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昵称:上海旭日东升</p><p class="ql-block">美篇号:13961788</p> <p class="ql-block">游玩返回途中,我顺道来到了上海黄浦江的源头——浦江之首,期望能邂逅一场绝美的日落。</p> <p class="ql-block">浦江之首位于松江石湖塘镇东夏村,是两江汇拢形成的三角洲,它是一座免费公园。到达浦江之首时已下午 3:45,车子停在大门口防汛墙旁,抬头可见高大的“浦江首幡”牌楼,穿过牌楼便踏入了园内。好在公园不大,加之我之前来过,便径直前往重点之处。</p> <p class="ql-block">园内景致精巧。中间有一方池塘,右手旁是一座古色小桥,走过小桥需经过桥前的石条门。正对面是端庄的盛唐风格建筑“春申堂”。踏上小桥,能感受到野趣,走下小桥,心中添了份闲情。</p> <p class="ql-block">黄浦江源头在浙江安吉,干流形成于上海松江。圆泄泾、斜塘江这两大支流在此与黄浦江汇合,形成 300 余米宽的干流段河面,此地即“三角渡”,也是黄浦江干流起始点,有“浦江之首”之称。这里自古航运发达,“浦江烟渚”是松江旅游二十四景之一。古人曾建“甘露桥”,桥塌后又设渡口,所以名为“三角渡”,是周边地区百姓往来或去县城的必经之地。</p> <p class="ql-block">这里自古就是航运发达地区,在松江旅游二十四景中的“浦江烟渚”就是这里。古人在此建“甘露桥”,连接张庄、泖港、东夏等地,桥塌后又建渡口,故有“三角渡”之称。是李塔汇、五厍、泖港和石湖荡等地区的百姓往来或去县城的必经之渡。</p> <p class="ql-block">通向水文化展示馆的是一条曲折幽径,两旁树木繁茂。走过九曲桥便是座西面东的水文化展示馆,台阶两旁的汉白玉龙雕尽显大气。“春申堂”面向黄浦江,是为纪念春申君黄歇而建。堂前三块大匾,正中“春申堂”,左右分别是“承恩浩波”和“永志初澜”,还有几副楹联韵味十足。</p> <p class="ql-block">还有楹联:“黄歇何人耶万古开渠吹海水,春申秀水也千帆竞渡忆天人”;“开府建城昼夜不舍,蔚文润物古今如斯”和“渐晦渐明开合常圆水上月;相望相呼往来都是云间人”。</p> <p class="ql-block">视野最东面,耸立着供奉“镇水龙王”的“疏流利运”宝塔,如同航标灯塔。灯塔背面有陈鹏举所作《浦江之首赋》。塔内的“镇水龙王”面向黄浦江,默默保佑着两江航船的平安。</p> <p class="ql-block">一块刻着“浦江之首”四个朱字的半圆形鹅卵石,是游客合影的热门打卡点。坐在上面,仿佛能触摸到黄浦江的源头记忆。</p> <p class="ql-block">浦江之首公园虽小,却值得细细品味。坐在江堤上,江风拂面,身旁驳船驶过,身后石台上的明堂见证着岁月变迁。黄浦江承载着上海的灿烂文化与历史,它源于西部淀山湖口淀峰,全长113公里,上游分段后在此与其他水流汇合,形成独特的三角洲景观,后流经多地至吴淞口入长江。</p> <p class="ql-block">从公园出来沿着斜塘江岸散步,能看到隔水面的绿色指示牌,显示上海、苏州均距此65km。斜塘江面上,货运船只往来穿梭。</p> <p class="ql-block">秋日下午5点,太阳开始落山。落日余晖染红天边,映红江面,金光粼粼,美不胜收。我们静静看着夕阳从容地坠入地平线,余晖为每一处风景都染上了别样色彩。浦江之首,这场邂逅,让我感受到了上海的历史沉淀与自然之美。</p>