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5月22日下午,深圳市大鹏新区教科研中心生物学教研员张静,随2025年中小学教师培训师示范培训项目初高中组全体学员,一同前往福田区实验教育集团侨香学校进行跟岗学习。踏入校园,一股浓厚的学术气息扑面而来,仿佛置身于知识的海洋之中。</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课程安排充实而高端,每一项内容都凝聚着最前沿的教研模式,引领着教育的未来方向。</p> <p class="ql-block">会议尚未开始,但我们的内心早已充满期待,仿佛一场教育的盛宴即将拉开帷幕。</p> <p class="ql-block">福田区实验教育集团侨香学校的李敏副校长带来的《AI赋能教研的实践与探索》讲座,令人叹为观止。其中,《五步循证教研范式》尤为引人注目,其主要步骤如下:</p>
<p class="ql-block">1.确定主题:学科组定期从课堂智能系统中提取教学数据,通过数据对比,精准定位教学中的共性问题。</p>
<p class="ql-block">2.设计教案:教师基于教研主题,先独立备课,再参考AI教研平台资源进行二次备课,最后参与组内集体备课,围绕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生学情,形成初始教案。</p>
<p class="ql-block">3.首次教研:教师首次执教时,科组利用课堂智能系统进行观察记录。课后,分析智能反馈系统生成的报告,结合教师课堂观察总结进行定性评价,形成修改建议,优化教案。</p>
<p class="ql-block">4.二次教研:教师根据首次教研建议进行二次执教,科组严格观察。通过智能反馈系统进行新一轮定量分析,并结合二次课堂观察进行定性评价,对比两次数据与教学效果,进一步提出改进建议,完善教案。</p>
<p class="ql-block">5.提炼成果:教师撰写教学反思,结合课堂智能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将整个教研过程中的经验、数据与优化后的教案整理成教学案例,上传至学科教研资源库。资源库按年级、学科、知识点、教学方法等标签分类,实现教学经验与数据资源共享,同时为下一轮教研提供参考,形成循环教研范式。</p> <p class="ql-block">第二场精彩报告由深圳市福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的陶波老师带来,主题为《生态重建:数智赋能教研转型的福田探索》。</p> <p class="ql-block">陶波老师提到,福田区在推动人工智能教育时,摒弃了单纯的人工智能知识教育模式,而是引导孩子们开展综合型、跨学科、项目式的人工智能教育。例如,福田的许多学生化身“非遗的产品经理”,研究非遗文化,并开发小程序,希望借此让他们理解智能素养将成为未来社会的基本能力。因此,学习人工智能并非最终目的,而是让他们在科技与人文的交融中,通过人工智能学习和实践,提升综合素养。</p> <p class="ql-block">通过今天下午的学习,我们深信,AI与教研的共舞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正在发生的现实,奏响了教育创新的华章。</p> 第三小组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