正值旅游淡季,但街上稀少的游客、街边时而紧闭的店铺,还是让人不禁心生感慨。客栈的小伙子告诉我,自新冠疫情防控开始,平遥古城的游客数量一直未能恢复到往日水平,元气大伤。</p> <p class="ql-block">来到客栈,古色古香的院落、高高挂起的大红灯笼,充满浓郁的晋地风情,令人心旷神怡。放下行李,我们早已饥肠辘辘,恰好客栈旁边有一家干净整洁的饭馆。推门而入,我们点了著名的平遥牛肉、一盘山野菜炒鸡蛋、两碗面,还有一壶平遥白酒,大快朵颐起来。酒足饭饱后,脸上泛起红晕,身体也热乎乎的。饭馆老板、厨师和服务员竟是同一个人——一位40多岁的女士。我们边吃边与她聊天,得知这家饭馆她独自经营了十多年,房东对她很好,房租也不高,再加上政府一直免税,所以饭馆生意还能维持。但近几年生意愈发难做,虽然客流量尚可,但游客们消费更加谨慎,过去一顿饭愿意花400 - 500元,现在只肯花200 - 300元。谈及她的两个孩子,小的10岁,大的已经25岁,大学毕业后却一直待在家里“啃老”,整天沉迷于游戏。她曾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孩子也在服用抗抑郁症的药物。生活的艰辛,在这位普通女性的话语中缓缓流淌,让人不禁感叹老百姓生活的不易。不过,当地政府让利于民、免征商户税费的举措,着实值得称赞。</p> <p class="ql-block">吃完饭,回到房间稍作休息。傍晚时分,我们再次走上街头,试图重温平遥古城昔日的繁华。</p><p class="ql-block">平遥古城,地处山西省中部,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前827年—前782年),明代洪武三年(1370年)进行了大规模的重建与扩修。它是现今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县城,整座城池的布局宛如一只向南爬行的乌龟,因此有着“龟城”的美誉。</p><p class="ql-block">平遥古城由城墙、店铺、街道、寺庙、民居等共同构成一个庞大的建筑群。整座城池以市楼为轴心,以南大街为轴线,对称布局,形成了左城隍、右衙署,左文庙、右武庙,东道观、西寺庙的封建礼制格局,总占地面积达2.25平方千米。城内街道呈“土”字形,整体布局遵循八卦方位,由四大街、八小巷、七十二条蚰蜒巷构成八卦图案,南大街、东大街、西大街、衙门街和城隍庙街则形成了干字型商业街。古城内的街道商铺都尽力还原历史原貌,其设计布局充分体现了明清时期的城市规划理念和形制分布,展示了五个世纪以来中国建筑风格和城市规划的演变过程,堪称研究中国古代城市的“活样本”。 </p><p class="ql-block">1937年11月9日,日寇侵占平遥古城,半月后撤离。1938年2月13日,日寇第二十师团再次包围平遥城,炮轰太和门南一段城墙,东南角城墙被炸毁,日寇进城后,残忍杀害城内外军民近千人,这段惨痛的历史,成为平遥古城永远的伤痛。 </p><p class="ql-block">大同古城的整修改造离不开耿彦波,而平遥古城得以完整保留,则要感谢中国古建保护专家柴泽俊。1977年8月5日,平遥古城遭受特大洪水灾害,古城被淹,大批房屋倒塌,古城墙垮塌34处。1979年,平遥县委原本计划拆除城墙进行旧城改造,关键时刻,柴泽俊面见山西省主要领导,极力要求留下平遥古城,这一建议最终被省、地、县各级采纳。同年,国家文物局开始投资修葺平遥城墙。1990年,平遥对城市布局进行划分,确定了古城保护区和新城发展区。联合国人类居住中心专家分别于1990年、1992年考察平遥古城,称赞其为“世界珍宝”。1995年,在平遥古城南开辟新城区,将古城内的一些机关、医院、企业及居民迁出。到2000年底,平遥古城基本恢复了明清时期县级古城池的建筑风格与历史风韵。我们二十年前来的时候,恰逢平遥古城旅游市场的高光时刻。</p> <p class="ql-block">我们所住的客栈位于古城北大街,而保留明清时期古街巷风貌最完整的当数南大街。我们沿着街道随意漫步,昔日熟悉的票号、镖局、酒馆、醋坊一一映入眼帘。各家酒楼前,身着晋商襟袄、头戴瓜皮帽的店员卖力吆喝,热情邀请游客入内进餐。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位醋坊门前的老爷子,因门前冷落,竟无聊地打起了瞌睡。街头偶尔出现的古装美女,为冷清的古城增添了一丝亮色。古城内的制高点“市楼”,见证了平遥古城的兴衰沉浮,从晋商称雄天下的繁荣时期,到如今成为旅游胜地,它始终屹立在古城中心,默默记录着这座城市的发展变迁。平遥市楼因日有“朝”“午”“夕”三市而得名,它是平遥古城商业繁荣的象征,昔日这里车水马龙、驼铃声声,尽显平遥作为商业重镇的辉煌历史。衷心希望平遥能够早日走出困境,重现往日的繁华盛景。</p> <p class="ql-block">回到客栈,红灯依旧高挂,一轮明月静静地洒下银辉,温柔地注视着渐渐进入梦乡的古城。 </p><p class="ql-block">第二天清晨,用过客栈准备的早餐后,我们告别平遥古城,前往城外西南6公里处的另一处古寺庙——双林寺。</p> <p class="ql-block">据寺内现存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姑姑之碑》记载,双林寺原名中都寺,创建于北齐武平二年(571年),后毁于兵火。宋代时,寺庙得以修葺一新,并取佛经上“佛陀双林入灭”之说,更名为“双林寺”。双林寺院坐北朝南,建在3米多高的土台基上,四周围绕着夯土高墙,远远望去,宛如一座坚固的城堡,这种独特的寺庙建筑风格,我还是第一次见到。据说因为双林寺位于晋中富庶地区,且拥有大量珍贵的文物壁画。其历史上屡遭劫难,多次被战乱毁坏,还经历过火灾等危机。明代在重建寺庙时,为了抵御可能的兵患、盗匪以及其他自然灾害等,在寺庙外围修建了一周高大的夯土围墙,并在围墙上设置箭垛,外观形似一座小城堡,以此来保护寺院中的建筑、彩塑等珍贵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双林寺内布局完整,两条轴线将寺院分为东西两部分,经堂、禅院在东,寺宇殿堂居西,由三进院落组成。中轴线上,堡门、天王殿、释迦殿、大雄宝殿和佛母殿依次排列。前院两侧分布着罗汉殿、地藏殿、武圣殿、土地殿,释迦殿两侧钟、鼓二楼遥相对峙。中院宽敞开阔,千佛殿和菩萨殿左右对称。寺内大小10座殿宇内,现存宋、元、明、清历代彩塑2056尊,这些彩塑大小不一,大者高达丈余,小者仅有尺许,涵盖了佛、菩萨、天王、罗汉等各种佛教人物形象。这些彩塑以当地红黏土为原料,多采用悬塑手法制作,许多塑像前倾10度 - 20度,巧妙地解决了观者的视觉差问题。每一尊塑像都注重眼睛的塑造,个性刻画细致入微,没有任何两尊是雷同的。双林寺彩塑继承了唐、宋、辽、金、元时期的优良传统,高度写实,将形体与线条完美结合,融入绘画和书法的线条艺术,使彩塑灵动鲜活、充满力量,是我国明代塑像中的杰出之作,被誉为“东方彩塑艺术宝库”。大雄宝殿、千佛殿和菩萨殿内还存有明代壁画,这些壁画与彩塑相互映衬,内容丰富、色彩鲜艳,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在寺内,许多来自美术学院的学生正在专心写生作画,他们沉浸在艺术的世界里,从古人令人惊叹的艺术成就中汲取灵感。</p> <p class="ql-block">双林寺门前,赫然树立着《黑神话:悟空》游戏的打卡拍照点。此次山西之行,不知不觉间竟成了《黑神话:悟空》游戏的打卡之旅。据不完全统计,该游戏画面在国内有36个取景地,其中27个都在山西,平遥双林寺便是其中之一。随着游戏的持续火爆,越来越多的游客因《黑神话:悟空》慕名来到双林寺,他们渴望一睹游戏中的场景。寺内精美的彩塑和独特的建筑风格,为游戏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游客们在游览时,仿佛真的穿越到了游戏世界之中。 </p><p class="ql-block">参观完双林寺,我的平遥古城之行也画上了句号。下一站,我将前往介休市,那里因春秋晋国名臣介子推不贪名利,隐居山林,最终被焚,背母抱树而死的故事而得名,想必又会是一段充满历史韵味的旅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探秘神奇的介休张壁古堡</b></p><p class="ql-block">平遥、介休两市相邻,40公里驱车倏忽即到。介休最著名的景点就是介子推被焚,成为清明寒食节起源地的绵山。不过夫人长途驾车已经非常辛苦了,不适合再安排爬山的行程,我安排去“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张壁古堡去参观。</p> <p class="ql-block">张壁古堡又名张壁村,位于介休市龙凤镇张壁村,始建于北朝十六国时期。最初是为了屯军后备粮草军械,历经坞壁、军镇、设防性村落三个阶段。先后有后赵将领张平、东魏“南朔州”以及隋唐时期刘武周等相关传说与它的建造有关。金元时期由军堡转型为民堡,明清时期又因社会动乱、信仰兴盛等因素得到多次修缮和扩建。</p><p class="ql-block">由于古堡的特殊性,我们俩专门请了一名解说员陪同我们一起游览。怀着对历史的敬畏与好奇,我们踏入了张壁古堡,这座隐匿在介休绵山北麓的神秘之地。 </p><p class="ql-block">刚到古堡,我就被它独特的选址所吸引。它三面环沟,一面靠山,宛如一座天然的军事堡垒,站在高处俯瞰,堡内建筑错落有致,与周围的山水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古朴而宁静的画面。北堡门外的关帝庙和堡墙之上的魁星楼,彰显出张壁村民崇文尚武的优秀品质。</p> <p class="ql-block">解说员告诉我们,张壁古堡遵循中国传统星相和堪舆理念建造,地上阴阳五行,地下六壬奇门,有30多处建筑与星座相对应,张壁古堡村名的来由也源于二十八星宿之张宿、壁宿。</p> <p class="ql-block">张壁古堡是中国唯一具有军事、民用双重用途的城堡遗址,地上城池古堡、地下万米地道特色鲜明。堡内生活相对封闭,庙宇建筑自成体系。古堡建有南北两座堡门,北堡门为砖砌,门外建有一座提升防御能力的瓮城,瓮城之上还建筑了多座宗教祠庙。瓮城城门面向正东偏北开设,与北堡门构成了两道堡门。两道堡门不在一条中轴线上,这既遵循了古代军事防御的原则,同时又寓有风水不外流之意。南堡门为石砌,堡门上有一座石雕龙头,象征龙首;门外有九条红石铺路,象征龙须。古堡呈长方形,东西374米,南北244米,城堡周长1300米,堡墙为板筑夯实,高约5至7米,大多构筑重修于唐代到明清时期。古堡依塬傍沟而建,南高北低,左、中、右三面临沟,背靠绵山,属易守难攻、退避有路的风水宝地。清朝年间,堡中居民出于谐调风水和兴盛文运的考虑,由堡外花费人力财力运入石材,将街道中央的青石板挖起,铺设了三列平行的红色长石条,一直从南堡门延伸到北堡门,它象征着龙脊。古堡主次街道分明,街巷格局严整,房屋门楣考究,砖、木、石雕精美,保存完好。步入堡内,脚下的石板路布满深深的车辙和印痕,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街道两旁的明清宅院,虽历经岁月洗礼,仍能看出当年的精致。</p> <p class="ql-block">张壁古堡的古地道,是这次旅行的一大亮点。我怀着忐忑的心情走进地道入口,里面昏暗而神秘。地道深20米,分上、中、下三层,长达万米,蜿蜒曲折、四通八达。行走其间,能看到指挥所、马厩、士兵窑、窥探孔、战俘窖、水井等设施一应俱全,完全就是一套完备的地下防御工程。地道匍匐于整个堡村的下方,由于多次地震造成塌陷,大部分地道已经淤塞,清理出的仅有1000余米,现在能看到的仅是原样的十分之一。在昏黄的灯光下,我不禁感叹古人的智慧和毅力,这是怎样的工程奇迹啊!如此庞大而复杂的地下工程,绝非民间建造,而是古代按兵法所说“明堡暗道”而修筑的地下军事设施。据说可藏兵万人。</p> <p class="ql-block">堡内的宗教建筑也别具一格。可汗庙供奉着可汗,建筑风格独特,殿顶正脊中央的金黄色琉璃饰件,彰显着它与众不同的地位。空王行祠前的两通琉璃碑,通体孔雀蓝釉,书黑字,精美异常,是全国仅有的琉璃碑,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出神秘的光彩。</p> <p class="ql-block">介休琉璃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唐代。唐贞元十一年(795年)“法兴寺碑”碑文表明介休在唐代时即有“琉璃寺”。历经宋、元时期的发展,介休琉璃制作技艺不断传承和改进。到了明清时期,介休琉璃的生产达到了巅峰,成为皇家贵族和文人墨客喜爱的艺术品。 </p><p class="ql-block">介休能成为古代琉璃产地,主要因其具备独特的自然条件。洪山地区的黏土适宜用作琉璃的烧制材料,源神泉提供了水资源,充足的煤炭资源为烧制琉璃提供了燃料。此外,介休历史上交通发达、经济繁荣,寺庙民居大量修建,也促成了琉璃产业的繁荣。而且介休琉璃工匠还把琉璃工艺带到全国各地,对明清琉璃艺术的传播推广起到了重要作用。</p> <p class="ql-block">穿梭在古堡的街巷,时间仿佛静止。偶尔碰到的当地人,脸上洋溢着质朴的笑容,他们的生活似乎与这古老的城堡早已融为一体。这里的每一块石头、每一片瓦,都承载着千年的历史,每一处建筑、每一条地道,都诉说着曾经的辉煌与沧桑。</p> <p class="ql-block">张壁古堡,是历史的馈赠,是岁月的沉淀。离开时,我们频频回望,期待有机会再次聆听那些被岁月尘封的故事 。</p> <p class="ql-block">从介休驱车向南19公里,一路穿行于蜿蜒山路间。行至高处,俯瞰脚下,黄土高原那雄浑壮阔的特有风貌,仿若一幅磅礴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p> <p class="ql-block">在介休与灵石的交界处,隐匿着一座被誉为“中国民间故宫”“山西紫禁城”的建筑瑰宝——王家大院。二十年前,我曾到访祁县乔家大院,那时便听闻,灵石王家大院更具魅力,此番终得一见。三晋大地之上,大院星罗棋布,祁县乔家大院、灵石王家大院,以及晋中市榆次区的常家庄园、祁县渠家大院、太谷县曹家大院等众多院落,无不诉说着这片土地往昔的富庶与繁华。 </p><p class="ql-block">抵达王家大院景区停车场时,正值午饭时分。我们走进附近一家饭馆,点了一盘太原名菜糖醋丸子,还有当地招牌烧黑白豆腐。酸甜酥脆的丸子,鲜香嫩滑的豆腐,每一口都令人回味无穷。自踏入山西境内,每一顿美食都让我们深深领略到山西饮食的独特魅力,实惠的价格更是让人倍感惊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